印度和巴基斯坦進步文學運動,印度、巴基斯坦的文學運動。開始於20世紀30年代初,興盛於30年代和40年代。當時由於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一大批作家和詩人受到影響,很多具有進步思想的文學作品問世。1936年4月,在勒克瑙召開了印度進步作家協會第一次代表會議,標誌著進步文學運動進入有組織的蓬勃發展階段。領導協會的主要有普列姆昌德、薩賈德·查希爾、穆爾柯·拉傑·阿南德。參加作協的包括各種不同政治觀點,用不同的印度語言寫作的作家,但是占多數的是有進步思想的烏爾都語作家。進步文學運動主張文學的使命在於爭取民族獨立和改造社會,批評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倡導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號召“印度的新文學應以飢餓、貧窮、落後、奴役等基本問題為主題”,讓“文學靠近人民”。進步文學運動中著名的烏爾都語詩人有費茲·艾哈邁德·費茲、阿里·薩勒達爾·賈弗里、焦希·馬里赫阿巴蒂;著名的短篇小說家有克里山·錢達爾、華·艾·阿巴斯、拉·辛·貝迪、艾·納·卡斯米;長篇小說方面的代表作有克里山·錢達爾的《失敗》等。印巴分治後,印度和巴基斯坦於1949年分別召開作家代表會議,組成各自的進步作家協會,繼續領導進步文學運動。巴基斯坦進步作家協會於1953年被當作政治組織取締。50年代後,印度的進步作家組織渙散。但進步文學運動對兩國文壇的影響深遠,60、70年代,進步作品仍不斷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