卭,讀qióng,是漢字,為“邛”的訛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卭
- 拼音:qióng
- 部首:卩
- 五筆:ABH
- 倉頡:MSL
- 筆順:12152
- 筆畫:5
- 統一漢字:U+536D
- Unicode:CJK
- 四角號碼:17120
基本字義,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為“邛”的訛字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邛字之譌。《韻會》毛氏曰:邛,從邑從工。
卭,讀qióng,是漢字,為“邛”的訛字。
勤毖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qín bì,意思指勤勞。出自《書·大誥》。解釋 勤勞。出處 《書·大誥》:“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 孫星衍 疏:“《漢書》‘勤毖’作‘勞’……毖與秘同,故為勞。”唐 陳子昂 《臨卭...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昆蟲·蟋蟀》:“《清異録》: 漢 龍驤子 名 卭 ,諱之,呼蛩曰秋風。”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昆蟲·蟋蟀》:“《清異録》: 漢 龍驤子 名 卭 ,諱之,呼蛩曰秋風。”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昆蟲...
扶竹,讀音為fú zhú ,漢語詞語,是指枝條兩兩相對駢生的竹子。解釋 (1).即卭竹。因用以做手杖而著稱於世,故名。(2).枝條兩兩相對駢生的竹子。出處 《山海經·中山經》:“﹝龜山﹞多扶竹。”郭璞註:“扶竹,卭竹也。
林沼,讀音是lín zhǎo。意思是林木與池沼。解釋 林木與池沼。出處 北周 庾信 《卭竹杖賦》:“摘芳林沼,行樂軒除,間尊卑之垂帨,隨上下之遊紆。”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僧訶補羅國》:“百果具繁,同榮異色,林沼交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