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多-凡登定律

卡爾多—凡登定律,核心是說第二產業的生產率最高且生產率提高最快,帶動經濟成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爾多-凡登定律
  • 外文名:Kaldor-Verdoorn Law
  • 即是:工業引導型增長模型
  • 提出者:卡爾多-凡登
定律發展與套用
卡爾多1966年11月2日以“英國經濟成長緩慢的原因”為題,在他任劍橋大學個人講座教授的就職講演中對這一定律作出了比較完整的表述。在這篇講演中,他認為英國經濟“過早成熟”,以至於“在英國取得高的生產率水平或實際人均收入之前,已經耗竭了增長潛力”。在他看來,第二產業特別是製造業的生產率是最高的,在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存在大量過剩人口的情況下,製造業產出增長越快,勞動力向製造業的轉移也越快,同時帶來其他部門過剩人口的減少,這些部門生產率提高。但是在英國,已經沒有過剩人口,各部門生產率是一致的,這種過度成熟使生產率難以提高。
卡爾多認為,已開發國家有著同開發中國家類似的二元經濟結構:一方面是勞動生產率極低,有著大量剩餘勞動力的農業部門,另一方面則是技術飛速發展,報酬遞增的資本密集型工業部門.因此,把農業中的勞動力資源轉移到具有更高效率的經濟部門——工業部門中去,其決定性因素是看後者對勞動力引致需求的增長情況。從這個意義上講,工業部門,尤其是工業中的製造部門,被看做是經濟成長的發動機。也正是這個原因,卡爾多認為,經濟成長與經濟中的工業部門具有特別重要的聯繫。
顯然,卡爾多的思想對解釋開發中國家的增長過程也是有用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為何同工業、特別是其中的製造業具有強正相關的關係呢?卡爾多認為,首先,當工業生產增長、產出擴張時,勞動力資源就會從那些具有隱形失業和剩餘勞動力的部門中轉移過來。顯然這種轉移不會在這些部門中引起產出的下降,,反而會使這些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換句話說,這些部門中的勞動力資源是沒有機會成本的。因此,製造業的增長越快,勞動力從受收益遞減規律制約的部門中轉移出來的速度也越快。其次,製造業都有比經濟中的其它部門更長的產業鏈,其發展會給經濟的發展產生累積效應。第三,工業部門、特別是製造業部門,不論從靜態(如規模報酬)還是從動態(如學習曲線)來看,都具有報酬遞增的趨勢。最後,從國際收支的約束來看,如果工業部門能夠高速增長,就會大大緩解國際收支問題,從而引發整個經濟的高速增長:經濟的增長必然帶動非製造業部門產出的增加。
總之,卡爾多認為,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具有非常強的正外部性,因而其政策意圖顯然就是要求採取行動(不管是政府行為還是市場行為)、通過促進勞動力資源從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的轉移而使經濟達到一個較高的發展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