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主要用途,
物種學史
卡拉巴赫馬的發展與土庫曼斯坦的阿哈爾-特克和伊朗飼養的土庫曼馬有緊密連繫。能這些馬都是由所有阿拉伯馬一脈相承,其後裔對卡拉巴赫馬的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有史料記載,阿拉伯人入侵亞塞拜然時,掠奪者帶著數以萬計的金色的和板栗色馬征服這片土地,同時帶去了優秀的馬種基因,後與西方殖民者的西洋馬雜交,產生了卡拉巴赫馬。易卜拉欣·哈利勒(Ibrahim-Khalil)統治卡拉巴赫這塊土地期間,他從十七八歲開始至一生中,曾經擁有數百匹類似的馬,並親自為自己使用的這個坐騎確定確切的類型。
由於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兩次地域戰爭,卡拉巴赫馬的數量急劇減少,純種的卡拉巴赫馬幾乎消失,諸多原始的特點也逐漸消失,體型變小正是源於其第二次減員。
形態特徵
從外形來看,卡拉巴赫馬的身形並不龐大,高度約為14-15掌,約合140-150厘米。它的頭部雖小,但具有清晰的輪廓;它的身材非常緊湊,肌肉發達具有明顯的線條窄而不深的肚圍有著汗血寶馬的特點;此外卡拉寶馬擁有細長而強壯的腿部,其速度優勢或許也與其腿部有關。
皮毛顏色,卡拉巴赫馬擁有著閃亮光澤的毛髮,常見顏色有栗色和騮色。
卡拉巴赫馬出眾的速度與其優秀的基因有關。出自卡拉巴赫山區的他們曾與阿哈爾捷金馬(Akhal Teke,即汗血寶馬)、波斯馬、卡巴丁馬雜交,後來又引進了阿拉伯賽馬的血統。因此它既繼承了汗血寶馬的耐力、速度和耐熱性,又兼具阿拉伯馬的強壯身軀和品質。
主要用途
卡拉巴赫馬是一種出自乾旱山地的競賽騎乘用馬,以其產地、位於南高加索的卡拉巴赫山區命名。該品種憑藉其性格和速度聞名於世。2004年時,一匹名為Kishmish的卡拉巴赫馬僅用時1分09秒和1分52秒便完成了1公里和1.6公里的路程,時速超過30公里。
除了其天生的特質之外,卡拉巴赫馬還與馬球和馬籃球等馬上球類項目有著聯繫。高加索地區進行恰夫岡(馬球)和舒巴馬克(馬籃球)等傳統項目時使用的便是卡拉巴赫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