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0年為箇舊市上方區,1952年改稱第四區,1958年改卡房公社,1984年改區,1987年置鎮。1997年,面積342.4平方千米,人口3.8萬,其中彝族占45%,漢族占41%,鎮政府駐卡房,轄卡房鎮居委會和卡房、頭道水、火把沖、維西灣、大黑山、咪的期、苟街、打靶期、田心、斗姆閣、田壩子、龍頭寨、龍樹腳、路趕藤、扯土白15個行政村。(2004年前後),總面積342.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5個行政村(頭道水、卡房、田壩子、田心、斗姆閣、龍頭寨、龍樹腳、路趕藤、打靶期、大黑山、火把沖、維西灣、扯土白、咪的期、苟街),10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3087人,其中農業人口29249人。
地理環境
全鎮轄區總面積342.6平方公里,跨度東經103°03'至103°24',北緯23°07'至23°17'之間,最高海報2494米,最低海拔250米。
行政區劃
下轄15個村民委員會,有資料顯示,102個村民小組,一個居委會,總人口43087人,農業人口29249人,其中彝族人口12578人,苗族人口3926人,彝苗人口占農業人口的61%。全鎮所轄的15個村民委員會中,頭道水、卡房、田壩子、田心、斗姆閣5個村民委員會分布於個金公路沿線,龍頭寨、龍樹腳、路趕藤、打靶期4個村民委員會分布於東部山區,大黑山、火把沖、維西灣、扯土白、咪的期、苟街6個村民委員會分布於西部山區。
經濟發展
卡房鎮為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實現全鎮糧食產業穩步發展,在全鎮幹部職工及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農業部門的努力工作下,全鎮糧食
作物產業從建國初期的條件落後、技術水平低下逐漸發展成為卡房鎮經濟支持產業。2006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從2005年的25448萬元增加到2006年的269765萬元,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5年的1920元增加到2006年的2133元,增長11.09%;實現鄉鎮企業總收入34399元元,完成年計畫34331萬元的100.2%。實現鄉鎮企業
工業總產值23450萬元,完成年計畫20360萬元的115.2%;完成財政總收入3531.47萬元,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16萬元,比上年的877萬元增收439萬元,增長50%。
自然資源
卡房鎮是箇舊市主要的錫、銅、鎢等有色金屬礦區之一,數十年來一直以礦山經濟為主。 位於鎮南部的棉花山有天然董棕樹林保護區,董棕樹樹幹筆直有環紋,株高10米左右,葉長3至5米,狀如魚尾,挺拔秀麗,裝點庭院別具一格,為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棉花山董棕樹林也成為卡房旅遊資源開發的一道風景線。
基礎設施
鎮政府把解決貧困山區民眾的溫飽問題作為任期的一項中心任務來抓,加大了扶貧開發工作的力度,大搞以路、水、沼氣為主的山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做好溫飽示範村、安居工程、整村推進項目的工作,繼續為貧困戶實施安居工程。
新區建設
卡房集鎮實施避讓地質災害搬工作以來,、鎮政府克服重重困難,多方籌集資金,努力保證新區建設、順利實施。卡房新區村鎮建設一條街的工程已經通過竣工驗收。投資209萬元建議政府辦公大樓,於2006年5月完工。整個新區建設已累計投入資金1500多萬元。
鄉村道路
到2006年4月全鎮已完成36個村小組的道路硬化工程。投資300多萬元的卡房至扯土白(23公里)鄉村公路建設工程於2005年12月24日全線貫通。
其它設施
2005年鎮政府爭取國債飲水項目資金,解決了大黑山村、打靶期等18個村小組1005戶,4482及1000餘頭牲畜飲水困難的問題。政府投入24萬元,民眾自籌30萬元完成300口沼氣池。完成一個省級、兩個州級整村推進、重點扶持的工程。
產業結構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圍繞“突出優勢,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培養和發展具有競爭力的特色優勢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規模化、區域化、專一化經濟”的農業發展思路,立足山區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民“穩糧擴經抓收入”,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發展烤菸、脫毒馬鈴薯、生物藥材等三大優勢產業,發展甜脆柿、甜龍竹、花椒等經濟林果木林,發展蔬菜、水果、油料作物和其它經濟作物,使全鎮的農業產業化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2005年糧經比例已調整到60:40。
1、糧食生產穩定。2005年全鎮完成大春農作物播種15911畝,小春作物播種17033畝。糧食產量7914噸。
2、烤菸支柱地位進一步強化。2005年全鎮種植烤菸7943畝,完成16000擔中上等煙和2033擔低次等煙收購任務。上等煙比例61.9%、菸農收入1017萬元。烤菸生產繼續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勢頭,成為全鎮農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
3、馬鈴薯產業發展步伐加快。種植面積從2002年的2000餘畝增加到2006年的9000多畝。農民銷售收入從2002年的315萬元增加到2005年的480餘萬元。同時2006年1月成立了卡房鎮大黑山馬鈴薯發展協會。
4、生物藥材發展迅速。2006年生物藥材種植面積達1600多畝,僅三七種植就達1500畝。
5、養殖業穩步發展。2005年生豬出欄27285頭,牛出欄711頭,羊出欄1869頭。
特色產品
“斗姆閣滷雞”是卡房鎮的特色食品,被雲南省烹飪協會評為“雲南名小吃”,在雲南、特別是紅河州境內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品嘗過它的人無不被它的肉質鬆軟、清香飄逸、口感獨特、回味無窮的魅力所陶醉。
另外,斗姆閣的甜脆柿、大黑山的脫毒馬鈴薯、田壩子的甜龍竹筍都是卡房鎮較為有名的特色水果和蔬菜,在當地很受歡迎。
1、甜脆柿
甜脆柿由供銷社於1978年引進在斗姆閣栽培,品種為日本次郎柿,品質好,很受
消費者的喜愛,經濟價值高。2002年政府補貼,大量推廣,發展到1200畝,全鎮各村委會均有栽培,但管理差,病蟲為害重,到現在全鎮栽培面積減少到463畝,零星分布9000株。
2、烤菸
現在為卡房鎮的主要
經濟作物,也是卡房鎮的一個支柱產業。1991年在苟街試種17畝,當年總產量17800公斤,畝產104.7公斤。1992年開始在斗姆閣、苟街、田心、田壩子等村委會大面積推廣,種植面積1265畝,總產量103415公斤。1997年種植烤菸面積為歷史最高,達9833畝,除卡房、龍頭寨、龍樹腳三個村委會外,其它各村委會均有種植,總產量845811公斤,平均畝產86.02公斤。1998年烤菸“雙控”後,種植面積降到1775.6畝。
1999年開始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平均單產及上等煙比率均有所提高,2005年上等煙比率為61.9%。2006年全鎮種植烤菸6800畝,總產量904000公斤,平均畝產132.94公斤。
3、脫毒馬鈴薯
2000年以後在各級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下,卡房脫毒
馬鈴薯發展迅速,到2007年種植面積近2萬畝,產量達3.5萬多噸。大部份脫毒馬鈴薯遠銷到越南、昆明、廣東、蒙自等地市場,豐富各地市場的同時也達到了農民增收的目的。
文化教育
卡房鎮的學校於
1912年創建。最初創辦的是卡房國小,繼而田心國小、龍樹腳國小、斗姆閣國小、大黑山國小等一些學校相繼創辦。解放後,學校經過恢復、發展的階段,到1946年9月全鎮各村委會都辦起了學校,國小教育出現了穩步發展的局面。
1978年,黃草壩還屬於卡房鎮管轄時,創辦的學校為卡房鎮辦校最多的時期,共有76個辦學校點,182個教學班,4223名在校學生,76名公辦教師,147名
代課教師。1982年開辦幼稚園,現在幼稚園1所。1995年全鎮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學校校點為59所,教學班185個,在校學生4427人。從2000年起,由於國家實行了
計畫生育和優生優惠政策,人口增長速度得到了控制,部分村小生源減少,學校和學生數呈逐年減少之勢。卡房鎮開始逐年撤併收縮校點,到2007年全鎮共有31所國小,13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974人。
歷史人文
卡房鎮文化歷史悠久,民族民間
文化底蘊豐厚。聚集彝、苗、漢等民族,其中彝、苗少數民族占總人數(35447人),近一半(17723人),其它少數民族321人,是箇舊地區典型的少數民族大鎮,卡房,又是世界上最早生產錫金屬的地區之一。《漢書地理志》載“南烏山出錫”。南烏山指的是卡房、老廠一帶礦區,卡房還是“中國青銅文化源之一”。從卡房鎮鏡內出土的文物數、年代屬
西漢末期至東漢早期(包括莽漢)。著名的有黑螞井古墓群,沖子坡古煉遺址,其中,從出土的一百多件文物中銅傭燈最為精美,被國家文物局調撥收藏。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形成了卡房多結構、多層次的文化形態和千差萬別的風土人情,彝族的“火把節”,苗族的“踩花山”,
漢族的舞獅耍龍,還有別具一格的三人女子板凳龍,斗姆閣的滷雞等等,各有特色。其它如婚禮,喪葬、祭祀、慶典、三步玄、蘆笙舞、煙盒舞、竹竿舞、對山歌,吃火草煙以及服飾、飲食、剪紙、蠟染、竹編、禁忌不同的婚、葬習俗等,都有自成一格,它們象五彩的花環,把生活裝扮的婀娜多資,令人陶醉。總之,卡房各族人民正以自己的勤勞勇敢,聰明
智慧開發和建設著自己的美好家園,推動著社會的文明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