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慘案(2007年的電影)

卡廷慘案(2007年的電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卡廷慘案》是由安傑依·瓦伊達執導,帕威·馬拉欣斯基、瑪雅·歌摩勞斯嘉等人主演的一部戰爭劇情片,於2007年9月21日在波蘭上映。

該片講述了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數千名波蘭戰俘被屠殺的故事。影片也反映了波蘭當時處在戰爭期間和戰後的複雜局勢和地位。2008年,該片獲得第80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基本介紹

  • 導演:安傑依·瓦伊達
  • 編劇:安傑依·瓦伊達
  • 主演:帕威·馬拉欣斯基,瑪雅·歌摩勞斯嘉
  • 製片人:邁克·文辛斯基
  • 出品公司:Akson Studio
  • 中文名:卡廷慘案
  • 外文名:Katyn
  • 其它譯名:愛在波蘭戰火時,大屠殺1940
  • 出品時間:2007年
  • 發行公司:Atlantic Film
  • 製片地區:波蘭
  • 製片成本:1500萬波蘭幣
  • 拍攝日期:2006年10月3日—2007年1月8日
  • 類型:劇情、歷史、戰爭
  • 片長:118分鐘(柏林電影節),121分鐘(美國)
  • 上映時間:2007年9月21日
  • 對白語言:波蘭語、德語、俄語
  • 色彩:彩色
  • 主要獎項:獲第80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職員表,獲獎記錄,幕後製作,創作背景,穿幫鏡頭,製作發行,製作公司,發行公司,上映日期,影片評價,正面評價,反面評價,

劇情簡介

該片講述了四個波蘭家庭遭遇的悲歡離合。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大批各自家庭里是父親、丈夫和兄弟的波蘭戰士,落入蘇聯軍隊的手裡,並遭到殘酷迫害甚至殺害,最終成為史達林主義的受害者。
電影劇照電影劇照
1939年9月1日,德國從西邊進攻波蘭,9月17日,蘇聯從東邊進攻波蘭。蘇聯俘獲了波蘭東部30萬軍人後,釋放了大部分士兵,但軍官、科學家、學者、牧師、工程師這些“精英”人士被扣留下來。這些人的家屬再也沒有親人的訊息。1943年4月13日,納粹德國無意中在俄羅斯的卡廷森林發現大量的萬人坑,經鑑定,埋藏的正是二戰中被槍殺的波蘭軍民,蘇德兩國互相指責為對方所為。1990年4月13日,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承認卡廷慘案是蘇聯所為。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
Pawel帕威·馬拉欣斯基----
Sturmbannfuehrer MuellerJoachim Paul Assb ck----
MagdaMagdalena Cielecka----
Danuta達努塔·斯坦卡----
Maja瑪雅·歌摩勞斯嘉----
WladyslawWladyslaw Kowalski----
ArturArtur Zmijewski----
Maja瑪雅·奧斯坦澤斯卡----
Stasia斯坦尼斯拉娃·塞林----
Anna安娜·拉德旺----
Young JoannaAgnieszka Kawiorska----
Antoni安東尼·鮑里克基----
WiktoriaWiktoria Gasiewska----
JoannaJoanna Kawiorska----
AgnieszkaAgnieszka Glinska----
ActressAlicja Dabrowska----
General揚·恩格萊特----
Soviet officer謝爾蓋·加爾邁什----
Professor of chemistryKrzysztof Globisz----
PriestKrzysztof Kolberger----
Young priestJakub Przebindowski ----
Commisar (as Oleg Dracz)Oleg Drach----
NKWD Officer (as Oleg Sawkin)Oleg Savkin----
Propaganda Abteilung OfficerSebastian Bezzel----
Lt. KlinJacek Braciak----
Old Man at the BridgeStanislaw Brudny----
UB MajorLeon Charewicz----
TeacherAleksander Fabisiak----
Militia OfficerZbigniew Kozlowski----
Priest奧爾基爾德·魯卡斯..----
Wanda Wasilewska (voice)Maria Maj----
German TranslatorJózef Mika----
German SoldierAndrzej Pieczynski----
PriestLeszek Piskorz ----
Polish OfficerDariusz Toczek----
Photographer WladyslawTadeusz Wojtych----
PostmanWieslaw Wójcik ----
Mrs. GretaKrystyna Zachwatow..----
Lt. KozlovIlia Zmiejew----
(as Vladimir Abramuszkin)Vladimir Abramushkin ----
ProfessorAndrzej Szenajch ----

職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配樂剪輯選角導演藝術指導美術設計造型設計服裝設計視覺特效布景師
邁克·文辛斯基 Katarzyna Fukacz-Cebula Dominique Lesage安傑依·瓦依達Ewa Brodzka Marek Cydorowicz  Agnieszka Glinska安傑依·瓦依達 Przemyslaw Nowakowski 瓦迪斯瓦夫·帕西科夫斯基帕維爾·愛德曼克里斯托夫·潘德雷茨基Milenia Fiedler Rafal ListopadEwa BrodzkaMagdalena DipontMarek Kukawski Ryszard MelliwaMagdalena DipontMagdalena BiedrzyckaJarek SawkoWieslawa Chojkowska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情況獲獎方
2008年
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提名
安傑依·瓦伊達
第21屆歐洲電影獎藝術貢獻獎
獲獎
Magdalena Biedrzycka
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這是一個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件,事件發生以來,學者們紛紛著書立說,發表了大量文章和專著來議談此事。但前蘇聯國內對此卻久已絕口不提,甚至在前蘇聯大百科全書中也沒有卡廷這個詞條。直到上世紀末的時候,人們才在一些解密的史達林私密檔案中發現了關於卡廷森林大屠殺的蛛絲馬跡而斷定當時的蘇維埃政府應當為此事負責。影片由於題材的原因與政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這樣的影片似乎宣告著波蘭與紅色世界的徹底決裂。而這樣一部首次正面描寫此次悲劇事件電影的產生也展示的波蘭今日的民族覺醒與體制變革。
波蘭在被蘇聯占領45年時間裡,卡廷慘案是一個高度禁忌的話題。在當時的電影審查制度下,要製作一部關於卡廷大屠殺的電影幾乎是不可能的。在1989年國家解放之後,波蘭電影導演的安傑依·瓦依達花了17年的時間才終於找到一個令他滿意的劇本。他最終選擇了波蘭最具有影響力的劇作家之一Andrzej Mularczyk的劇本。導演瓦依達的父親是一名軍官,後來成為卡廷慘案中被殺害的犧牲者中的一個。瓦依達把這段纏繞他一生的傷痛經歷拍成了電影,他認為“這部電影一定能喚起每一個人沉睡的心靈”。

穿幫鏡頭

當男孩在做他的文書工作時,掛在大學辦公室牆上的肖像畫變成了一幅波蘭的白鷹畫。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公司名稱國家
Akson Studio
波蘭
Polski Instytut Sztuki Filmowej
TVP S.A.
Telekomunikacja Polska

發行公司

公司名稱國家
Atlantic Film
瑞典
MEED Films
立陶宛

上映日期

上映日期國家
2007年9月17日
波蘭
2008年8月15日
中國台灣
2007年9月21日
波蘭
2007年11月14日
法國
2008年2月15日
德國
2008年4月
美國
2008年5月3日
匈牙利
2008年6月4日
羅馬尼亞
2008年7月8日
捷克Czech
2008年8月24日
芬蘭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卡廷慘案》可以和《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師》並立,導演們都是以自身的真實經歷為基礎,為自己的民族譜寫了一曲悲歌。影片中蘊含的真摯而悲憤的情感,必須要用藝術家自己的血和淚才能譜寫,因而才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歷史重量。影片在技術方面也運用得很老道,且不顯山露水。特別到結尾,故事已經毫無懸念了,20分鐘的大屠殺場景卻仍然讓人震驚。最後是10秒的黑屏,伴著哀悼的配樂,隨後打出字幕,寂然無聲。可以想見,在波蘭電影院黑暗中端坐的觀眾,感受到的是如何強大的心靈震撼。(《中國青年報》評)
《卡廷慘案》這部影片中,瓦依達所能做的,是切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根據手頭掌握的史料,儘可能還原那一段真實,讓觀眾從真實中,體驗來自內心深處的震撼與反思。(《齊魯晚報》評)
該片在直接描寫屠殺的同時還以四個與此有關聯的波蘭家庭為側面標尺,隨著戰爭和慘劇的發生這四個家庭的生活落入了深淵,全面的展示了人性黑暗與醜惡的一面。雖然影片是具有藝術性的劇情類電影,但對卡廷森林大屠殺赤裸裸的曝光和深刻的反省使得它如同紀錄片一樣具有著強大的真實感。黑暗與悲慘是影片絕對的主題詞。如果有人說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是人性的最高生化,而該片則足夠資格來代言人性黑暗的最深淵(新浪娛樂評)
綜觀全片,導演極力避免渲染政治上的敵對情緒,希望可能客觀而直接地還原當時那段痛史,除了片尾那段帶著血腥的集中槍決波蘭軍官的屠殺場面,影片都如靜水深流般講述著波蘭幾個普通家族發生的故事。該片中,瓦依達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切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根據手頭掌握的史料,儘可能還原那一段真實,讓觀眾從真實中,體驗來自內心深處的震撼與反思(齊魯晚報評)
作為政治題材影片,《卡廷慘案》手法成熟、敘事巧妙、人物飽滿。該片中波蘭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淪為兩大軍事強國的獵物,尊嚴和自由的主題很容易討好觀眾。該片沒有煽動民族情緒,更無氣急敗壞的歷史說教,影片的最後20分鐘描寫了屠殺波蘭俘虜的過程,在觀看時很容易令人產生厭戰情緒(成都商報評)
瓦依達電影真正的“危險”在於,從人性的維度審視這個政治慘劇,這讓現在俄羅斯謹小慎微的政客心驚肉跳(南方新聞網評)

反面評價

在電影節上,該片得到的評價並不是很高。評論通常認為它的情節劇色彩過重,筆法老套。比如蘇聯士兵撕開紅白兩色的波蘭國旗,把紅色的布條掛回旗桿,意味政權的更替,白色的則拿來裹腳。這樣的煽動對影評人而言的確過於直接(南方新聞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