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鴻翔

1946年4月,卞鴻翔出生於江蘇省大豐縣白駒鎮,1964年7月考入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卞鴻翔
  • 出生日期:1946年4月
  • 畢業院校華東師範大學
  • 出生地:江蘇省大豐縣
人物簡介,主要貢獻,出版圖書,

人物簡介

1970年8月,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湖南省常德市西湖軍墾農場勞動鍛鍊,1972年初,被再次分配到湖南省革委會教育革命組(即教育廳)的中國小教材編寫組(今湖南省教科院),同年調入湖南師範學院史地系。1978年9月,卞鴻翔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研究所陳吉余院士門下讀研。1981年畢業後,再回湖南師範學院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2001年11月被聘任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
卞鴻翔在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系學習時,專業雖屬理科,但卞鴻翔性喜文史,涉獵廣泛,愛好讀書。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很亂,並且全面停課。卞鴻翔在感嘆時事之餘,偷偷地找來大三到大五的課程講義自學,另外,卞鴻翔還千方百計將覓得的文學名著及古籍視為珍寶,暗中讀、背和抄錄。在無書可讀時,卞鴻翔甚至還通讀過新中國成立前的《辭海》和《教育大辭典》。

主要貢獻

1972年初,卞鴻翔分配到湖南省革委會教育革命組的中國小教材編寫組,主要分工1973年版《湖南省中學地理》課本及1972年秋季版《湖南省國小地理》課本的編寫工作。
一生從事教學事業。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教學之暇,根據自己的知識特長,積極開展了有關湖南歷史地理、自然地理、國土開發利用及地理教育方面的科研工作。參加或主持過洞庭湖自然環境歷史變遷、湖南農業發展史、湖南土地利用分區研究、臨澧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石門縣壺瓶山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調查等課題。卞鴻翔先後發表的研究成果有30多項,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湖南農業發展史》(湖南科技出版社1989年10月版)、《湖南農業區劃成果》(第五輯)、《洞庭湖的變遷》(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建設用地管理學》(湖南地圖出版社2000年7月版)、《地理教學論》(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等。其中對洞庭湖環境歷史演變的研究,至今仍以史料豐富、論證嚴謹、結論可靠而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對武陵源歷史地理的考證及對湘中地名的考證,填補了許多湖南史地研究的空缺。如考證古長沙北津城在湘江東岸、今通泰街西頭濱江地帶,而現在被誤稱為“北津城”的三汊磯土城,正名為“三石戍城”,乃三國時吳將程普所築;考證歷史上的古橘子洲,現已併入湘江西岸,在猴子石對岸至後湖之間;考證漢唐時期古長沙城的北牆,在今五一路以北、中山路以南等等。這些研究成果和結論,均具有重要的學術與現實意義。
自任省人民政府參事以來,卞鴻翔以極大的熱忱投入參事工作,認真履行參事職責,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堅持每年撰寫參事建議2至4篇,大部分參事建議被省直有關廳局關注或採納。
2002年,卞鴻翔針對省城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未批先用、非法占地、違章搭建私房及營業門面的現象,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建議加大省城建執法的力度》的參事建議,被2002年第43期《湖南內參》刊用。
2003年,卞鴻翔針對縣鄉財政普遍困難,縣(市)局、鄉鎮使用公務用車造成開支過大等現象,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關於在全省推行鄉鎮公務用車改革的建議》,此建議被《湖南內參》2003年第40、41期(總第300期)採用。
2003年和2004年,卞鴻翔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著眼推進省“三化”進程,先後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三篇系列參事建議,即《衡量工業化程度重在看從業人員結構——推進省“三化”進程的建議之一》《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推進省“三化”進程的建議之二》《正確認識和利用優越的區位條件——推進省“三化”進程的建議之三》,均得到了省領導的肯定。
2005年9月3日,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日,如何開展好紀念活動,向省委、省政府建議加強對抗戰文物遺址的修繕保護和對抗戰烈士、遺屬、老兵的撫恤照顧,建議整理在湖南抗戰陣亡將士名冊,陳列進湖南烈士公園烈士紀念靈堂等,均受到有關方面的關注並被採納。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卞鴻翔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01年8月
本書以一理教學過程的本質和規律為主要研究對象,比較深入地探討了地理教學系統、地理教學目的、地理教學原則、地理教學方法、地理教學模式、地理教學媒體、地理教學與智慧型發展、地理教師素養等基本問題。緊密結俁現代教育理論,注意吸取國內外地理教學的新成果,立足反映地理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對廣大中學地理教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