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卜來敦1記
卜來敦者,英國之海濱,歐洲勝境也。距倫敦南一百六十餘里,輪車可兩點鐘而至2,為國人游息之所。後帶岡嶺,前則石岸斬然3。好事者鑿岸為巨廈,養魚其間,注以原泉4,涵以頗黎5,四洲之物6,奇奇怪怪,無不畢致。又架木為長橋,斗入海中數百丈7,使游者得以扳援憑眺8。橋盡處有作樂亭。余則淺草平沙,綠窗華屋,與水光揜映9,迤邐一碧而已10。
人民十萬,櫛比而居11,衢市從衡12,日辟益廣。其地固無波濤洶湧之觀、估客帆檣之集13,無機匠廠師之興作、雜然而塵鄙也14,蓋獨以靜潔勝。
每歲會堂散後15,遊人率休憩於此。方其風日晴和,天水相際,邦人士女,聯袂娭游16,衣裙䌖襲17,都麗如雲18。時或一二小艇,棹漾於空碧之中。而豪華世家,則又鮮車怒馬19,並轡爭馳,以相遨放20。迨夫暮色蒼然21,燈火粲列,音樂作於水上,與風潮相吞吐,夷猶要眇22,飄飄乎有遺世之意矣。
予至倫敦之次月,富細阿什伯里道往游焉23,即嘆為絕特殊勝24,自是屢游不厭。再逾年而之他邦,多涉名跡,而卜來敦未嘗一日去諸懷,其移人若此25。
英之為國,號為強盛傑大,議者徒知其船堅炮巨,逐利若馳26,故嘗得志海內;而不知其國中之憂游暇豫27,乃有如是之一境也。昔荀卿氏論立國惟堅凝之難28,而晉欒絺之對楚子重則曰29:“好以眾整。”又曰:“好以暇。”夫唯堅凝。斯能整暇,若卜來敦者,可以覘人國已30。
大清前駐英參贊黎庶昌記。光緒六年七月。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卜來敦:現在一般譯作
布賴頓(Brighton),是英國濱海的城市,寧靜秀美。
2.兩點鐘:兩個小時。
3.斬然:截然,陡峭。
4.原:即“源”。
5.涵:包容,包括。頗黎:即“玻璃”。
6.四洲:歐、亞、非、美四大洲。
7.斗:同“陡”,陡然,突兀。
8.馮:憑藉,依靠。
9.揜(yǎn)映:同“掩映”,交相輝映,遮掩襯托。
10.迤邐(yǐ lǐ):曲折而連綿不斷。
11.櫛(zhì)比:像梳齒一樣密密地排列著。櫛,梳篦的總稱。
12.從衢:同“縱橫”。衢,大路。
13.估客:販貨的行商。帆檣:代指船隻。檣,桅桿。
14.塵鄙:污染骯髒,鄙陋。
15.會堂:指英國議院的每年一次的議會。散會於六月底。
16.聯袂(mèi):衣袖連線,喻攜手。袂,衣袖。娭(xī):同“嬉”,遊玩。
17.䌖(jié)襲:聚合,重疊,雜錯。
18.都麗:美盛,漂亮。都,優美的樣子。《詩經·鄭風·有女同車》:“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19.怒:強盛。鮮車怒馬:言車輛鮮麗,轅馬壯健。《後漢書·第五倫傳》:“蜀地肥饒,人吏富實,掾史家資多至千萬,皆鮮車怒馬,以財貨自達。”李賢註:“怒馬,謂馬之肥壯,其氣憤怒也。”
20.遨放:遨遊、放任。
21.迨(dài):等到。
22.夷猶要眇:飄逸優美。夷猶,也作“夷由”,原指遲疑不前,這裡引申為從容縈繞。要(yāo)眇,也作“要妙”,美好的樣子。《楚辭·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脩。”王逸註:“要眇,好貌。”
23.道:通“導”,帶領,引導。
24.絕特:極為出眾。特,卓越,出眾。殊勝:特異,絕好。
25.移人:感化人。移,變易,這裡引申為感染,指使人羨慕嚮往。
26.逐利若馳:拚命追求私利。指英人善經商。
27.優遊:悠閒自得。暇豫(xiá yù):閒暇安樂。
28.荀卿:即荀況,戰國時思想家。著有《荀子》。堅凝:堅實牢固。《荀子·議兵篇》:“兼併易能也,唯堅凝之難。”此為精誠團結意。
29.欒絺(zhǐ):春秋時晉國大夫。子重:春秋時楚國司馬。《左傳·成公十六年》載,晉大夫欒針出使楚國,楚令尹子重問欒絺晉國為什麼英勇,回答說:“好以眾整。”子重問還有什麼,欒針又回答說:“好以暇。” 好(hào),喜愛。整,嚴整。暇,從容不迫,悠然。
30.覘(chān):觀察,窺視。
白話譯文
卜來敦是英國沿海一個城市,歐洲風景優美的地方,在倫敦之南一百六十里,火車大約兩個小時便可到達,是國民遊覽療養的場所。城市的後面山與山連成一片,城市的前面則沿著大海,有高聳的石岸。喜歡多事的人在石岸上鑿平了一塊地造了座大房子,在裡面養魚,房子裡面灌滿了水,用玻璃罩住。四大洲各種水產物,奇奇怪怪,品種繁多,都收集到了。那一帶又用木頭架起一座長橋,延伸到海面上有數百丈長,使遊客能夠攀上去憑欄遠望。驕的盡頭有一個可供遊玩的亭子。其餘的地方,有草地、沙灘,綠色的窗戶、茅屋。這種景致與海水的光線相互掩映、襯托,形成一片曲折連綿的青綠色。
城中居民有十萬,住房櫛比鱗次,街道縱橫交錯,城市的規模在日漸開闢擴大。這地方本來沒有波濤洶湧的壯觀,客商船隻的匯集,也沒有機器匠人和工廠師傅興建各種東西,搞得繁雜不堪,塵土飛揚。這城市就是以空氣新鮮、環境清潔幽靜取勝。
每年學堂放假以後,遊客大多到這裡來休息。這時候,海濱一帶,風和日麗,天光水色連成一線。國內各地來的男男女女,手挽手嬉戲玩樂,衣服和裙子擦來擦去,都都漂亮得好象天上的彩雲。時而有一二隻小小的遊艇,劃著名槳,蕩漾在藍晶晶的水面上。而那些華貴的大家族,他們們乘著鮮艷的車子,駕著駿馬,並排前進,在路上賓士,相約漫遊。等到夜幕降臨,天色變黑的時侯,海濱一帶開始燈火輝煌,樂聲從水面上揚起,與海上的浪潮聲相互吞吐,聯成一片,那種舒緩、美好的情景,使人有飄飄欲仙、脫離人世之感。
我到倫敦的第第二個月,富翁阿什伯里就帶了我去那裡遊覽;那裡的獨特美好的風光使我嘆為觀止。此後我好多次再去,都感到新鮮,一點沒有玩厭。再過了一年,我去了別的國家,玩了許多名勝古蹟,但是ト來敦的景色沒有一天不使我懷念,可見它使我賞心悅目達到如此的程度。
英國,這樣一個國家,號稱繁榮強大。議論的人只曉得這個國家以軍艦堅實、大炮威力大,到處追求財富,所以常常能夠在世界上耀武揚威;而不知道這個國家裡面也有這樣一塊空閒安適的遊覽勝地。從前荀況論列國牢固團結的困難,晉國的欒絺對楚國的之重說,既要使大家嚴整,又要使大家有適當空閒。一國的國民,只有牢固團結,才能好整以暇,一既嚴整而又從容不迫。從卜來敦這地方,我們就可以看到別國國情了。
大清前駐英參贊黎庶昌記。光緒六年(1880年)七月。
創作背景
光緒三年(1877年),即黎庶昌出任駐英參贊的次年,他遊覽了卜來敦。卜來敦幽靜奇麗的自然風光,和這裡的人們優遊寧靜的生活,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光緒六年(1880年)七月,作者寫了這篇遊記,向人們介紹了“船堅炮巨,逐利若馳”的英國人生活“優遊暇豫”的一面。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文章開篇先介紹卜來敦的地理位置,接著詳細描敘卜來敦兩大人造奇觀:岸有巨廈,海有長橋,雄偉壯觀,巧奪天工。巨廈鑿岸為池,注入海水,覆以玻璃,飼養海洋生物,供人觀賞;長橋臥波,如巨龍騰空。“斗入海中數百丈”,供游者憑欄遠眺。而與之相陪襯的尚有作樂亭、綠窗華屋及逶邐一碧的掩映水光。這些景物因下文會一一敘及,在此處便只約略點染。按下去,作者轉而寫卜來敦的街市,這又是一番奇觀:此處人口眾多,衢市縱橫,十分繁榮,但卻極其寧掙而潔淨,沒有洶湧的波濤,沒有雲集的商船,沒有工業生產帶來的迷漫的塵煙。正因為它如此美好,所以成了遊玩休憩的理想所在。每年議會散會之後,人們挈婦將雛,遊憩於此。這時風和日麗,水天一色;淺草平沙上遊人如織,都麗如雲;遼闊海灣中小艇棹漾,空碧澄淨;大道上鮮車怒馬,並轡爭馳。待到傍晚,綠窗華屋在沉沉暮色中化作粲列的萬家燈火,而作樂亭上則管弦齊鳴,如發水上,音樂與風潮水聲相吞吐,令人心曠神恰,飄飄乎如遺世而獨立,羽化而登仙。也正因為它如此美好,所以作者對它充滿深切的喜愛和懷念,多次遊玩,仍不滿足;此後雖在它國“多涉名跡”,也“未嘗一日去諸懷。”卜來敦的優美風光固然是主要因素。而同時又還有他從這裡得到的深刻感受。所以這一節文字既是上文的收束,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文章至此才轉入闡發它的主旨,由觀感導入正題,指出,國人只知英國的強盛依仗的是堅船利炮,只看到他們貪婪與殘暴,而不知他們還有另一方面。從卜釆敦的風光以及英國人的生活中,作者感到,英國的強盛,關鍵在於它的安定。這正如中國的無哲之一的荀子聽說的:“立國惟堅凝之難”,而真要達到國家強盛,則首先要使國家得到鞏固,要國家安定和國民團結,這和《左傳》所裁欒絺的論述是完全相吻合的。針對當時清政府只在淺層次上仿效西方,企圖以製造堅船利炮來加強海防和鎮壓國內反抗的方針,作者倡導另一條治國強兵的道路,即以西方人營建卜來敦為啟迪,將著眼點放到鞏固國家,促進安定團結上來.以此作為救亡圖存的根本方略。這無疑是作者對西方世界進行認真考察後得出的結論。較之國內一些有識之士的認識,更高出一籌。而這樣一個極深刻的道理,卻藉助於對國外一處旅遊勝地的記敘體現出來,使人初讀不覺其旨,終篇則為之深深震動,文章一氣呵成,首尾貫一,也足見作者的苦心經營和表達功力。可惜的是,對於已病入膏盲的清王朝來說,它已經很難成為一副救世良方了。
這篇散文是中國第一代專任外交官筆下的山水小品,極為稀見地描畫了海外風光。文中以寧靜而又清潔的海岸景色作村景,重墨濃彩地寫出了人造奇觀的雄偉巨大,士女娭游的灑脫倜儻,形象生動,色彩艷麗,風情可人。作者用筆生髮自如,文末即景抒懷,借荀子和欒絺的議論,點明題旨,寓意高遠,而人尋味。
名家點評
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程達《續古文觀止》:“文章用清麗的筆墨描述了當地的迷人風光,以及人民怡然遊樂的詳和景象。作者由此發表感想,認為英國之所以強大,並非專恃武力,還在於民俗的‘堅凝’和‘整暇’。文章由遊覽異國風情,聯想到治國之道,升華了主題。”
作者簡介
黎庶昌(1837~1896年),男,字蓴齋,自署黔男子,貴州省遵義縣東鄉禹門人。黎皚第四子。早期從鄭珍學習,講求經世之學。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貴州因地方戰亂停止鄉試,黎庶昌北上赴順天府鄉試。時值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太平天國占據南京,清廷內外交困。是我國晚清時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著有《西洋雜誌》、《古逸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