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縣地名的來源及演變

博野縣”一詞屬於漢語政區地名。博野縣在西漢曾名蠡吾。東漢本初元年(146年)劉志晉位桓帝,詔封其父蠡吾先侯翼為孝崇皇,翼陵為博陵。立陵廟,設博陵縣,置令丞以奉祀。後改名博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野縣地名的來源及演變
  • 性質:地理文化
  • 區域:河北省博野縣
縣名由來,政區沿革,變遷建設,地名特徵,

縣名由來

“博野縣”一詞屬於漢語政區地名。
河北省博野縣在西漢曾名蠡吾。
東漢本初元年(146年)劉志晉位桓帝,詔封其父蠡吾先侯翼為孝崇皇,翼陵為博陵。立陵廟,設博陵縣,置令丞以奉祀。後改名博野。《博野縣誌》載:職方雲博野居博水之野故名。查《水經注》,博水在清苑境內,地處博野縣境北側。
初平元年(190年)改稱博陵國。
魏晉改名博陸,後魏復名博野。
宋雍熙四年(987年)更名寧邊軍。
景德元年(1004年)更名永寧軍。
宣和七年(1125年)復名博野,一直沿用至今。

政區沿革

在唐虞夏商為冀州之域,春秋為晉地,戰國時為趙地,秦屬上谷郡。
西漢始設蠡吾縣(故城在今博野縣西北之里村,原名蠡村)屬涿郡。
東漢永元二年(90年)更隸河間國。
本初元年(146年)劉志晉位桓帝,詔封其父蠡吾先侯翼為孝崇皇,立陵廟,析原省入蠡吾的陸城縣地設博陵縣,置令丞以奉祀,時屬中山國。
三國魏時屬河間郡。
晉屬高陽國。北魏蠡吾縣屬高陽郡,北齊省蠡吾入博野縣(治所在今蠡縣城關)。
隋開皇三年(583年)隸瀛州。
大業三年(607年)改屬河間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更隸瀛州。
天寶元年(742年)屬河間郡。
至德二年(757年)復隸瀛州。
永泰間(765—766年)改屬深州。
元和十年(815年)還屬瀛州,後又屬深州。
五代初屬深州。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改隸定州。
宋雍熙四年(987年)置寧邊軍。
景德元年(1004年)改永寧軍。
宣和七年(1125年)降為博野縣,未久又恢復永寧軍仍領博野縣。
金天會七年(1129年)置博野郡軍。
天德三年(1151年)改為蠡州,博野屬之。
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省博野東境(約今蠡縣地)入蠡州,西境(約今博野縣地)入蒲陰縣,三十一年(1294年)析蒲陰縣東部地復置博野縣,屬保定路。
洪武元年(1368年)始徙博野縣城至今治,屬祁州。
六年(1374年)改屬保定府,清代因之。
1913年改屬范陽道,次年范陽道改名保定道。
1928年隸河北省。
1949年8月1日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
1954年4月24日,撤銷定縣專區,博野縣劃歸保定專區。
1958年7月5日撤消博野縣,併入安國縣。
1962年1月15日,恢復博野縣制,仍屬保定專區。
1970年,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博野縣仍屬之。
1994年12月地市合併,博野縣屬保定市

變遷建設

縣治故城西漢時在今博野縣西北之里村,原名蠡村,北魏時,縣城被滹沱河水湮。
北齊時縣城搬遷至博野縣城(今蠡縣城關)。
明洪武元年(1368年)博野縣城移至蠡縣城西南18里。博野縣古城為土城。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縣誌載:“城在平地,周圍四里一十九步,高二丈八尺,寬一丈五尺,池寬二丈,深一丈。
明洪武三年知縣杜泰亨創基,天順二年知縣唐謙新之,後知縣裴太、汪大章相繼修築。
正德六年知縣李延齡、生員鄭遇明等,內加厚五尺,外加城堞,池外築護城堤,寬一丈,高倍之。
崇禎十三年知縣宋珍始徹以磚門三,東曰慶陽、西曰鎮武、南曰宣慶。”慶陽門與鎮武門東西相稱,相距一里,宣慶門至東西大街半里,三城門日久傾圯,
乾隆三十一年重修。城牆東南隅修有魁星樓,高三丈余,三層六角圓形。
明崇禎年生員徐禹甸籌建,日久已廢,康熙丁卯年,知縣羅鼎新又在北城牆上建五鳳奪魁樓。
乾隆甲子年(1744年)重修魁星樓。
城區。城門外有三橋,東慶陽橋,西鎮武橋,南宣慶橋,三關:慶陽關(東關),鎮武關(西關),宣慶關(南關),三關在明清兩代,每十日四個集,二、七、四、九集;四壇:社稷壇,在城西北隅,明洪武十一年知縣杜太亨建;鳳雲雷雨壇,在城南,明洪武三年修;邑歷壇,在城北,明洪武三年修;先農壇在東郊,清雍正五年建;六廟:八蜡廟在宣慶關南,明弘治二年建,劉猛將軍廟在八蜡廟後,清雍正二年修,藥王廟在宣慶關南,關帝廟在城東南;真武廟,一在鎮武門西,一在宣慶關南,射圃在縣城東北,明洪武年建,清康熙年廢。演武場在縣城西北隅,弘治十二年建,乾隆年廢。
城內設定。康熙十五年縣誌載,縣治在城中銷西即古博陵地(現人民政府招待所所在地)。明洪武二年知縣杜太享創基,永樂二年知縣喬俊增置儀門,倉庫,廨舍如式,嘉靖五年知縣王尚志立申明亭,旌善亭,預備倉。監獄左為贊侯祠,右為土地祠。東司房五楹,西司房五楹,琴堂三楹,堂右為藏庫,前為露台,東設日晷堂,後川堂三楹,又後為內宅。明崇禎十一年毀於戰火,自琴堂到內宅俱為灰燼,十二年知縣宋珍修琴堂,清順治九年知縣柯榮修內宅。
察院在縣治東,明洪武七年(1374年)建,大門三楹,右廚房二楹。
城內還建有儒學(明洪武3年知縣李泰創建),社學(建於明洪武8年,在申明亭東,康熙年廢,十一年在宣慶關南重建)。陰陽學(在縣治西,明洪武十七年建),醫學(在陰陽學西,明洪武十七年建),僧會司(在雲嚴寺東,明洪武十五年建),郵遞總鋪一在城鋪(在縣治東,明洪武十五年建),養濟院(在縣治西,明成化十六年知縣裴泰創建,乾隆十年知縣程有成照例移置南關外),惠民藥局(洪武初年建),城內第一國小(清光緒三十二年二月建)。
博野城內古時祠廟頗多,從洪武初年到乾隆三十一年共修建祠廟20座,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文廟,雲嚴寺。文廟在縣治東,明洪武初知縣李泰創建,永樂正統年間知縣喬俊,黎亨重修,弘治中邑人巡撫都御史吳檟增修大成殿五楹,兩邊各五楹,戟門三楹,欞星門,泮池如式。嘉靖中知縣王尚志建尊經閣,天啟中教諭李克振,知縣巨道凝繼修,歲久傾圯。乾隆三年邑人巡撫都御史尹會一鼎新如復舊觀。雲嚴寺,明洪武年建,在縣治西北隅,主殿高寬,更深夜靜,明月清皎,俯仰一天星斗,稱為雲嚴夜月,是博野古城“八大景”之一。
古縣城主要街巷。慶陽街在縣治東,鎮武街在縣治西,宣慶街在縣治南,丁字街在縣治中。牛市胡同在丁字街南迤西,學胡同在縣治東迤北,五馬坊胡同在縣治西迤北。
古縣城牌坊林立,據舊縣誌考,先後曾有牌坊三十一座,年久傾毀,保留最久的為“玉門鎖鑰”坊,為明甘兵備道劉寅立(1954年拆除)。次為“父子進士”坊,為南林里拾金不昧徐恭之後徐行、徐聯芳立(30年代張蔭梧拆除)。
民國初期,城內多數建築保存尚好,沿街還有石坊四座,木坊一幢,縣衙改稱縣公署,增建了模範國小、女子國小、城內高小、基督教堂、同仁高小及各種店鋪十餘家。民國13年知縣宋殿選重修縣衙和文廟。
1938年侵華日軍占領縣城,拆祠廟修碉堡,縣城容貌遭到破壞。
到1949年古城建城面積0.25平方公里。
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縣城建設才開始按照規劃、規模展開。到2007年,縣城總面積達25.05平方公里,總人口2.35萬人,建城區面積為6.9平方公里。
縣城街道縱橫交錯,為瀝青和水泥路面,平整而寬闊,東西走向的有博興路,博愛路,博明路。縣城主街博興路由三段構成:中醫院以東為博興東路,以西至汽車站為博興中路,汽車站以西為博興西路,總長2560米,寬40米,博明路與定河路重合,總長2560米,寬32米。博愛路總長1950米,寬8米。南北走向的大街4條,興華街,總長2050米,寬25米。此處還有興隆街、白沙北街、博成街。除了公路四通八達,朔黃鐵路也橫穿縣城區。
縣城建築高樓林立,機關辦公樓,金融、商業營業樓,教學樓,醫院診療樓,郵電通訊樓,電力交通營運樓等構成了城內公共建築的主體。
“千禧小區”“溫馨家園”“四季陽光家園”等多處住宅樓區的建成,使城內居民居住條件變得更加優越。
職工俱樂部,老幹部活動室以及縣文化廣場的建立,有線電視和數位電視的普及使城內居民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移動、聯通、網通等通訊網路的建成,把博野縣城與世界聯繫得更為緊密。博野縣城作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發揮得更加充分。

地名特徵

古老地名較多。博野縣歷史悠久,雖經多次變遷,但博野之名卻世代傳承,沿用至今。境內古老村落居多,千百年來村名一直沿用。根據對全縣139個自然村的考證統計,建於戰國以前的26個,秦漢時期34個,晉朝3個,隋唐時代28個,宋朝17個,元朝6個,明朝21個,清朝4個。建村1000年以上並一直沿用村名的占自然村總數的65%。
古蹟派生地名比較多。如“白塔”因建於一50米高的白塔附近而得名。東王墓,西王墓皆因村西北有一王子墓而得名。
以兵營派生地名比較多。因境內戰事不斷,屯兵、宿營之地成為村落之名,如大營、小營、解營、王家營、徐家營、屯莊營、屯莊、莊頭營等。
冠以姓氏的地名居多。解村、張家莊、耿家莊、杜家莊、王家莊、譚莊、魏莊、閆莊、胡莊、吳王莊等。
以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派生而出。如劉陀店(原名牛馱店)因地處牛形地貌之背而得名;南陶墟、東墟、西墟、大墟皆因地處趙國陶墟而得名;南白沙、北白沙因臨近古白沙河道而得名,還有夾河、堤頭、堤圈等。
取團結向上之意。如大齊以大家齊心之意而得名,同連意為同心同德,緊密相連故名同連。
以古地名為中心,其他村隨之。如城東、十里舖、八里莊、皆因地處原蠡吾縣城(今博野縣裡村)的相對方位和距離而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