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概況,歷史沿革,自然資源,經濟發展,教育醫療,人口數據,
基本概況
博窩鄉地處東經100°57'~101°12',北緯28°38'~29°10'之間。轄3個行政村、14個村民組、33個自然村,居住著藏、漢、苗、彝、蒙古等5種民族共1825人(2017)。總面積804.2平方千米。鄉政府駐坑古村坑古組,距縣城280公里。
“博窩”系藏語音譯,意為地形狀似酒缸。
博窩鄉
歷史沿革
1953年建博窩鄉;
1972年改公社;
1983年復置鄉。
自然資源
境內山高谷深,地勢險峻,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氣溫8.5℃,年降水量約900毫米.無霜期150天。境內有豐富的資源。一是野生中草藥:有蟲草、貝母、黃芩等。二是野生菌類:有松茸、香菇、木耳、雞樅等。博窩鄉是木里縣松茸主產區之一,年產50噸以上,三是水資源:有布林溝、阿姜溝、西河、加朗溝、尼呷溝、關機溝、占都溝、博念溝、天耳溝,均在境內匯入雅礱江,雅礱江流經境內三個村,可開發大中小型電站。四是雅礱江中有多種魚類。五是野生動物資源:有盤羊、馬鹿、麝等珍稀物種。六是礦產資源:有金、水晶等。七是旅遊資源:鄉境入口處有兩座5000多米的山峰似一道巨門,巍峨挺立,是通向境外的主要關隘之一,人稱央鋼樑子;當公草坪連綿數十里,生長多種奇花異草,每當夏初,一簇簇五顏六色的鮮花,似一個個美麗的花籃放置在藍天白雲之間;長達50多公里的尼撒山樑由許多座4000—5000米的山峰相連而成,高聳入雲,順峰眺望,仿佛天空被劈成了兩半,十分壯觀。山峰中還有尼撒“神仙洞”,洞中有兩根千年不化的冰柱,每年六月天氣最熱時,才可兩人環抱。崖層下有巨大冰川,只能遠眺,無法到達,視力好的人總能隱隱看到似龍被困其中,當地人稱“鎖龍崖”;全縣唯一的“花教”寺廟—丁央寺坐落鄉境內,有僧人20餘名,2004年重新擴建。寺廟經幡飄揚,香火旺盛,大殿金碧輝煌,暮鼓晨鐘在群山中迴蕩,五彩壁畫訴說著寺廟的千年滄桑。寺中珍藏有14塊距今約750年歷史的精美石板雕刻,飽滿的線條,栩栩如生的佛像,凝聚著藏族人民的智慧。
經濟發展
博窩鄉以農業為主,2006年全鄉耕地面積2902畝,農業產值143萬元,比1990年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1643元,糧食總產量419噸,人均生產糧食237公斤。草地面積31176公頃,四大牲畜存欄2859頭(只),肉食產量83.4噸。
全鄉森林面積22017.8公頃,至2006年退耕還林2800畝,完成荒山造林2000畝。年產核桃10噸,花椒2噸。至2006年,全鄉實現31年無森林火災。
教育醫療
2006年,博窩鄉有中心校1所,村小6所,12個教學班,教師26名,學生229名,入學率達99%,鞏固率100%。青壯年脫盲率98%。有鄉醫院一所,醫生2名,有病床4張;村合作醫療站2個,鄉村醫生3名。全鄉節育率83.4%,計畫生育率98%,人口自然增長率在12‰以內
人口數據
博窩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818 |
男 | 926 |
女 | 892 |
家庭戶戶數 | 351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793 |
家庭戶男 | 903 |
家庭戶女 | 890 |
0-14歲(總) | 522 |
0-14歲男 | 268 |
0-14歲女 | 254 |
15-64歲(總) | 1185 |
15-64歲男 | 615 |
15-64歲女 | 570 |
65歲及以上(總) | 111 |
65歲及以上男 | 43 |
65歲及以上女 | 68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808 |
總人口1825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