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教育

南詔教育是指古代南詔時期的教育。公元7世紀初,唐王朝為了抵禦西部吐蕃勢力南下,扶植西南部的“蒙舍詔”,統一了六詔,並於公元 738 年封其首領皮羅閣為“雲南王”,進而統一雲南,建立奴隸制政權,號稱“南詔”,統治達 200 餘年。南詔政權積極推崇佛教,大量經籍得到傳播,僧侶成為南詔奴隸主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遍於南中,文化教育便在佛教活動中得到普遍開展。唐太宗貞觀二十年(646),南詔王細奴羅就“勸民間讀漢儒書,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事”。第五主閣羅鳳更明確提出“不讀非聖之書,嘗學字人之術”。在其政權核心機構仿照唐府、州設立“九爽”(《新唐書·南詔傳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詔教育
  • 釋義:古代南詔時期的教育
其中“慈爽”主禮,管理漢儒思想文化的教育與傳播。另在王室設教官,用漢俘鄭回教其子學儒。唐王朝也主動幫助南詔學習漢文化,“賜書習讀”,“傳周公之禮樂,習孔子之詩書”(《白族簡史》)。貞元年間(785—804),四川節度使韋皋在成都辦了一所專供南詔及其大臣子弟讀書的學校,“教以書數”,辦學50年,先後培養出南詔子弟數千人(《資治通鑑》卷二四九)。這種長期並大量派往先進地區學習的教育方法,推動了南詔經濟、文化的發展。使南詔的文化水平達到一定高度。著名的《南詔中興國史畫卷》如實表現了當時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尋閣勸、趙叔達、楊奇鯤等人的詩作被收入《全唐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