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中國廣東梅州南華大學(1949年至1953年))

南華大學(中國廣東梅州南華大學(1949年至1953年))

民國27年(1938),梅州人鐘魯齋博士與曾友豪博士暨旅香港各界名流,在香港創辦南華學院。民國28年(1939)奉國民政府教育部令,將該校遷回內地梅州,選址在城北教溪口。學院設理工科、文科、法商科、農科。理工科分設物理、化學、數學、地質、地理、建築工程系和心理學等課程;文科分設文學系、歷史系;法商科分設商學系、經濟系、會計系;農科設農業經濟系。共有學生五六百人。抗戰勝利後,學院遷往汕頭。1949年改名南華大學,再遷回梅州原址。1953年,全國大專院校調整院系,南華大學停辦,各科系併入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學院等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華大學
  • 成立地點:香港
  • 發展於:梅州
  • 成立時間:1938年
  • 學生人數:500多人
  • 創辦人:鐘魯齋
發展
南華學院創設於香港,發展於梅州。學院於1938年秋始創於香港,是年10月8日在香港借用培德中學校址招生開學。11月,由香港遷至九龍城獅子石道。
南華學院創辦人、院長鐘魯齋與其同學曾友豪博士在香港創辦起南華學院後,就籌謀在教育發達的梅州僑鄉設校,教育部亦有國人辦大學應設於國內的規定。1939年夏,鐘魯齋親赴南洋印尼椰城、爪哇等地發動華僑籌資辦學,宣傳華僑教育之改進,闡述在梅設立大學之必要,立即得到印尼雅加達中華商會會長兼籌賑會主席、僑界巨子丘元榮,及熱心桑梓教育的廣大華僑的廣泛支持和大力協助。當時,該校加聘了華僑界知名人士傅可英、丘問谷、廖楚詹等人為校董。1939年8月,鐘魯齋由印尼返港,其時已奉教育部令準設正校於梅州,鐘魯齋乃電聘盧輝蓀、龔伯侖和時任梅州市長梁國材等人為校務委員。9月,原設香港的南華學院遷來梅州,在梅州城郊古田林屋租用民房正式招生開學,學生除來自本省外,還有來自江西、福建等地。
1940年春,南華學院由古田遷至附城錦江亭側歐陽氏大廈上課。並奉嘉應州令準劃出城北教溪口西岩及北岩一帶占地面積約千畝左右建新校舍,是年9月,即開始動工興建校舍。11月,學院奉教育部指令準予立案。1942年,即遷梅州市梅江區城北教溪口新校上課。
1941年4月,學院改聘校董會,推舉胡文虎、丘元榮為正副董事長,南華學院形成了以著名僑領為核心的校董會。旋奉教育部令,港方大學部遷回梅州,與梅州正校合併,時全校師生共有200餘人。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南華學院由梅州遷設汕頭,時香港九龍原址及梅州校址則設立附屬中學,各有學生400多人;學院遷往汕頭後,增至500多人。
南華學院的教學實行導師制,對學生注重文化知識和思想修養的教育。開辦之初,設理工科與商科。理工科分設心理學、地理、數學、物理、化學、地質、建築工程學七個系;商科分設商學、經濟兩個系。後增設文科文史系、商科會計系。為辦好學校,1941年4月,鐘魯齋偕同副董事長丘元榮由香港飛抵重慶,將辦學計畫面陳教育部長。是年9月,即奉教育部令,改新定學系,設文史、數理、化學、商學、會計五個系。遷往汕頭辦校後,該院分設文、商、農三科。文科分文學、史學兩個系;商科設商學系;農科設農業經濟系。
南華學院在梅設校時,教職員有40餘人,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院長鐘魯齋,早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教育系,獲該校教育學士及碩士學位。1928年赴美留學,獲美國士丹佛大學教育學博士。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上海滬江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授,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研究院教育研究所等校教授,是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其名字被美國世界名人傳編輯處編入《世界名人傳》中。
學院教務主任兼數理系教授李松生,校務委員、總務主任盧輝蓀,訓育主任兼商學系教授古源祥、數理系主任兼教授古文捷,專任文史系教授李涵谷、商學系教授饒士彝、數理學系教授熊素村,兼任數學教授李時可、專任社會學的謝健弘、任會計學的黃開華等人,都是當時教育界的知名人士。還有任教國文科的楊徽五,則是前清名儒,清末梅州最早留日師範生。
南華學院在梅設校,當時曾引起梅州當局及嶺東社會各界人士的極大關注,也得到廣大華僑、港澳同胞的鼎力協助和支持。在港開辦初期,梅州僑界巨子丘元榮、龔子宏、丘公冶、陳篳霖、丘季平等就曾捐出一批巨款支持辦學。在梅設校前後,院長鐘魯齋曾親赴南洋並偕前教務主任彭精一往南洋各埠募捐,熱心桑梓文教事業的僑胞,紛紛慷慨解囊,支持辦學。
其時,僑居印尼的丘元榮、丘問谷、黃銀妹女士;新加坡的胡文虎、林師萬、黃仿僑、伍慶鴻;緬甸仰光的龔子宏、李其桂、朱慶堂;馬來亞怡保的潘敬亭、陳南康、王振東、陳鼎義、夏萬秋、利展麟、葉其淵、張儀軒、張漢秀、李桂和、羅運亭女士、梁黃金娣女士;吉隆坡馬六甲的巫柏覲、鄭道南、張昆靈、陳豐星、廖利棠、熊舉賢;芙蓉埠的蔡熾三、古幼亭、李順清、張子良、劉桂三、李棠盛、吳炳安、丘玉舫;旅居香港的陳篳霖、方養秋等一大批旅外鄉親及眷屬共捐資達100多萬元,資助辦學經費和興建校舍。胡文虎、丘元榮、龔子宏、潘敬亭還各另捐2萬元,丘公冶捐1萬元,林翊球捐2000元作為該校常年費。當時校董會議決,凡捐款人之親屬進校讀書,按捐款紀念條例永遠免收學費。在僑胞的資助下,南華學院陸續建起教學樓、科學樓、圖書館和學生宿舍等設施。
1949年冬,南華學院由汕頭遷回梅州。1950年春,校董會改組,學院改名南華大學,由董事會聘任黃文博為校長,推舉時任廣東省興梅區行署專員盧偉良為董事長,增聘潘允中為副校長。設文學院、商學院和農學院。1951年,南華大學奉命結束,改辦南華財經專科學校,盧偉良兼任校長,潘允中任副校長。
南華學院在梅州開辦前後有8年時間,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畢業學生共有八屆400多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