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破裂不整合與各次海盆的海底初始擴張年代》是依託浙江大學,由王英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海的破裂不整合與各次海盆的海底初始擴張年代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王英民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南海各次海盆的初始擴張年代是南海深部過程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不同類型大陸邊緣的破裂不整合特點及其與海底初始擴張時期的關係是當前國際上大陸邊緣演化研究中的前緣熱點問題。擬結合對大西洋兩岸不同類型陸緣的類比分析,利用南海的區域地震剖面和大洋、石油鑽孔資料建立區域等時地層格架。從外部域、遠端域、縮頸域向近端域逐帶分析區域不整合的結構特徵及縱向變化規律,識別出破裂不整合。在各構造域平行大陸邊緣方向分析破裂不整合強度的橫向變化特徵,揭示南海破裂不整合的時代及時空演化規律。將各破裂不整合與最近的洋陸邊界的洋殼頂面進行等時對比,確定二者之間的年代對應關係。根據各破裂不整合強度的橫向變化特徵識別出與其對應的主擴張區和非擴張區,根據洋殼頂面超覆分析確定海底擴張方式,進而揭示南海破裂不整合和各次海盆初始擴張事件的時代及時空演化規律,建立邊緣海貧岩漿慢速擴張陸緣型的南海擴張及破裂不整合時空演化模式,
結題摘要
對南海與大西洋兩岸和紅海-亞丁灣的典型富岩漿型和貧岩漿型被動陸緣進行對比分析,明確了不論是富岩漿型還是貧岩漿型,其破裂不整合的形成時期都大致與岩石圈完全破裂、大洋初始擴張的時期相對應,在不同構造域破裂不整合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不都是“斷陷-拗陷轉換面”。利用近萬公里區域地震剖面,及十餘口大洋鑽井和部分石油探井資料,建立起從南海洋盆及陸緣統一的區域等時地層格架,完成了南海的破裂不整合識別對比和構造域劃分,揭示了破裂不整合平行陸緣在相同構造域中形成時代的差異,及其垂直陸緣在各構造域中的結構特徵和形成時代的變化規律。利用地震資料對中南-禮樂轉換斷層的展布進行了厘定。指出以其為界,其東側的東部次海盆共軛陸緣在近端域和頸縮域破裂不整合為T7(32Ma),而在陸緣隆起域、耦合域則發育T7和T6(23Ma)“雙破裂不整合”。此外還發現在早期擴張洋殼之上發育有T6破裂不整合,其下為半地塹,為慢速擴張的顯著標誌。23Ma洋中脊躍遷使其抬升遭受剝蝕。而在中南-禮樂斷裂以西的西南次海盆共軛陸緣及西部陸緣則只發育T6破裂不整合。T6分布最為廣泛,是南海作為統一洋盆擴張的產物。提出根據洋殼上覆地層超覆分析來確定洋殼年代進而恢復海底擴張歷史的方法。據此在北部洋陸轉換帶的U1500至U1503間發現T6與洋殼反射面之間發育有600米以上半地塹沉積,經與外緣隆起上的U1501對比認定其中間有T7,並據沉積速率推測洋殼年齡可能在40Ma上下。這意味著南海初始擴張的時代有可能在晚始新世。此外分別刻畫了漸新世和中新世的南海海盆的洋陸邊界和古洋中脊的空間展布。揭示了南海洋盆縱向躍遷、橫向漸進式擴張的演化歷史。深入分析了南海洋盆演化對南海周緣發育“雙破裂不整合”以及破裂不整合時代東西差異、南北差異的控制機理,建立了邊緣海貧岩漿慢速擴張陸緣的破裂不整合時空演化模式,為揭示南海擴張演化歷史提出基於地層沉積回響方面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