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東部白堊-中新世構造演變及沉積回響》是依託同濟大學,由邵磊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海東部白堊-中新世構造演變及沉積回響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邵磊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採用礦物學、沉積學、沉積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古生態學等方法,對巴拉望陸塊、U1435孔白堊紀—中新世沉積物進行系統研究,確定沉積物組成,沉積環境及沉積相發育特點,沉積地球化學演變特性及其包含的沉積物源變遷信息,與南海東部其它地區進行對比分析,恢復不同時期南海東部岩相古地理,揭示其中包含的南海擴張演變信息;較好地解釋南海拉張初期構造發育的特點以及沉積物源演變特徵;探討南海擴張演化對南海東部各區域沉積充填的控制作用;更好地理解南海從主動大陸邊緣到被動大陸邊緣的轉換過程和發生時間。這項工作的開展不僅對揭示南海早期的形成演變非常重要,而且對認識南海海陸環境變遷、陸塊漂移均具有重要意義。
結題摘要
包括項目摘要和結題摘要兩部分,項目摘要由信息系統自動生成,內容來源於資助項目計畫書;結題摘要由項目負責人填寫,應簡明扼要地概括出主要研究內容、重要結果及其科學意義等。項目採用礦物岩石學、構造地質學、沉積地球化學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學等方法,對台灣、台西南盆地、巴拉望陸塊、珠江口盆地以及瓊東南盆地地質樣品開展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工作。揭示了各時期沉積物組成特點及沉積物源變遷信息,恢復了各時期岩相古地理及巴拉望陸塊從南海北部大陸邊緣的裂離過程,認為晚侏羅世,古太平洋的俯衝活動已經開始,南海地區介於大陸島弧和弧前盆地之間,南海北部潮汕坳陷和台灣太魯閣帶的上侏羅統為臨近的先前存在的島弧體系,巴拉望陸塊在該時期為發育於大洋板塊層序頂部的增生沉積;白堊紀,巴拉望陸塊與南海東北部存在共軛關係;始新世,巴拉望陸塊與台西南盆地和台灣地區樣品相似,顯示其與南海北部相連;漸新世,伴隨著巴拉望陸塊開始向南漂移,南海南部大陸邊緣開始大面積發育碳酸鹽建造,陸源供給相對有限。直到中新統沉積,南巴拉望才開始明顯受出露蛇綠岩體的基性物源影響,故認為南巴拉望與北巴拉望地塊一樣,均為華南大陸邊緣裂離的產物。採用鋯石U-Pb年代學與稀土元素相結合,對南海北部始新世—早中新世地層的“源-匯” 路徑進行研究,發現南海沉積物源在新生代發生了巨大改變。在始新世和早漸新世,源自南海西部的昆鶯瓊河流系統,向南海東部地區輸送了大量鎂鐵質—超鐵鎂質源岩的沉積物,僅在珠一坳陷接受來自華南大陸珠江來源的沉積物,包括珠二坳陷在內的南海北部南側大部分地區受南海西部物源的控制。晚漸新世以來,南海西部物源逐步被南海北部珠江物源取代;到早中新世,珠江來源沉積物全面控制珠江口盆地,大量來自華南內陸的沉積物被珠江運輸至南海北部。在瓊東南盆地,昆鶯瓊古河流進一步萎縮,由西向東沉積物源逐漸由昆嵩地塊被海南島物源取代。瓊東南盆地晚中新世以來發育的中央峽谷正是該古河流的殘餘。項目探討了南海擴張演化對南海北部沉積充填的控制作用及西沙隆升基底性質和碳酸鹽台地生長發育的控制因素;為更好地理解南海形成演變與盆地沉積充填之間的內在聯繫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