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廣州市解放中路與米市路間,有一條東西走向、長二百多米、寬四米多的學宮街,街的兩側高樓排聳、碧宇擎天、計有省環保局、市家用電器公司、市中學教師等宿舍和學宮街幼稚園,約束得該街更顯狹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海學宮
- 長:二百多米
- 寬:四米多
- 位置:廣州市解放中路與米市路
概述,建築情況,現狀,歷史記載,地理位置,
概述
但街的西端北側即米市路東側,卻有省統戰部、省宗教局、省工商聯等宿舍或辦公樓宇,其間仍保留古樹參天、深宅大院的格局。這一帶民國初年曾作過陸軍醫院院址(後遷往流花湖畔),也是元、明、清各代南海學宮所在地,1918年建市、築馬路、辟內街,學宮街便因這南海學宮而得名。
建築情況
學宮的歷史,應追溯到七百多年前的宋代。據《廣州府志》載:“南海縣學,原在郡西南隅。始附於郡學西廡,宋嘉定二年(1209)知縣宋鈞建於縣東六十步。”但至宋末被一場大火燒掉了。到了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這縣學徙建於城西高桂坊崔菊坡祠舊址,即現在地址。至明代洪武三年(1370)詔興學校,乃增飾之;洪武二十六年(1393)改門南向。正統八年(1443)提學僉事彭琉在這裡創建了“尊經閣”,以後又不斷增建了祠、殿、台、池。景泰三年(1452)再增建。成化五年(1469)知縣吳中易欞星門柱以石。至清代順治七年(1650)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兩藩攻克廣州,駐軍城內、進住縣學廡舍並牧馬兩楹之間,將之糟蹋得不成樣子。康熙二十二年(1683)“撤藩”,乾隆二年(1737)請準恢復學基,才舊址盡復,使之“鳩工庀材、學廟煥然”。嘉慶年間,提倡興學,南海縣進士謝蘭生等籌資重修建,自此稱為“南海學宮”。
現狀
從上所述,足見學宮雖經火焚兵燹,但南海人士為邑中子弟求學應舉,不惜擲資屢加修建、擴充,把學宮建得宏偉壯麗、檐柱嶄新。
歷史記載
南海學宮的範圍,據《白雲粵秀二山合志》云:“東至忠賢街(坊-今解放中路),西至新店街(今米市路),北至蒲宜人巷(今普寧里),南至華紫巷(今玉華坊)。”
《南海縣誌》中談到南海學宮占地面積及建築物為:“地縱六十五丈,橫二十八或二十五丈”。從南至北的建枸依次有“戟門、泮池、大成門、露台、大成殿、崇聖祠、尊經閣”。
看來南海學宮的主體建築是尊經閣。他自彭琉創建、經乾隆嘉慶光緒年間不斷大力重修,規模宏壯,青磚綠瓦,石柱翹翎、古色古香、布局別致、內祀孔子及七十二賢像,整座建築、氣勢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