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何君墓志銘

《南海何君墓志銘》是馬相伯所著作品,出自於《馬相伯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海何君墓志銘
  • 作者:馬相伯
  • 作品出處:馬相伯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君諱安,字璞衡,姓何氏,世居廣東之南海。考恕堂公,道光之季始商於上海,販廣東所制丸散膏丹。及輪舶既通,精材藥物,上海亦易得,遂設何濟和堂,而移家自製焉。歷鹹、同至光緒廿二年,年七十三,壽終於上海,歸葬於南海之祖塋。後越六年,壬寅四月廿七日而君亦嬰時疾,終於上海,享年三十有九。兄弟三人,君其仲也。娶南海李氏,生子五,長即理中,首就余問天主要理而率全家受洗者。次致中,並棄家進聖母會。次銳中、惠中、建中。建中幼,方就學。女一,適香山韋氏,婿學墀亦全家受洗。時距君之喪五年許,猶在殯宮,而理中方仰承君志,從德醫寶隆學。學成,道大行,尤樂為貧病診療於新普育等善堂,所活甚眾。復十年,逮民國歲丙辰冬,乃克葬於上海浦匯塘之陽,徐閣老墓東南二里所之新阡,是為南海何氏塋於上海之始。逾歲,余歸自北,為謝佘山進教之佑,不憲定儒教為國教之恩。理中持君行狀,請為志墓之文於余,且曰:吾父生平無世俗嗜好,群居無不義之言、慢罵之聲,故近之者不覺自斂。且終日孳孽,用心於有用之學,不獨精方藥,能世其家。少則好古篆,好刻印石,無慮數千方,曾譜所得意者猶若干卷,存於家。長則篤好西學,慕徐文定及西儒利、南、湯若望之為人,凡機器之用,照像之方,每能盡其長而致其曲。設使聞聖教之要道,其拳拳心向,又當如何?傷哉!余慰之曰:與其徒傷,不如得聞者益勉,而傷不得聞者益為求主矣。夫前人之所祈吁足以錫福後人,後人之所祈吁詎獨無補於前人?人之升墜,無豫知者。理中,理中,勉之哉!全家受洗之恩,何恩也?未始不由先型之有自歟?遂書以畀之,使揭於阡。
嗚呼!生前聚散,駒隙川奔。然有灌音,音可存;有攝影,影留痕。音、影之根,生後之魂,詎與海枯石爛同日論?新阡後歲次丙寅,理中之婦謝氏又病故,欲附葬,殊未便,乃與至友朱孔嘉、王寶侖、潘世義、徐通源等幾經討論,爰集資建築息焉公墓。上海之新教友可葬於祖墳,客幫之新教友,其先人不葬於子孫公墓,殆亦別無可葬矣,由是息焉落成,而新阡亦遷焉。舊志漶漫,理中於君歿後三十五周年,即救世主降生後一千九百三十七年六月三日別立此石。【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馬相伯(1840—1939),江蘇丹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動家。1851年遷居上海,畢業於徐匯公學,加入耶穌會,為神父。1876年脫離教會,任李鴻章幕僚,參與洋務活動,後回歸天主教,創辦震旦學院(1903)、復旦公學(1905)。辛亥革命後,擔任總統府高級政治顧問,兼任北京大學校長,籌建輔仁大學。馬相伯學貫中西,精於歐洲語言、宗教、哲學和歷史,思想通達、公允、理性,為學界尊奉。晚年參與抗戰宣傳,隨遷大後方,在越南諒山去世。 編者簡介李天綱,1957年生於上海,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思想文化史專業,獲博士學位。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2003年起任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宗教學系主任、利徐學社主任。著有《中國禮儀之爭:歷史、文獻和意義》(1998)、《人文上海》(2004)、《跨文化的詮釋:經學與神學的相遇》(2007)、《增訂徐光啟年譜》(2011)等,與業師朱維錚先生一起主編《徐光啟全集》(2011),編輯《馬相伯集》(19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