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棕犀鳥(學名:Buceros mindanensis):犀鳥科、角犀鳥屬鳥類。體長60-65厘米。是一種大體呈紅褐色的犀鳥,有黑色的臉和深棕色的翅膀,尾巴白色。有一個巨大的頭盔,喙巨大,基部呈深紅色,尖端黃色,喉嚨裸露的皮膚黃色;腿和腳珊瑚紅色。
棲息於潮濕的熱帶低地森林中。常成對活動,白天覓食,食物通常是植物的果實和種子,也吃昆蟲和蜈蚣;動物性物質的比例約占其食譜的22%。分布於菲律賓的九個島嶼上。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動物學史
棕犀鳥南洋亞種(Buceros hydrocorax mindanensis)和棕犀鳥指名亞種(Buceros hydrocorax hydrocorax )在1990-1993年期間屬於同一個物種棕犀鳥"Buceros hydrocorax ",2014年劃為二個獨立物種南棕犀鳥(Buceros mindanensis)和棕犀鳥(Buceros hydrocorax)。
形態特徵
南棕犀鳥體長60-65厘米。是一種大體呈紅褐色的犀鳥,有黑色的臉和深棕色的翅膀,與白色的尾巴形成鮮明對比。巨大的喙基部呈深紅色,但遠端呈黃色,並有一個巨大的頭盔。與類似物種棕犀鳥相近,但棕犀鳥體型稍大,喙整體深紅色,眼周皮膚黃色;南棕犀鳥的體羽大部分呈黑色,眼睛下方有一小塊黃色區域。
生活習性
該物種主要出現在海拔2,100米的原始常綠森林中。也出現在成熟的次生林和選擇性砍伐的森林中,在高大且通常是挺水的樹木上築巢。在高大的果樹上進食,最多聚集12隻,並且會與棉蘭老島的白頭犀鳥混群,組成達20隻或更多的群體。主要以種子和水果為食,高達94%的飲食由水果組成;也吃昆蟲。
分布範圍
是菲律賓的特有種,分布在九個主要島嶼上:薩馬島、萊特島、保和島、帕納翁島(Panaon Island)、比利蘭島、卡利科安島(Calicoan)和布阿島(Buad Island)、迪納加特島、錫亞高島、棉蘭老島和巴西蘭島。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為3-5月,該物種在2-8月成對出現。繁殖季節開始後,雌鳥在一棵相當高的大樹上挖一個洞,然後把自己圈在裡面,只留下一個小開口,雄鳥在雌鳥孵化時通過這個開口餵養它。南棕犀鳥築巢系統的獨創性在於建立了一種合作繁殖的形式。雄鳥確實得到了幾個助手的支持,這些助手幫助它完成為雌性和2-4隻雛鳥提供食物的任務。這些幫手由一個或多個通常是未成熟的非繁殖的棕犀鳥組成。雄鳥的工作減輕了,在巢穴和覓食樹之間的穿梭次數減少了。不斷餵養的年輕棕犀鳥的生存機會增加了。一旦幼鳥長出所有的羽毛並能夠起飛,經過一段有時長達4個月以上的長時間後,雌鳥就會打破壁壘,放走它們。在獲釋後的幾周內,父母繼續餵養幼鳥,並且仍然受益於助手的幫助。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0年ver3.1——易危(VU)。
種群現狀
該物種的種群規模尚未量化,但被描述為當地常見。
趨勢論證:缺乏關於精確種群趨勢的數據,但認為由於廣泛的棲息地喪失和退化以及狩獵和誘捕造成的死亡,三代(約49年)內種群數量迅速下降。2001年至2019年間,該物種分布範圍內的森林喪失速度相當於三代長度內減少19%(全球森林觀察,2020年)。2016年至2019年間,森林喪失速度為每年2.4%(全球森林觀察,2020年)。將該比率推算到三代長度後,該物種的棲息地在三代中將以27%的速度喪失。此外,該物種受到巨大的狩獵和誘捕壓力,因此,在三代中,總體下降率預計在30-49%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