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是由我國首先發現鑑定和命名的危害農作物的病毒新種,屬於呼腸孤病毒科斐濟病毒屬(Fijivirus eoviridae),其傳毒介體主要是白背飛虱。 該病毒於2001年由華南農業大學周國輝教授在廣東省首次發現,2008年被正式鑑定為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新種。2009年全國已有廣東、廣西、湖南、江西、海南、浙江、福建、湖北和安徽9個水稻主產省(區)明確發生,發生面積約500萬畝,失收面積10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
- 拉丁學名: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 界:病毒界
- 科:呼腸孤病毒科
- 屬:斐濟病毒屬
- 分布區域:廣東、廣西、湖南、江西、海南、浙江、福建、湖北和安徽
症狀,發生規律與危害,防控技術,
症狀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主要症狀表現為:分櫱增加,葉片短闊、僵直,葉色深綠,葉背的葉脈和莖稈上現初蠟白色,後變褐色的短條瘤狀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結實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後的症狀略有差異。苗期發病,心葉生長緩慢,葉片短寬、僵直、濃綠,葉脈有不規則蠟白色瘤狀突起,後變黑褐色。根短小,植株矮小,不抽穗,常提早枯死。分櫱期發病,新生分櫱先顯症,主莖和早期分櫱尚能抽出短小病穗,但病穗縮藏於葉鞘內。拔節期發病,劍葉短闊,穗頸短縮,結實率低。葉背和莖稈上有短條狀瘤突。
水稻發病後典型表現為植株矮縮、葉色深綠、葉背及莖稈出現條狀乳白色或蠟白色,後變深褐色小突起、高位分櫱及莖節部倒生氣鬚根、不抽穗或穗小,結實不良。劍葉或上部葉片可見凹凸的皺摺,一蔸中有1根或幾根稻株比健株矮1/3左右,半全穗。
1、典型症狀
(1)發病稻株葉色深綠,上部葉的葉面可見凹凸不平的皺摺(多見於葉片基部)。(2)病株地上數節節部有倒生鬚根及高節位分枝;病株莖稈表面有乳白色大小約1~2 mm的瘤狀突起(手摸有明顯粗糙感),瘤突呈蠟點狀縱向排列成條形,早期乳白色,後期褐黑色;病瘤產生的節位,因感病時期不同而異,早期感病稻株,病瘤產生在下位節,感病時期越晚,病瘤產生的節位越高。
2、秧苗期症狀
病株顏色深綠,心葉生長緩慢,葉片短小而僵直、濃綠,葉脈有不規則蠟白色瘤狀突起,後變黑褐色。葉枕間距縮短,其葉鞘被包裹在下葉鞘里,植株矮小(不及正常株的1/3),後期不能抽穗,常提早枯死。3、分櫱期症狀
病株分櫱增多叢生,上部數片葉的葉枕重疊,心葉破下葉葉鞘而出或從下葉枕口呈螺旋狀伸出,葉片短而僵直,葉尖略有扭曲畸形。植株矮小,主莖及早生分櫱尚能抽穗,但穗頭難以結實,或包穗,或穗小,似侏儒病。
4、抽穗期症狀
全株矮縮叢生,有的能抽穗,但相對抽穗遲而小、實粒少、粒重輕,半包在葉鞘里,劍葉短小僵直;在中上部葉片基部可見縱向皺褶;在莖稈下部節間和節上可見蠟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條脈腫。
發生規律與危害
該病毒主要由白背飛虱傳毒,不能經種傳播,植株間也不互相傳毒;介體一經染毒,終身帶毒,稻株接毒後潛伏期14-24天。
1、傳毒媒介和傳毒
(1)傳毒媒介:主要白背飛虱;植株之間不相互傳毒;白背飛虱不經卵傳毒;白背飛虱獲毒時間為30min;傳毒為15min。
(2)傳毒:病毒初侵染源以外地遷入的帶毒白背飛虱為主,冬後帶毒寄主(如田間再生苗、雜草等)也可成為初侵染源;帶(獲)毒白背飛虱取食寄主植物即可傳毒。
2、易感病時期和產量損失
水稻感病期主要在分櫱前的苗期(秧苗期和本田初期),拔節以後不易感病。最易感病期為秧(苗)的2~6葉期。水稻苗期、分櫱前期感染髮病的基本絕收,拔節期和孕穗期發病,產量因侵染時期先後造成損失在30~10%。
3、田間發生特點
隨著病毒分布範圍的擴大,發生會逐年加重;中晚稻發病重於早稻;育秧移栽田發病重於直播田;雜交稻發病重於常規稻;田塊間發病程度差異顯著,發病輕重取決於帶毒白背飛虱遷入量;病害普遍分布,但僅部分地區嚴重發生;尚未發現有明顯抗病性的水稻品種。
4、調查內容和方法
(1)大田蟲口密度調查。在中、晚稻穗期各調查1次。按不同移栽期,選擇有代表性田5塊,每塊田隨機取樣5點,每點查20叢,調查蟲口密度。
(2)成蟲消長調查。結合其它害蟲燈誘調查,進行灰飛虱燈下成蟲消長調查,逐日記載燈下誘到的灰飛虱數量。
(3)發生情況調查。在中、晚稻黑條矮縮病發病穩定期(齊穗期),對不同類型田、不同品種田分別調查。採用從田邊到田內直線取樣,每塊田查500叢,分別計數發病叢數、發病株數,計算病叢率、病株率。
當前要做好晚稻發病情況普查,明確大面積發生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對重發區作好冬前防控。
防控技術
應採取切斷毒鏈、治蟲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後期的綜合防控策略。抓住秧苗期和本田初期關鍵環節,實施科學防控。
一、清除雜草。用除草劑或人工清除的辦法對秧田及大田邊的雜草進行清除,減少飛虱的寄主和毒源。
二、推廣防蟲網覆蓋育秧。即播種後用40目聚乙烯防蟲網全程覆蓋秧田,阻止稻飛虱遷到秧苗上傳毒為害。
三、藥液浸種或拌種。用10%吡蟲啉300-500倍液,浸種12小時,或在種子催芽露白後用10%吡蟲啉WP 15~20克/公斤稻種拌種,待藥液充分吸收後播種,減輕稻飛虱在秧田前期的傳毒。
四、藥劑防治(“治虱防矮”)。主要抓好以下兩個時期的防治工作,一是秧田期:秧苗稻葉開始展開至拔秧前3天,酌情噴施“送嫁藥”。二是本田期:水稻移栽後15~20天。藥劑:每畝用25%吡蚜酮WP 16~24克或10%吡蟲啉WP40~60克或25%噻嗪酮WP50克,對水30~45公斤均勻噴霧。
五、及時拔除病株。對發病秧田,要及時剔除病株,並集中進埋入泥中,移栽時適當增加基本苗。對大田發病率2%~20%的田塊,及時拔除病株(叢),並就地踩入泥中深埋,然後從健叢中掰櫱補苗。對重病田及時翻耕改種,以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