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嶺最高夷平面研究

南嶺最高夷平面研究

《南嶺最高夷平面研究》是依託華南師範大學,由周尚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嶺最高夷平面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周尚哲
  • 依託單位:華南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南嶺作為長江和嶺南沿海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是我國大地貌骨架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徑向大氣環流的最南一道屏障和地理分界線。申請者業已查明,南嶺部分地段的山頂,尚殘存著面積可觀、高度相當、切過燕山期花崗岩的夷平面。初步推斷,應形成於丹霞組沉積之後,可能屬於新近紀統一準平原的遺存。在這些夷平面上,有厚層紅色風化殼發育,山麓地帶新開挖的風化殼剖面很多;南嶺兩翼多呈層狀地貌結構;石灰岩區域的溶洞也保留多級古地面;河谷中發育有廣泛的階地,我們還在一些高階地上發現罕見古植物群落化石(含球果,待鑑定)。這些都為探索南嶺的地貌演化和環境變化提供了便利。申請者2005年以來已花大量時間進行野外和室內研究(包括侵蝕速率),應當說已具備了相當的工作基礎。若得到基金資助,這項研究必將取得重要突破。通過與華北北台期或唐縣期夷平面、青藏高原山頂面或主夷平面的對比研究,對認知我國大地貌演化的統一性和差異性有重大學術意義。

結題摘要

廣義南嶺為長江與沿海水系分水嶺和季風環流的重要屏障。起伏綿延1200km。項目查明南嶺山系頂部數十處殘存夷平面,面積幾到幾十平方公里,高度1000-2000m之間,切過岩層主要是燕山期花崗岩及其古老圍岩。項目探索夷平面形成的時間問題,重點進行了夷平面上的風化殼元素分異研究、燕山期花崗岩熱年代學研究、風化殼鈾同位素活度比測試,據以估算,夷平面大致形成於早中新世(20Ma BP)。此後即發生所謂“南嶺運動”,進入新一輪侵蝕循環。殘留夷平面表明,目前南嶺處於幼年-壯年過渡階段,自然災害活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