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河

南小河

南小河,黃河支流渭河支流葫蘆河的支流,《水經注》記載“安夷川水”,明《秦安志》記載“東川水”,俗稱南小河,又名清水河。發源於清水縣王河鄉王家寨黑山頂西麓,流經秦安縣興豐鎮、王尹鎮,於興國鎮南側的豐樂村匯入葫蘆河全長36.9公里,流域面積382.3平方公里,比降15.3‰。主要支溝有14條,其中3~5公里的5條,6~10公里的4條,大於10公里的5條。

南小河流域屬隴右四大文化河谷之一。南小河川區沿河兩岸可抽水灌溉和自流灌溉,面積約600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小河 
  • 別名:安夷川水、東川水、清水河
  • 所屬水系:黃河支流渭河支流葫蘆河的支流
  • 地理位置:甘肅省天水市
  • 流經地區:甘肅省清水縣、秦安縣
  • 發源地清水縣王河鄉王家寨黑山頂西麓 
  • 主要支流:大地溝、賈川河、崔家溝、安業河
  • 河長:36.9 km 
  • 流域面積:382.3 km
  • 平均流量:0.46 m/s
  • 河口:秦安縣興國鎮南側的豐樂村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治理開發,流域文化,

幹流概況

南小河
南小河的位置及水系分布
南小河全長36.9公里,流域面積382.3平方公里,比降15.3‰。 秦安縣境內長25.5公里,流域面積290.18平方公里,比降9‰。其河由幾條溪流交匯而成,主流發源於清水縣王河鄉王家寨黑山頂西麓,流經遠門鎮安業峽進入秦安縣興豐鄉的廟台村上河裡,繼而流經蔡家寺、老莊、李家河到王尹鄉的馬家河,進人秦安縣境的這段河稱老莊河。安業峽全長18公里。東南有雲山鄉的潘家河來匯,潘家河全長9.2公里。繼而西折,經王尹鄉的李家磨、尹家川、王家川後,轉折西北流經張家底、馬家川、孟家河、康坡村段,謂之夷水川水。夷水川水在康家坡匯東陽川水,謂之取陽交。東川水在康家坡總匯後,流經趙家川、蔚林等地後,於秦安縣城所在地興國鎮南側的豐樂村匯入葫蘆河。
南小河
南小河上游安野河清水縣安業村段
南小河
南小河秦安縣興豐鎮一段
南小河
南小河上游清水河秦安縣王尹鎮段
南小河
南小河秦安縣城段
南小河
南小河秦安縣城段
南小河
南小河秦安縣城段
南小河
南小河秦安縣城段
南小河
南小河在縣城南側豐樂村匯入葫蘆河(左為葫蘆河,右為南小河)
南小河
南小河在縣城南側豐樂村匯入葫蘆河(左為葫蘆河,右為南小河)

水文特徵

據《秦安縣誌》,南小河年平均流量每秒0.46立方米,年平均徑流量1451萬立方米,年平均輸沙量206萬噸,年侵蝕模數每平方公里7100噸。

主要支流

南小河主要支溝有14條,其中3~5公里的5條,6~10公里的4條,大於10公里的5條。溝壑總密度每平方公里2.7公里。
南小河主要支流表
河名
級別
河長(公里)
面積(平方公里)
年徑流量(萬認方米)
比降
實測流量(升/秒)
備註
崔家溝
二級
12.2
31.4
152
42.6
5.0
右岸
河灣溝
二級
8.2
19.6
98
48.8
4.0
右岸
大地溝
二級
8.5
16.9
84
51.8
4.0
右岸
范山溝
二級
12.0
27.9
139
40.0
3.0
右岸
安野峽
三級
18.0
66.2
340
28.9
12.0
右岸
潘家河
三級
9.2
58.9
300
34.7
8.0
右岸
鄭家峽溝,又名大地河,位於南小河支流賈川河上遊興豐鎮,發源於中山鎮孫趙村,自東北向西南流經興豐鎮古灣村、三圖村、震霖村、鄭峽村、拔灣村等5個行政村。起點為中山鎮孫趙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5°52′20.21″,北緯34°53′56.04″,終點為興豐鎮拔灣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5°46′36.23″,北緯34°51′54″,縣境內河長8.5公里,流域面積16.86平方公里。
東陽川水,源於興豐鄉的范家山西麓,流經石函、楊家溝、槐樹里、鄭家拔灣,與鄭家峽水(何宕水)匯,流經興國鎮賈家川、蔡家河,與劉坪鄉的崔家河水(羅漢水)匯後,流經興國鎮孫蔡家、康家坡,與夷水川水在康家坡相匯。
此外,還有范山溝水,全長12公里,鄭家峽水全長8.5公里,崔家河源於中山鄉的酸茨坡,全長12.2公里,流經馬家渠、李家灣、崔家河、牟家溝與蔡家河相匯。

治理開發

南小河堤防工程,位於南小河大橋至河口大橋之間,治理河段長1.2公里,保護人口4025人,耕地187公頃及沿岸針織廠、縣醫院等多家企事業單位的安全。工程總投資267.74萬元,其中以工代販資金220萬元,自籌資金47.74萬元。2003年4月2日動工建設,至2004年4月30日竣工。建成現澆C15矽護坡堤防2412米,完成投資282.86萬元,土方開挖12.63萬立方米,土方填築5.55萬立方米,基礎回填4.32萬立方米,M10漿砌石3206立方米,C15矽現澆5316立方米。
南小河鳳山段堤防工程,位於南小河南大橋以上長1.74公里的河道上,於2006年10月開工建設,2007年4月竣工。修建堤防2.766公里,其中左岸1.182南小河堤防工程建設現場公里,右岸1.584公里,完成投資375萬元;堤防高9.4米,堤頂寬3.0米,內外邊坡均為1:1.5,護坡為C15現澆矽,坡腳基礎為M10漿砌石,共完成土方開挖11.02萬立方米,夯填築堤7.93萬立方米,回填4.67萬立方米,矽護坡1.16萬立方米。工程建成後,使該段河道防洪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洪水,為沿岸5683人,356公頃耕地和229公頃果園提供安全保障。
南小河川區沿河兩岸可抽水灌溉和自流灌溉,面積約600公頃。
石函河,河道邊山上有一條長約500米的石函自流渠,是1970年代初石函村人腰系麻繩,掛在石溝嘴懸崖上開鑿而成的,場景動人心弦。1972年春,嘩嘩渠水澆灌著百畝糧田。1973年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獎勵。

流域文化

南小河流域屬隴右四大文化河谷之一。明《秦安志》記載:“東二里曰東川,其川邀九龍,擎三陽,稱負廓焉。其水瀑中嶺,納第七溝,吞龍泉,西流於縣南入於隴,有臘家城。”臘家城位於康家坡,1975年古城遺址在修梯田中被全部平整。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發生了著名的宋金臘家城之戰。龍泉寺,位於秦安王尹鄉喬新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