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黃委會西峰水保站在南小河溝流域下游開始修建隴東第一座土壩。1953年竣工,完成壩高20m,土方8萬m3,庫容396萬m3,徹底控制了南小河溝的水土流失,並新淤土地80餘畝。該土壩的建設,開創了隴東地區土壩固土保水的先河,此後數十年南小河溝先後建成土壩十座,並在慶陽地區水保治理中進行了大面積的推廣作用,取得了較高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1958年,南小河溝試驗場從外地引進14個蘋果新品種和12個梨品種,於花果山56畝梯田定植752株,建成了隴東地區第一座山地果園。開始了果樹栽培管理技術和病蟲害防治試驗研究,年產果品5萬多公斤,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並培育出了“蜂玉香”蘋果新品種。“隴東第一園”的建設,使蘋果生產在王鐵、朱家堡、劉家店、周家山等南小河溝周邊村組得到迅速發展,累計推廣4700多處、48萬畝,帶動了慶陽地區蘋果產業的不斷發展。花果山果園的典型示範作用,在隴東地區蘋果產業發展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
1954年,南小河溝試驗場在其支流楊家溝、十八畝台、董家溝設立三個水文站,選擇不同坡向、不同植被、不同立地條件布設76個徑流場,並在南小河溝流域範圍內設立民眾委託雨量站和場內定點雨量站11個,測試徑流泥沙來源規律,初步摸清了高塬溝壑區67.4%的徑流來自塬面、86.3%的泥沙來自溝谷,從而提出了“保塬固溝”的治理方針,並在實踐中提出了“塬面修建條田和溝頭防護工程;溝坡整地造林、發展果園、種植牧草;溝道修建攔蓄工程、營造防護林”的塬、坡、溝三道防線綜合治理模式,在慶陽地區137條
小流域治理中進行推廣,治理面積達2600km2,年平均減沙效益19.3%,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
1977年,南小河溝建成花果山蓄水土壩,形成水面140餘畝,1979年開始了水面漁業養殖試驗、探索出了鯉魚、蓮魚、草魚等6個品種的養殖技術,使水保工程治理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結束了慶陽地區無漁業規模生產的歷史,並在合水、寧縣、西峰得到了推廣套用,帶動了隴東地區的漁業發展。
從建場至今,南小河溝試驗場引進多種林草品種,並對當地已有品種進行調查研究,經過比較培育,優選出遼楊、側柏、油松、狼牙刺、苦參、紫穗槐、沙棘、怪柳、虎榛、黃花柳、草樨、
紫花苜蓿、紅豆草、蘇丹草、
無芒雀麥、黃官草、黃花菜等多種適宜隴東地區生長的優良林草品種。並在該區植樹造林、小流域治理中得到推廣套用,特別是黃花菜、沙棘的試驗推廣,形成了何家畔黃花菜基地和武溝沙棘基地。為農民充分利用土地、發展經濟、脫貧致富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近五十年來,南小河溝試驗場在4.8km2的溝壑土地上,先後開展了水土保持農業、水土保持林業、水土保持牧草、水庫肥水養魚、黃土均質壩修建、旱地育苗技術、山地果園建設、草地生態模式研究、小流域治理等試驗研究項目,形成了溝壟耕作、梨翻變平、溝頭防護、柳谷坊、土谷坊、水墜法修築黃土均質壩等水土保持試驗研究成果,編寫各類科研論文150餘篇、取得科研成果60餘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部級(含黃委會)30項,地局級26項。並得到林業部、水利部、國家科委、人事部、國家農委、甘肅省政府、慶陽地區的多項表彰和獎勵。曾兩次被評為“全國水土保持先進單位”,兩次被評為“全國綠化先進單位”。
在大量的試驗研究基礎上,黃委會西峰水保站南小河溝試驗場在南小河溝流域進行了大規模綜合治理工作,建成水平梯田500畝,台階、魚鱗坑2000餘畝,造林2400畝,林木蓄積量12400m3,草地2751畝,建成優質山地果園100畝,高標準苗圃45畝,土壩八座、魚池19畝,谷坊54道,形成淤地150多畝,場內治理程度達到70%以上,平均攔蓄效益55.6%,攔泥效益97.2%,基本達到了泥不出溝,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70%。南小河溝作為黃委會西峰水保站一個綜合試驗研究基地,以其高標準、科學化的治理程式和卓有成效的研究而聞名於世。1957年被國務院水土保持委員會樹立為全國水土保持先進典型,1982《人民日報》以通版報導了南小河溝治理成果,稱其為“黃土高原上的一塊翡翠”。1987被評為全國綠化先進單位,1990年中央電視台報到了南小河溝試驗場主持的全國最大的
人工模擬降雨試驗,南小河溝治理成果被拍成紀錄片向國內外發行,先後有原蘇聯、美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外專家前來考察學習。在江總書記“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指示和西部大開發的大好形勢下,南小河溝試驗場將在新形勢下加大水土保持、生態治理科學研究,高標準、高起點加快綜合治理工作,在西部生態環境建設工程中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