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寺莊背燈挎鼓

“南寺莊背燈挎鼓”是河北省趙縣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表演項目,適於廣場、街道行進表演,喜慶熱烈,聲震數里,氣氛異常,內容健康向上,獨具風格,堪稱趙州一絕。是節日慶典極具特色的表演項目,深受民眾歡迎。

歷史起源,表演形式,獲獎情況,列入非遺,

歷史起源

“南寺莊背燈挎鼓”是河北省趙縣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表演項目,清聖祖康熙三年起源於趙縣縣城東南部的南寺莊村,至今已有344年的歷史,11代傳承。
挎鼓表演挎鼓表演

表演形式

該項目以表演者腰挎小鼓、背後背燈表演而得名,為民間鼓體樂舞,由3面高1米、直徑1.2米的牛皮鼓和60面高約20cm、直徑40cm的腰挎小鼓組成,有主鼓譜12番(套),踩街鼓譜一套,大街排、大得勝、雀戀窩鼓譜一套,鼓點韻律節奏明快,清晰激昂,表演動作傳承有三步躺、四步轉、顫燈、擊鼓盤頭過腦等詼諧、豪放、細膩,適於廣場、街道行進表演,喜慶熱烈,聲震數里,氣氛異常,內容健康向上,獨具風格,堪稱趙州一絕。是節日慶典極具特色的表演項目,深受民眾歡迎。

獲獎情況

1980年5月,河北省群藝館、河北省歌舞劇院和趙縣文化館聯合對這一民間藝術進行了挖掘整理,由原生態表演提或為舞台表演形式。當年參加石家莊地區民間藝術調演,獲挖掘整理獎、表演獎。1982年參加河北省業餘文藝匯演,獲挖掘整理獎。1983年進京參加全國民間藝術匯演,被評為中國民族民間藝術優秀節目。
挎鼓表演挎鼓表演

列入非遺

2005年冬,南寺莊村委會對瀕臨失傳的背燈挎鼓項目進行扶持,擴大表演隊伍,招收訓練新隊員60名,聘請市、縣專家精心指導編排。2007年被列入石家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參加石家莊市第四屆鼓王爭霸賽暨中國北方五省市鼓樂邀請賽,獲“銅鼓獎”。新華社、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搜狐網、河北政府網、河北日報、河北青年報、河北都市報、大眾科技報、山西日報、三晉都市報、山東日報、石家莊日報、燕趙都市報、河北電視台、石家莊電視台對其進行了報導。2009年1月26日中央電視台1頻道新聞聯播、2009年1月24日中央電視台4頻道中國新聞對其迎盛世新春活動情況進行了報導,使這一文化藝術名揚全國。2009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參加第二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展演,成為一大文化品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