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唐山路社區

南寧市西鄉塘區北湖街道辦唐山路社區,東靠北湖南路,南接興寧區社區,西毗友愛南社區,北鄰南棉。整個唐山路社區共0.6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寧唐山路社區
  • 共有居民:3600戶
  • 常住人口:5240人
  • 流動人口:2011人,
社區基本概況,社區物業,物業管理與社區文化建設的關係,社區文化建設對物業管理的互動,物業管理對社區文化建設的整合,社區文化建設的功能,文化建設,

社區基本概況

有36個居民小組的居民型社區,共有居民3600戶,人口7251人,常住人口5240人,流動人口2011人,60歲以上離退休的有723人。社區成立了社區黨委,居委會、工會、婦委會、計生協會、人口學校、家長學校、團委、社保管理站、青年自願者服務隊、科普站、綜合治理委員會、流動人口管理站、普法工作領導小組、星光老人之家、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殘疾人協會、殘疾人康復站、愛國衛生管理工作委員會、社區文體協會、社區文化活動站等多個社區管理服務機構。南寧市的文化名片--“唐人文化園”位於唐山路中段32至44號之間,占地36000平方米,有300多間經營各種藝術品的商鋪和休閒吧,以傳統文化為主、休閒文化為輔的多種藝術元素並存的特色園區。唐山路社區黨委、居委會在城區黨委、政府及北湖街道辦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為民服務作用,突出為民做好事,辦實事,以活動為載體,拉近居民民眾的距離,為創建和諧社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社區物業

物業管理與社區文化建設的關係

有的學者認為,現代社區成員典型的心理徵候就是孤獨與焦慮。生活在現代都市的現代人類,很容易患上人際關係淡薄這一“現代都市症”。這一病症,像一堵無形的圍牆攔截了社區成員間的溝通與融洽。而物業管理是人對人、面對面的服務,它的自身特點又決定了溝通和配合是優質服務的必備前提。如何解決這一矛盾?經過十幾年的探索,深圳等物業管理髮達的城市基本上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辦法,出現了像“一手抓物業管理,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的“萬廈—蓮花北”物業管理模式。下面就物業管理與社區文化建設的關係從兩個方面予以說明。

社區文化建設對物業管理的互動

現代城市住宅區與傳統的住宅區性質不同。舊住宅區分布散亂、住房狹小、配套不全,住戶工作單位劃一,同質性程度高,集體色彩使隱私難以實現;現代城市住宅區規劃有序、環境良好、配套齊全,既有獨立的私人空間,又有交往的公共場所,住戶來自各單位各行業,異質性程度強,住戶更具獨立色彩。住戶間的陌生更加造成了交往障礙。業緣關係重於地緣關係,住戶間“關上單元門,個人顧個人”,忽視人際間的交往,繼而引發集體觀念鬆散、社區關懷淡薄等不良徵候。而物業管理是物業管理企業受物業所有人委託,依據物業管理委託契約,對物業的房屋建築及公共設備、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等管理項目進行維護、修繕和整治,並向物業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綜合性的有償服務。物業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發揮物業的最大使用功能,使其保值增值,並為物業所有人和使用人創造整潔、文明、安全、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最終實現社會、經濟、環境效益的統一和增長。物業管理的產品主要是服務,而服務是以勞務量來衡量的。物業管理企業的管理就是充分最佳化人、財、物等經營要素,儘可能減少或節約勞務量的輸出,實現最大化的效益和效率。除了無法節約、必須輸出的絕對勞務量之外,怎樣儘可能減少相對勞務量是物業公司追求的管理目標。減少相對勞務量的一個最主要的通道就是住用戶的大力配合和深層理解。如果服務對象隨意高空拋物、亂丟垃圾、踐踏草地,甚至人為地攀折花木、損壞設施,那么,物業管理機構勢必事倍功半。相反,如果住用戶恪守公約、遵守公德、鄰里相親、互助友愛,甚至主動維護公共秩序和社區環境,物業管理單位就會事半功倍。那么,怎樣才能實現減少相對勞務量這一管理目標呢?除了企業自身深挖潛力、提高效率之外,社區文化建設是十分重要的手段。社區文化建設搞好了,會增強住用戶之間、住用戶與管理者之間的感情,加強鄰里之間的團結,達成服務主客體之間的共識,形成管理者與對象之間的相互尊重。在這種理想的管理與服務的環境下,管理單位自然會省心省力、省時省物。所以董日臣先生說“社區文化實際就是管理藝術,一種減少勞務量的藝術”。
社區文化建設對物業管理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那么,物業管理單位要想提高管理水平,社區文化建設就是不可或缺的內容。正是這種良性的互動,形成了物業管理的中國特色。1997年頒布的《深圳市物業管理考核評比標準》明確規定:“社區文化必須有制度,有設施場地,有活動記錄,有專職或兼職人員,有相當數量和實效的活動。”這一舉措,更加引導並促成了物業管理與社區文化建設的良性互動,收到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物業管理對社區文化建設的整合

物業管理企業對小區實行社會化、一體化管理之後,物業管理企業一方面成了多個產權單位、產權人的總管家,另一方面也為政府各管理職能部門找到了一個社會總代管。原來那種自建自管的分散管理體制和多個管理部門的多頭為政局面,演化成物業管理企業在授權範圍內實施社會化管理,其中就包含社區文化的組織與服務;同時,物業管理企業為提高自身的管理服務水平,勢必不斷滿足住用戶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物業管理以人為本的全方位服務和以鄰里相親為主旨的社區文化建設相輔相成。
社區文化建設首先經歷了一個從住用戶的自覺到管理者的自覺這樣一個過程。社區文化需求是社區居民物質生活改善、環境需求不斷滿足以後的必然結果。居有定所、衣食無憂,社區文化活動就會在社區成員中自發地產生。社區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必然會出現社區文化,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關鍵是對這種自娛自樂的社區文化活動如何加以扶植,加以引導,加以整合。物業管理企業因為特殊的身份與角色,凝聚社區成員文化關注的目光,成了社區文化的組織者、實踐者。如前所述,物業管理企業組織開展社區文化活動主觀上是為了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創造品牌,提升競爭,但客觀上卻形成了經濟與文化的互動,改變了以往民眾文化都由政府文化部門一管到底的局面。有人預言,當標準化服務如ISO9002等在21世紀形成物業管理同質化以後,文化的競爭將是最激烈的競爭,文化服務的水平將最能體現物業管理企業的水平,物業管理企業在社區管理工作中必然會將社區文化建設提高到一個重要的層次予以高度重視。
物業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總代管的地位自然要求物業管理企業擔當社區文化建設的責任。人的一生有2/3的時間是在社區度過的,社區文化對社區成員的影響是深刻的、持久的,對社區成員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等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物業管理企業不加引導,聽任消極的、頹廢的、虛無的精神氛圍瀰漫開來,不僅對社區而且對整個城市會產生不良的影響。8小時之外最能體現社區成員的精神真我,沒有掩飾、沒有遮攔,這種情況下最易放鬆自我約束。正是這種現實因素,要求物業管理企業擔當起教育人、提高人的重任。
社會的需求、住用戶的需求以及物業管理企業自身需求的高度融合,使得社區文化建設從深層的建構中浮出水面。這冰山般潛在的管理動力和恆久深厚的服務附加值,使得社區文化成為社區精神的載體,成為物業管理的維繫力量,成為一種社區認同的象徵,而這種認同、參與,已導向一個充滿道德秩序和協作關係的新型社區。

社區文化建設的功能

社區文化建設愈來愈為社會、社區成員及物業管理企業所重視,因為社區文化有其特殊功能,這種特殊功能主要可概括為引導功能、約束功能、凝聚功能、娛樂功能、激勵功能、改造功能。
(一)引導功能
社區文化的引導功能是指社區文化對社區成員的思想和行為的取向具有引導作用,使之符合社區理想和目標。社區文化的引導功能既表現為對社區成員個體的思想行為的引導作用,同時也表現為對社區整體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起導向作用。這種導向作用之所以能夠實現,是因為一個社區的社區文化一旦形成,它就會建立起自身系統的價值和規範標準。如果社區成員在價值取向和行為取向上與“標準”產生不符的情況,社區文化將發揮引導作用,使之與標準相符合。當然,這種導向是潛移默化和自覺自愿的,是主動認同基礎上的接受和融洽。例如蓮花北村倡導的“家庭責任也是社會責任”、“尊老從自己的家庭開始”等等,對社區成員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取向起到了很大的引導作用。
(二)約束功能
約束功能是指社區文化對社區成員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範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社區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建設上。為了加強對社區文化工作的管理,必須建立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通過營造社區特有的文化氛圍,制訂行為規範和行為準則來維持社區秩序,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使社區居民懂得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產生一種自我約束作用,從而保證社區文化健康、穩定地發展。群體意識、社區輿論、共同的習俗和風尚等造成強大的使個體從眾化的群體壓力和動力,使社區成員產生心理共鳴,繼而產生行為的自我控制。
(三)凝聚功能
凝聚功能是指社區成員在共同目標、利益和信念的基礎上,通過共建機制,使社區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吸引,從而形成一種特有的集聚、凝結的社區合力和整體效應。社區文化猶如粘合劑,把社區內的成員“粘合”在一起,社區通過多種文化活動吸引居民參與,使他們從生疏到認識,從認識到熟悉,增加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產生一種凝聚力,形成共同的理想和希望。社區就像是一個大家庭,每個居民都是家庭中的一員,社區文化將使他們產生主人翁的責任感,使他們樂於參與社區的事務,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為社區的繁榮作出貢獻。
(四)娛樂功能
娛樂功能是指社區文化能起到給人們的消遣提供一種輕鬆、舒適的環境的作用。人們不僅有物質方面的需求,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而社區文化恰恰在很大的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社區為他們提供了場地。社區居民在緊張繁忙的一天工作中會感到精神倦怠,身體疲勞。社區文化活動將為他們提供一個輕鬆、愉快和舒適的環境,使他們從勞累和壓力中解脫出來,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並以飽滿的精神投入次日的工作。
(五)激勵功能
社區文化能使社區成員從內心產生一種積極向上和進取的精神。這種激勵表現在正面的引導而不是消極地滿足需求,表現在內在的引導而不是表面的推動。例如,在社區住著各種各樣的人,其中包括老、弱、病、殘、鰥、寡、孤、獨等人士,他們中有些人由於生理或心理等原因,對生活和生存產生厭噁心理,為使他們重新找回自信和人生目標,有必要讓他們多參與社區文化活動,通過參加活動使他們重拾信心,積極面對人生。
(六)改造功能
社區文化的改造功能最直接的表現是解決精神方面的社會問題。如居民中的封建迷信思想及活動,只能用科學道理和事實加以解釋和糾正。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必然伴隨有拜金主義、自私自利、以權謀私、道德滑坡等社會問題,造成社會污染。加強社區文化,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則能夠淨化社會環境,改善社區居民的精神風貌,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更加有利的社會環境。

文化建設

文化與社區不能割裂。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和時間向度上生成的,社區是文化的土壤,社區結構的形成端賴於文化的制約,文化的孕育和傳承又存在於社區的社會活動和生活工作之中。
社區文化的定義因文化外延的不同也有很多說法。吳文藻先生認為:“文化的簡單的定義,可以說是某一社區內的居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說是一個民族應付環境——物質的、象徵的、社會的和精神的環境——的總成績。”
馬林洪斯基認為,文化從功能的角度來考察,包括經濟、教育、政治、法律與秩序、知識、巫術、宗教、藝術及娛樂等八個方面。桑佳斯論述的社區文化的外延更小,包括語言文字、公共象徵、知識信仰、價值體系以及有關行為程式中的慣例、規則與特定方式。
從物業管理的角度來審視社區文化,社區文化應該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為了方便論述,我們將物業管理中的社區文化界定為:社區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社區成員在社區社會實踐中共同創造的具有本社區特色的精神財富及其物質形態。
理解社區文化的概念需要注意:
(1)社區文化是社區成員在社區社會實踐中所構建的。
(2)社區文化是社區成員在社區實踐中所構建的各種成果。
(3)社區文化是社區成員在社區實踐中所構建的各種生活方式或樣式。
(4)社區是社區文化的生存地、生產地和傳播地。
社區成立以來,在城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