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臨安文化》是2010年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正秋。
基本介紹
- 書名:南宋臨安文化
- ISBN:9787807583936
- 頁數:377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南宋臨安文化》是2010年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正秋。
經過北宋167年的發展,到了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置行宮於杭州,為行在所,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 [5] ...
《南宋臨安文化》是2010年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正秋。作者簡介 林正秋,溫州人,1936年生。1960年畢業於杭州大學歷史系,現任杭州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杭州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是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杭州研究院特邀研究員...
《南宋臨安典籍文化》所論典籍文化,說得通俗點,即書文化,其內容涵蓋有三:一為著書;二為刻書;三為藏書。內容介紹 書本重點所論是南宋杭州一地一百五十餘年的著書、刻書、藏書文化,但事物都有個發生和發展過程,因此有些內容勢必...
臨安城遺址對於研究南宋政治、經濟及文化,研究南宋皇城的布局,探討中國古代都城制度的發展和變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考古發掘弄清格局後,對主要基址施行保護措施後進行展示,並在地面通過景觀設計表現宮殿格局。遺址展示區包括以宮殿...
南宋(1127年6月12日 [161] —1279年3月19日 [740] )是宋朝第二個時期,因以臨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稱南宋,歷九帝,享國152年。 1127年,宋徽宗之子趙構於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是為宋高宗。宋高宗先任用岳飛等主戰派抗...
該書仿效《東京夢華錄》體例,記載南宋臨安的郊廟、宮殿、山川、人物、市肆、物產、戶口、風俗、百工、雜戲和寺觀、學校等,為了解南宋城市經濟活動,手工業、商業發展情況,市民的經濟文化生活,特別是都城的面貌,提供了較豐富的史料...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庫總序 以杭州(臨安)為例還原一個真實的南宋(代序)序言 南宋臨安宗教概論 第一章 宋室南渡與神祇隨遷 第一節 宋以前杭州宗教發展概述 第二節 宋室南渡與神祇隨駕 第三節 北方人口南遷與外郡行祠神祇 第二...
宋真宗時,狀元出身的陳堯咨拒絕出任官級更高的武職。在理學的興起、宗教勢力退潮、言論控制降低、市民文化興起、商品經濟繁榮與印刷術的發明等一系列背景下,宋朝優秀文人輩出,知識份子自覺意識空前覺醒。史堯弼在《策問》中認為:“惟吾...
御街南起皇城北門和寧門(今萬松嶺和鳳凰山路交叉口)外,經朝天門(今鼓樓)、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觀橋即今貫橋到今鳳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帶,是南宋臨安城的中軸線,全長約4185米。它是皇帝於“四孟”(孟春、孟夏、孟秋、...
歷史文化 公元1138年,南宋正式以杭州為都城,稱臨安。臨安作為南宋的政治中心,存在了一百餘年。期間,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稱讚臨安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這體現了南宋時杭州的繁榮。德壽宮前身是南宋宰相秦檜的宅邸。
對於皇城西側,《杭州南宋臨安皇城考古勘探調查》提出“西牆有南段,大部分是利用了鳳凰山的自然山體”。但是《宋會要輯稿》明確記載:“刑部狀檢準律,諸越殿垣者絞,宮垣流三千里,皇城減宮垣一等,京城有減一等”。鳳凰山坡雖然較陡...
晉時臨安、於潛(含昌化)同屬吳興郡,隋時同屬杭州。唐垂拱二年(686年)析於潛置紫溪縣,與臨安、於潛同屬杭州餘杭郡。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紫溪改名稱昌化縣。 唐屬杭州餘杭郡。 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遷縣治於西墅保錦山下。
公元1138年,南宋建都臨安,杭州成為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且位居世界第一大都市,留下了百餘年的歷史。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就是守護國家和民族過去的輝煌。2001年,以南宋皇城遺址為核心的南宋臨安城遺址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
“錢王故里、千年古剎”江南第一皇家寺院——海會寺,是江南最早的十大寺院之一,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臨安(南宋都城)——今杭州臨安市錦北街道西墅村大塆里。其背靠神仙岩,前臨石基塘,山水有靈,地氣厚旺,總規劃占地達60餘畝,相傳...
南宋臨安,即今之杭州,是早期海運貿易中心和江南的文化古城。北京當時為遼南京,後為金中都,以至後來的元大都,成為全國新的政治中心乃告確定,又經過明清兩代的經營,終成為世界不朽名城之一 。宋朝的都市規劃 受精神領域的影響,宋代...
南宋時期 南宋都城臨安是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從浙江及其他州郡前來的貨船,絡繹不絕。此外,平江、建康、鄂州、江陵等沿江城市,手工業和商業都很發達。墟市則比北宋更加普遍,僅廣東一路就有墟市八百個,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