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建築史

南宋建築史

《南宋建築史》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黛姮。本書是一部有關南宋建築的集大成式的斷代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宋建築史》
  • 作者:郭黛姮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8818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郭黛姮,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兼任中國建築史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中國紫禁城學會理事,“雷峰塔”改建總設計師,著名古建築專家。師從中國建築史學大師梁思成先生。郭黛姮先生的《南宋建築史》是一部有關南宋建築的集大成式的斷代史,全書內容宏富,分緒論、城市、南宋宮殿與行宮、南宋皇陵、宗教建築、園林建築、教育建築、居住與市井建築、宋代橋樑、建築藝術與技術共十章,從南宋建築發展的歷史背景入手,展現南宋建築的鮮明個案,探討南宋建築的藝術特點,解剖南宋建築的技術特徵,既有巨觀的把握,又有具體而微的個例解析。《南宋建築史》並以郭黛姮先生幾十年來蒐集、繪製的大量詳實形象的美術資料為基礎,圖文並茂,以圖說史,深入淺出地對專業建築進行了圖解式的細緻研究。

圖書目錄

 前言
  緒論第一節多民族政權對峙的地理環境
  第二節南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概況
  第三節建築發展特點
  一、經濟的發展所引出的城市與建築的巨大變革
  二、文化發展帶來建築文化的繁榮
  (一)宋代建築中所表現的創新精神
  (二)宋代建築藝術中出現追求哲理內涵的新思潮
  (三)建築風格追求細膩柔美
  三、多民族政權對峙為佛教建築發展帶來契機
  (一)平面布局豐富多彩
  (二)重視環境塑造
  (三)個體建築追求宏偉、壯觀
  (四)技術水平高超
  四、園林建築的興盛
  五、皇室御用建築發生了變革
  第一章城市
  第一節南宋臨安
  一、南宋以前的杭州
  (一)建城歷史概況
  (二)吳越時代的杭州
  二、南宋行都建設發展概況
  (一)行都建設的演進歷程
  (二)開發郊區市鎮
  三、臨安城市建置特點
  (一)總體布局
  (二)臨安城的分區與建置結構
  第二節宋平江府
  一、平江府城歷史沿革
  二、平江府城建築構成
  (一)政治機構
  (二)禮制建築
  (三)宗教建築
  (四)公益建築
  (五)公共建築
  (六)商業建築
  (七)園林建築
  (八)倉儲建築
  (九)住宅
  (十)軍事建築
  三、平江府城規劃特點
  (一)因地制宜選擇城址
  (二)外城、子城的城市構成形制
  (三)根據地形、水勢規劃城市平面和城門位置
  (四)水陸並行的城市交通系統
  (五)水鄉城市獨特的街坊規劃布局
  (六)頗具規模的子城建築群
  (七)豐富的城市空間景觀
  第三節泉州
  一、泉州的歷史沿革
  二、兩宋時期泉州城市經濟、貿易、交通發展概況
  三、泉州城市的建設概況
  (一)三國至唐代
  (二)五代至宋初
  (三)兩宋時期
  四、泉州城市發展的特點
  (一)泉州城改擴建與經濟貿易發展相匹配
  (二)泉州城市朝向海邊發展
  (三)泉州城市形制的變化反映了城市性質的變化
  (四)泉州商業、手工業在偏于海港的方向發展起來
  (五)泉南蕃坊——外貿港口的標誌
  第四節慶元府
  一、慶元府的歷史沿革
  二、慶元府建築構成
  (一)政治機構
  (二)禮制建築
  (三)宗教建築
  (四)公益建築
  (五)公共建築
  (六)商業建築
  (七)園林建築
  (八)倉儲建築
  (九)住宅
  三、慶元府城總體布局
  (一)政治核心區——子城
  (二)文化園林區
  (三)商貿區及手工業區
  四、城市道路及水系
  五、海外貿易鼎盛時期的城市特點
  第五節釣魚城
  一、地理概況
  二、釣魚城歷史沿革
  三、釣魚城修築與宋蒙巴蜀之戰
  (一)釣魚城在四川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二)抗元史實
  四、釣魚城城防工程及建築
  (一)城牆與城門
  (二)城內重要建築
  第二章南宋宮殿與行宮
  第一節臨安宮殿
  一、臨安宮殿營建的歷史背景
  (一)皇城與宮殿位置
  (二)臨安宮殿的建設沿革
  二、臨安宮殿建置與布局
  (一)外朝
  (二)內朝
  (三)東宮
  (四)宮後苑
  (五)其他建築
  三、臨安宮殿的建築特點
  (一)外朝殿宇精省
  (二)寢居殿宇多有園林設定
  (三)主要殿宇及建築群配置
  第二節臨安德壽宮
  第三節南宋建康行宮
  一、建康行宮建設的歷史背景
  二、建康行宮規制解析
  (一)朝寢區
  (二)御苑區
  (三)其他建築
  第三章南宋皇陵
  第一節綜述
  第二節各陵建設年代與位置
  一、永思陵
  二、永阜陵
  三、永崇陵
  四、永茂陵
  五、永穆陵
  六、永紹陵
  七、六陵布局淺釋
  第三節南宋陵寢建築特點
  一、上宮
  (一)外籬及外籬門
  (二)里籬
  (三)內鵲台、紅灰牆、欞星門
  (四)殿門
  (五)龜頭殿
  二、下宮
  (一)外籬及外籬門
  (二)白灰牆及欞星門
  (三)殿門
  (四)前、後殿
  (五)東、西廊
  第四章宗教建築
  第一節佛教建築發展的歷史背景
  一、南宋佛教發展概況
  二、南宋佛教寺院狀況
  (一)寺院數量
  (二)寺院經濟
  (三)寺院等第
  第二節佛教寺院建置特點
  一、寺院建築布局
  (一)以塔為主體的寺院
  (二)以佛殿為主體的寺院
  (三)七堂伽藍式寺院
  二、寺院個體建築
  (一)山門
  (二)佛殿
  (三)佛閣與樓閣
  (四)法堂
  (五)轉輪藏
  (六)僧堂
  (七)羅漢院
  三、寺院環境
  第三節寺院建築實例
  一、浙江慶元府保國寺
  (一)寺院歷史及環境
  (二)佛殿
  (三)淨土池
  二、肇慶梅庵大雄寶殿
  (一)梅庵概況
  (二)大雄寶殿
  三、南宋禪宗五山寺院
  (一)臨安徑山寺
  (二)臨安靈隱寺
  (三)慶元府天童寺
  (四)臨安淨慈寺
  (五)慶元府阿育王寺
  四、南宋禪宗五山寺院建築特色
  (一)寺院建築群布局
  (二)寺院前導空間
  (三)寺院個體建築技術與藝術
  第四節磚石塔
  一、佛塔發展概況
  二、塔的類型
  (一)樓閣式塔
  (二)密檐式塔
  三、南宋時期江南所存北宋佛塔
  (一)蘇州虎丘雲岩寺塔
  (二)蘇州羅漢院雙塔
  (三)蘇州瑞光塔
  (四)湖北當陽玉泉寺鐵塔
  (五)福州千佛陶塔
  (六)四川宜賓舊州白塔
  (七)安徽蒙城興化寺塔
  四、南宋時期所建佛塔
  (一)蘇州報恩寺塔
  (二)湖州飛英塔
  (三)邛崍石塔
  (四)泉州開元寺雙石塔
  第五節道教建築
  一、道教建築發展的歷史背景
  二、道觀的建置狀況
  三、道觀布局
  (一)城市道觀
  (二)山嶽道觀
  四、道觀中的個體建築
  (一)祭奉神殿
  (二)齋館
  (三)藏經殿閣
  (四)法堂、鐘樓、齋宮
  (五)客堂
  (六)園圃、山林
  第六節現存道觀中的宋代建築遺構
  一、蘇州玄妙觀三清殿
  (一)平面及立面
  (二)結構
  (三)鋪作
  (四)其他
  二、四川江油竇圌山雲岩寺飛天藏
  (一)形制
  (二)結構特點
  (三)飛天藏表層結構與建築藝術特徵
  三、福建莆田元妙觀三清殿
  (一)莆田元妙觀歷史沿革
  (二)三清殿宋代遺構形制
  第五章園林建築
  第一節南宋園林發展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南宋皇家園林
  一、臨安皇家園林
  (一)宮後苑
  (二)德壽宮
  (三)集芳園
  (四)聚景園
  (五)屏山園
  (六)延祥園
  二、建康養種園
  第三節寺廟園林
  一、臨安
  (一)靈隱寺
  (二)三天竺寺
  二、建康
  第四節私家園林
  一、臨安
  (一)南園
  (二)水樂洞園、水竹院落、後樂園
  (三)雲洞園
  (四)湖曲園
  (五)裴園
  二、吳興
  (一)南沈尚書園、北沈尚書園
  (二)俞氏園
  (三)趙氏菊坡園
  (四)葉氏石林
  三、平江
  (一)滄浪亭
  (二)樂圃
  四、潤州
  (一)硯山園
  (二)夢溪園
  五、波陽
  六、紹興
  第五節宋代園林文人化的特點
  一、文人園林的涵義
  二、宋代文人園林的風格
  (一)簡遠
  (二)疏朗
  (三)雅致
  (四)天然
  第六章教育建築
  第一節教育建築發展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學校、書院、貢院
  一、南宋時期的教育體制與學校類型
  二、南宋教育建築的形制及實例
  (一)宋代學宮建築的構成
  (二)太學、府、縣學之布局
  (三)書院
  (四)貢院
  第七章居住與市井建築
  第一節居住建築
  一、居住建築發展的歷史背景
  二、宋代村落規劃
  (一)村落選址
  (二)村落規劃
  三、宋代住宅
  (一)城市型住宅
  (二)郊野農舍
  (三)文人筆下的住宅——三山別業
  (四)西南邊陲民居
  第二節市井建築
  一、飲食業建築
  (一)酒肆
  (二)茶肆
  二、服務業建築
  (一)旅店
  (二)塌坊
  三、商業建築
  四、娛樂性建築
  第八章宋代橋樑
  第一節梁橋
  一、木樑橋
  (一)木樑木柱橋
  (二)木樑石墩橋
  (三)伸臂木樑橋
  二、石樑橋
  (一)石柱樑橋
  (二)石墩梁橋
  (三)特殊形式的石樑橋
  第二節拱橋
  一、單孔圓弧石拱橋
  二、單孔折邊石拱橋
  第三節浮橋
  一、浮橋特點
  二、浮橋實例——廣濟橋
  第九章建築藝術與技術
  第一節建築藝術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建築的審美取向
  二、建築的藝術風格
  第二節木構建築技術與藝術
  一、木構建築結構類型及體系的發展
  (一)殿堂型抬梁式水平分層體系
  (二)廳堂型抬梁式內柱升高體系
  (三)柱樑作
  (四)抬梁式殿堂、廳堂混合型體系
  (五)具有筒體型結構性質的木構體系
  二、平面柱網
  (一)建築長寬比例
  (二)減柱或移柱
  (三)柱網與椽架的關係
  三、對木構模數制的運用
  (一)建築用材等第
  (二)建築群用材等第
  (三)運用材分°模數的木構架節點
  四、鋪作
  (一)從“偷心造”轉變為“計心造”
  (二)鋪作組合與變異
  五、建築總體特徵
  (一)屋頂
  (二)外檐下檐柱與立面造型的比例關係
  (三)柱樑自身比例造型與技術做法
  六、木裝修與家具
  (一)外檐裝修
  (二)內檐裝修
  (三)家具
  第三節磚石建築技術與藝術
  一、磚石建築結構體系的發展
  二、磚砌體的輔助用材
  三、磚石建築基礎與地基
  (一)普通建築
  (二)高等級的大型建築
  四、磚石材料加工技術的發展
  五、磚石建築的雕刻裝飾
  附錄插圖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郭黛姮,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兼任中國建築史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中國紫禁城學會理事,“雷峰塔”改建總設計師,著名古建築專家。師從中國建築史學大師梁思成先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