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經·樂閒》是南呂詞人張可久的詞作。這是一首感懷人世滄桑的散曲,通過描寫隱者的陶然自得、忘卻塵世,抒發了隱居者對人間滄桑的感嘆。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南呂】金字經·樂閒
百年①渾 ②似醉 ,滿懷都是春。高臥東山③ 一片雲 。
嗔 ④,是非拂面塵,消磨盡,古今無限人。
注釋譯文
注釋
①百年:一生。
②渾:全,都。
③高臥東山:用東晉謝安(安石)不仕隱居東山典故。後遂用以比喻隱居或隱居行徑。東山,在浙江上虞縣 西南。
④嗔:惱怒,怪怨。
譯文
百年歲月渾渾然好似醉酒,可是心懷仍一片陽春,高高仰臥東山像那悠悠白雲。可恨那人間是非像撲面的飛 塵,消磨掉古今多少有志人。
作品鑑賞
此曲寫作者遠離是非的隱逸生活.。
"百年渾似醉 ,滿懷都是春。" 分別濃縮宋蘇軾《滿庭芳》詞“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和宋陳郁《未庵為吳應祥愉賦》“生意滿懷都是春”句意。 表達了是非顛倒,賢愚不分的社會裡,只有整個人生都保持醉態,才能免受氣憤煩惱的干擾,醉醺醺地渾身覺得充滿春意融融的溫暖 。雖忘卻塵世,卻也抒發了隱居者對人間滄桑的感嘆。
“高臥東山一片雲 。”作者說要像東晉謝安那樣高臥東山,如一片白雲那樣自由自在,無牽無掛地悠閒。表現了隱者的陶然自得、忘卻塵世。(謝安在出仕之前曾經隱居會稽東山,朝廷屢征不起,事見《世說新語·排調》及《晉書》本傳。)
“嗔,是非拂面塵,消磨盡,古今無限人。”筆鋒突轉,以下三句都寫憤怒生氣的事:隱居就為躲避是非,可是是非之風仍然拂面而來給 作者滿臉抹上塵垢,讓作者蒙受許多污衊或屈辱,這種煩惱的糾纏,不知消磨盡古今多少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難言的切身之感自然也隱含其中。
本首曲表現了閒適散逸的情趣,同時吸收了詩詞的聲律,句法及辭藻到散曲中,形成一種清麗而不失自然的風格 。末三句坦白直率地道出自己對古今世事滄桑的徹悟,大有看破紅塵之意味,但在語氣上,作者卻將這樣一種深沉的感悟以鬆脫、不屑的方式表現出來。雖題為“樂閒”,但讓人感覺到一種深沉的人生悲歡。作者正是樂得悠閒,樂得百年如醉,但這種人為的“醉”因,正是因為痛苦太多,不堪承受,不得不消極迴避的結果.因此作者也冷靜的看到,官場上撲面而來的是非塵土,消磨了無數士人的激情和鬥志,使他們先先後後走出來,高臥東山去。
作者簡介
張可久,中國元代散曲作家。一說名久可,號小山,慶元(今浙江寧波)人。張可久是元代散曲清麗派的代表作家,多年任下級官吏,時官時隱,足跡遍及江、漸、皖、閩、湘、贛等地,一生坎坷不得志。張可久結交的多為官員和文人,生活面比較狹窄,作品內容不夠廣闊,不少唱和之作,顯得平庸;但他的詞作多為欣賞山光水色,抒寫個人情懷和應酬懷古之作,雖有憤懣和不滿,仍表現出一種“怨而不怒”的色彩。元散曲前期創作崇尚自然真率,後期則追求清麗雅正。張可久的創作實踐享譽當時,是一代曲風轉捩的關鍵人物,被明朝朱權譽為“詞林之宗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