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南京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溯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原化工部工業水處理中心,在1996年成立的環境工程研究院的基礎上,2000年、2001年先後設立“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本科專業。2007年6月整合校內傳統優勢學科資源,組建成立環境學院,2015年4月更名為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形成現狀規模。
學院教學科研資源豐富,具有獨立的辦公大樓,面積近60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超3000萬元,現有環境工程、環境科學、水質科學與技術和資源環境科學4個本科專業,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碩士點,為化學工程、安全工程、生物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覆蓋點,具有從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每年約招收本科、研究生近300人。學科圍繞“化工環保”特色優勢,面向環保產業科技前沿,聚焦傳統行業綠色轉型和污染物超低排放迫切需求,研發核心技術、關鍵材料和高端裝備,形成了難降解廢水處理原理及套用,新型環境功能材料研發,工業煙氣治理與資源化,固廢處理處置與污染場地修復和清潔生產與環境風險管控5個研究方向,為“十四五”江蘇省重點學科,有力支撐我校環境科學、生態學學科位列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
學院現有教學、科研人員50餘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教學理論水平高超、工程實踐經驗豐富,全部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其中有柔性引進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畫2人、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2名,全國傑出工程師青年獎獲得者2名、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計畫(A類)1名、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3名。學院擁有“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煤炭清潔轉化節水減排工程實驗室”、“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氣體淨化膜及裝備工程實驗室”、“江蘇省工業節水減排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化工污染控制與事故應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環境保護工業VOCs污染控制工程中心”、“南京市化工農藥重有機污染土壤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京化工環保新材料研究院”等7個省部級研發平台、1個“化工園區環境污染整治”國家環境保護培訓基地和1個江蘇省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訓練示範中心,同時擔任機械工業環境保護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固廢、大氣處理設備分技術委員會第三屆委員單位。
機構設定
1、現任黨委領導
黨委書記:周華
黨委副書記:仲兆祥、張蓴波
2、院行政領導
副院長(主持工作):仲兆祥
副院長:張雪英、徐海濤
院長助理:朱兆連
2、院工會
主 席:張蓴波
委 員:連洲洋、徐寧、劉家揚、張慧
3、學院辦公室
主任:吳平
4、學生工作辦公室
主任:戚暘
5、院分團委
分團委負責人:陳亞會
6、教工支部:
一支部書記:何益得
二支部書記:聶廣澤
7、實驗中心
主任:袁青彬
8、環境工程系:
系主任:趙賢廣
系副主任:於楊
9、環境科學系:
系主任:張宇峰
10、水質科學與技術系:
系主任:朱兆連
11、資源環境科學系:
系主任:聶廣澤
專業介紹
【環境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環境工程專業2010年被確立為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順利通過驗收。本專業主要關注環境污染控制和資源化利用,以及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的實用技術和方法,重視綜合能力的培養,重點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專業基礎紮實,實踐動手能力強,有創新意識,能夠從事環保技術研發、環保工程設計、環保設施運用與管理、環境監測與分析、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審核、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等的高素質人才,並為註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環保工程師、清潔生產審核等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得打下良好的基礎。
主要課程: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流體力學、環境化工原理、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境監測、環境有機分析、儀器分析、環境質量評價、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環境微生物學、環境工程CAD、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
就業方向:畢業學生可在環境管理部門、環境監測部門、質量監督部門、高校、設計單位、科研院所、環保公司、生產企業環保部門等從事管理、設計、研發、諮詢、教學及相關技術套用等工作。
【環境科學專業】
培養目標:環境科學主要關注環境質量的變化規律和環境變化對人類生存的影響,以及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環境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知識,能夠從事環境監測與分析、環境評價、環境化學、環境生物、環境毒理等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環境化學、環境監測、儀器分析、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環境毒理學、生態學、環境微生物學。
就業方向:畢業學生可以在環境管理部門、環境監測部門、質量監督部門、水利部門以及企業環保部門從事管理、套用研究、高校(中學)教學研究工作以及相應技術性工作。
【水質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專業主要為現代工業過程培養給排水人才,工業給排水專業之內涵,重點圍繞著現代過程工業的原水的加工、水的輸送、水質的調節、水的梯級利用、水的淨化與回用、水的排放等環節展開學習與研究,是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和國家、省和學校“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專業。畢業生社會需求大,就業率高。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化學知識厚、數理基礎實、現代工業背景強、水處理專業知識寬的高級工業給排水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大學數學、大學物理、化工原理、發電原理與裝備、工程材料基礎、工程力學、工程製圖與CAD、電工電子學、化工設備設計、水質科學基礎、水處理微生物、水質監測技術、水處理系統自動化、工業水處理過程、金屬腐蝕與防護、海水與高品質水淨化、水工業法學等。
就業方向:可在高等院校、科研設計院所、政府機構等部門從事教學、研究、技術開發、規劃設計工作;在過程工業(如石油、化工、電力、鋼鐵、造紙、紡織、有色金屬、食品與發酵等)、水加工、水處理劑生產等企業從事技術開發、生產運行、經營管理等工作。
【資源環境科學專業】
培養目標:資源環境科學專業從生態觀點出發,將資源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運用到社會發展和環境領域。本專業培養資源環境科學領域的套用型人才,應具有較為紮實的資源環境基本理論與實踐套用能力,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人際溝通、組織協調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重點培養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掌握資源管理與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在污染土壤評價及修復、環境工程設計、資源環境管理與評價等領域從事研究、治理和管理的能力。
主要課程: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流體力學、工程製圖、資源與環境法學、環境化工原理、環境生物化學、環境土壤學、重污染土壤修復技術、水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環境工程工藝設計、資源環境遙感與信息學、環境影響評價、資源環境規劃與管理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涉及資源、環境、生態等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從事資源環境信息化管理與開發利用、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環境監測與污染修復、資源與生態管理等方面的科研、管理、生產和教學工作。
師資隊伍
博士生導師:
徐炎華、仲兆祥
正高職:
徐炎華、仲兆祥、鄧風、張永軍、張雪英、趙賢廣、張宇峰、周永璋、丁竹紅、王雷、周華、徐海濤
副高職:
饒 群 邵琰 聶廣澤 徐寧 周桃玉 吳以中 朱兆連 羅 平 王海玲 袁青彬 陸雪梅 張蓴波 劉志英 趙維 何益得 陳東升
朱明星 劉家揚 胡勇 蔣皎梅 蔣騰耀 杜艷 余文博 於鵬 鄒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