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下轄二級學院,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成立於2011年6月,同年9月開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2017年10月更名為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
  • 創辦時間:2011年6月 
  • 主管部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本科專業:3個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寧六路219號 
辦學歷史,學術研究,辦學條件,專業設定,

辦學歷史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原水文氣象學院)成立於2011年6月,同年9月開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2017年10月更名為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學院重點發展以氣象、信息為特色的水利工程學科,為應對變化環境下洪澇、乾旱、水資源緊缺等重大水文氣象災害問題培養複合創新人才和提供技術支持。學院下設水文氣象學系、水文水資源系、智慧水利系,擁有大氣科學(水文氣象模組)、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利科學與工程3個本科專業,水文氣象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土木水利專業碩士點,以及水利部水文氣象災害機理及預警重點實驗室(籌)、城市水務與水利研究所等科研平台。

學術研究

學院的研究方向及課題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水文氣象及水旱災害預警,研究山洪、土石流早期預警預報,城市化與暴雨洪水及防災減災技術,遙感資料套用及水文氣象監測,最大可能降水和防洪設計標準,水文氣象數值預報與資料同化;2水文氣候及全球變化應對,研究高解析度陸面水文模型,水文氣候集合預測方法和系統,全球變化與氣候水文相互作用,極端水旱事件風險;3生態水文及水利工程管理,研究生態水文的觀測監測理論與方法,變化環境下的生態水文回響與適應,水安全評價與水資源適應性利用,海綿城市理論及套用技術。近三年來,承擔科研項目80餘項(包括國家軍民融合重大專項)、契約總經費4500餘萬元,發表SCI論文130餘篇,其中包括3篇Nature Communications,1篇PNAS。

辦學條件

學院現有雙聘院士2名,“海外院士工作站”海外院士1名,全職教職員工50名,其中專任教師40名、博士後3名。教授10名,副教授14名,其中外籍教師2名。學院擁有水力學實驗室、流域水文氣象與生態水文實驗室,並在國內多家機構和單位建立了教學實踐實習基地和產學研創新基地,如滁州國家級綜合水文實驗基地、智慧水務與生態水利產學研基地、黃山水文測驗教學實習基地、水文氣象高精度探測實踐基地等。
學院在校本科生約300人,學院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以學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本科生全程導師制為依託,提供創新、國際化精品教育,積極培育水文、氣象複合型創新人才。
學院堅持以內涵發展為主的發展道路,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學校積極與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等機構開展聯合培養和科研合作,不斷創新培養模式,提升研究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

專業設定

大氣科學(水文氣象模組)
主要課程:水文氣象學基礎、水文氣象模型、全球變化水文學、水文氣象信息學、山洪氣象災害預警預報、套用水文氣象學、遙感水文學、天氣學原理、天氣學分析基礎、大氣探測學、典型天氣過程分析、動力氣象學、中國天氣、短期氣候預測、數值天氣預報、雷達氣象學等。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主要課程:水力學、工程力學、水文學原理、水文氣象學、生態學基礎、天氣學基礎、水文分析與計算、水利計算、水環境保護、水文統計、水文測驗、水文預報、水資源利用等、水文氣象學前沿、水文氣象集合預報、山洪土石流預計預報、遙感水文學、水文氣象觀測原理與方法、氣象科學繪圖、大氣科學概論、全球變化水文學、暴雨高風險區劃等。
水利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水文學原理、水文分析與計算、水力學、水質分析基礎、水環境保護與規劃、自然地理學、流域水文模型、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與套用、地理信息系統、水資源系統最佳化方法、氣象學與氣候學、生態學基礎、天氣學基礎、機器學習與水利科學、水科學多源信息融合技術、水文氣象集合預報、神經網路與深度學習、雷達水文學、山洪土石流預警預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