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熱帶雨林

由於長期人類活動的影響,南亞熱帶雨林的原生植被幾乎被全部破壞,保留較好的極少,只有寺廟、村莊殘存的風水林和人煙較稀少的山區與陡坡等局部地段有部分殘存,如永春的蓬壺仙岩洞,安溪龍涓,晉江靈源寺、金粟洞、靈秀山,南安向陽山、九都、東田等,主要類型有栲樹—紅栲群落、厚殼桂—紅楠群落、鵝掌柴—密花樹—豺皮樟群路。

此外,還有安溪龍涓鄉的“米櫧+栲樹—九節木+百兩金+連蕊茶—狗脊蕨+裏白群叢”,永春溪圓海拔450米溝谷處的“鵝掌柴—冬青—芒萁群叢”,外永春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的“米櫧—苦竹+杜鵑—芒萁群叢”,晉江靈源寺、金粟洞寺的青岡櫟、卡氏栲、楓香群落,晉江海拔200米以下的“相思—南嶺蕘花+黑面神—野古草+細毛鴨嘴草群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亞熱帶雨林
  • 類型:雨林
  • 位置:南亞熱帶
  • 包括:栲樹、紅栲群落
栲樹、紅栲群落(栲樹+紅栲—苦竹—山姜+單葉新月蕨群叢) 分布於安溪龍涓鄉崎畲村煉鐵坑口,海拔450米左右。
厚殼桂、紅楠群落(厚殼桂+紅楠—九節木—單葉新月蕨群叢) 分布於安溪龍涓鄉內灶村東庵圳山海拔450米左右的溝谷地。
鵝掌柴、密花樹、豺皮樟群落(鵝掌柴+密花樹+豺皮樟—九節木—蕨群叢) 分布於清源山海拔350米以下的水流坑溝谷一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