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民國三十年(1941年),建和靜縣時,協比乃爾布呼鎮一帶是斜米爾區的賽肯布湖鄉。
1950年,改為斜米爾區。
1951年9月,合併區鄉,斜米爾區同八棵樹區合併為縣第二區。
1958年9月,縣第一區和第二區的一部分成立巴音公社,該地為該公社三大隊。
1967年,巴音公社改名為東方紅公社,又稱四大隊。
1979年10月,東方紅公社更名為八棵樹公社,為斜米尼爾布呼大隊。
1984年11月,成立協比乃爾布呼鄉。
2016年,協比乃爾布呼鄉撤鄉設鎮,改為協比乃爾布呼鎮。
行政區劃
2011年,協比乃爾布呼鎮下轄協比乃爾布呼、查活才開2個行政村。
2019年,協比乃爾布呼鎮下轄1個社區、2個行政村:協比乃爾布呼鎮惠民社區、協比乃爾布呼村、查汗才開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協比乃爾布呼鎮地處
和靜縣南部,開都河下游北岸,東與
和碩縣相接,南與
焉耆縣為鄰,西與烏拉斯台農場相接,北與
乃門莫墩鄉相連,距和靜縣城23千米,區域總面積13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協比乃爾布呼鎮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1058—1065米。
氣候
協比乃爾布呼鎮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氣溫8.7℃,無霜期年平均17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304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3.9毫米。
水文
協比乃爾布呼鎮境內屬開都河流域,開都河由查汗才開村入境,自西向東,境內河道18千米。
人口
2011年,協比乃爾布呼鎮總人口632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58人;另有流動人口672人。總人口中,男性3417人,占54%;女性2910人,占46%;14歲以下569人,占9%;15—64歲5568人,占88%;65歲以上190人,占3%;以維吾爾族為主,達3417人,占54%;漢族1696人,占26.8%;回族1202人,占19%;其他民族12人,占0.2%。2011年,協比乃爾布呼鎮人口出生率14.4‰,人口死亡率1.88‰,人口自然增長率12.5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5人。
截至2018年末,協比乃爾布呼鎮戶籍人口為607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協比乃爾布呼鎮財政總收入38萬元,財政支出42萬元。2011年,協比乃爾布呼鎮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085元,比2010年增加1802.4元,增長12.4%。
農業
2011年,協比乃爾布呼鎮農業總產值1.2億元,比2010年增加1128.5萬元,增長10.1%。協比乃爾布呼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番茄、辣椒、甜菜等;畜牧業以飼養羊、牛為主。2011年,協比乃爾布呼鎮羊飼養量1.4萬隻,年末存欄1.4萬隻;牛飼養量600頭,年末存欄400頭;出欄率54%,商品率50%;畜牧業總產值4982萬元。
商貿
2011年末,協比乃爾布呼鎮有商業網點24個,職工95人。
2018年,協比乃爾布呼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金融業
2011年末,協比乃爾布呼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62萬元;各項貸款餘額14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協比乃爾布呼鎮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169人,專任教師5人;國小1所,在校生283人,教職工41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協比乃爾布呼鎮教育經費8.4萬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協比乃爾布呼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村文化活動室1個,藏書0.6萬冊。2011年末,協比乃爾布呼鎮學校有體育場1個、籃球場3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5%。2011年末,協比乃爾布呼鎮廣播電視覆蓋面達80%以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協比乃爾布呼鎮有衛生院1所;病床9張;固定資產總值1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3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3人、檢驗1人、醫士2人、公共衛生主管1人、公共衛生醫士人員1人、藥劑師2人。2011年,協比乃爾布呼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23%。
社會保障
2011年,協比乃爾布呼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75戶,人數11人,支出29.7萬元,月人均223元;醫療救助29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60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4戶,人數525人,支出63.6萬元,月人均101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8800元,比2010年增長21%;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25.6萬元,基金支出合計25.6萬元。
交通
協比乃爾布呼鎮有206省道、兵團22團至21團道路貫穿鄉境,其中206省道境內長11千米、雙向2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