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始建卓筒井,分布在蓬溪縣、大英縣、樂至縣、樂山市等地。
民國時期,設立大英鹽務所,屬川北鹽務局河邊鹽場管轄。當時卓筒井鎮擁有108個灶房、連同宋、明、清老井計1711眼井,年產鹽4000餘噸,銷於金堂、樂至、安岳、大足等地。
20世紀60年代,卓筒井製鹽受到了現代化製鹽業的衝擊,由於成本高、勞動強度大,大量鹽灶被淘汰,到80年代,尚存條件好的9灶41鹽井,年產鹽300餘噸。
1991年後,根據四川省鹽務局和原蓬溪縣政府“選擇一處井點”重點保護的原則,卓筒井“大順灶”及其周圍井眼被保護至今,其餘8灶(頂心灶、同心灶、快活灶、洪發灶、先鋒灶、萬和灶、旭東灶、祥發灶)逐漸荒廢。
2019年,調查發現大英縣卓筒井鎮保存有245口卓筒井。
建築格局
卓筒井有9個灶房245眼井,為保證其整體性和完整性,原大英鄉九個村落皆為保護範圍,占地約15平方千米。關昌村、青木村、快活嶺村的井灶相對密集,為其重點(占地約5平方千米)。
主要建築
井眼
以卓筒井的深井為例。深井處於大順坡一台土的坡岩處,占地7平方米,井處中央,圓形,直徑15厘米,成於宋代。井內竹製套管直徑為13厘米。套管三到五年更換一次。井深130米,井後邊60厘米立兩根間距70厘米、高為60厘米的石質擔車架,平車、花車的中軸兩端置於擔車架的凹口處。平車、花車皆為圓形木質車架,車架上纏繞放蔑,放蔑以鐵鉤連線已經放入井中的汲鹵竹筒。井場周圍以條石砌邊,地面以石板鑲砌。井場四角以木質大柱撐起一個茅屋,以避日曬雨淋。茅屋與卓筒井井眼垂直對應處有一個約25厘米的圓洞,圓洞上固定豎起一個高6米的蔑制引籠,為保證穩固,引籠還被三至六根長蔑牽扯在地上打樁固定。提起滷水時,長15米左右的汲鹵竹筒從井裡伸進篾制引籠,使其不致偏倒造成事故。
計量缸和儲鹵池
計量缸和儲鹵池是卓筒井製鹽工藝流程中的連體建築,上為六根石質柱礎支撐的小青瓦瓦屋,長6米、寬4米,下邊下端是3個儲鹵池,儲鹵池長5.5米、寬2米。上端是6個計量缸。計量缸每個長1.6米或2米、寬0.5米或0.8米,大小不等。扳車匠(筒匠)提取的滷水先倒入計量缸計量,然後再放入儲鹵池儲存,等待曬水匠抽入曬鹽壩曬鹵。
曬鹽壩
從灶房右拐上30步石階即到達卓筒井曬鹽壩,壩長60米,寬20米,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壩內聳立著醒目的曬鹽架,從底到頂高5米,長15米,是竹木穿逗結構的人字形支架,支架上鋪滿荊竹椏,頂端放置木質天船。天船底部有伸向支架兩端的與支架一樣長的空竹筒,竹筒上鑽有兩排對著支架左右曬鹽架的小眼。曬鹽架側有筒車(水車),筒車像一個圓盤,高6米,直徑5米,被一根橫軸穿著,在圓盤的外圈上依次安上竹筒,每個長約30-50公分。圓盤的內圈安上木板,人在板上走動,促使圓盤旋轉,將曬壩架下石坑中的滷水通過筒車外圈的小竹筒輸送到曬鹽架頂端的天船里,滷水通過天船底部接出的空竹筒的小眼噴射到荊竹椏上,滷水下滴,回流入石坑中。重複這樣的操作,讓日曬風吹,滷水中的水分不斷蒸發,直到滷水濃度達到18-20度為止。
灶房
灶房即卓筒井煎鹽的處所,長20米,寬15米,面積300平方米。房為兩重檐小青瓦歇山式頂,木質穿斗結構。房內前部設灶,上置鹽鍋,鹽鍋平底呈長方形,邊長110厘米,滷水放入鍋內燒制結晶為鹽。鹽鍋後面是溫水鍋。房內後部是鹽炕。鹽炕長方形,長約8米,寬2米,用石板砌成,用作最後將鹽烘乾。房內還置有儲鹽巨桶,制好的鹽即倒入待運。
歷史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打井工藝
卓筒井的打井工藝,步驟大致分為:
(1)打井
“打大眼”和“打小眼”,上層是大眼,口徑15-25公分,深約50至100多米不等。大眼鑽至假設50米深,竹筒相應下50米,若不能隔絕洞壁滲透的淡水,這叫漏井,不能再鑽,只有報廢。大眼打成後即打(鑿)小眼,將大桿(鑽桿)頂端的大令牌頭(圜刃形鑽頭)換成小令牌頭,繼續往下鑿井,直鑽至100米多深,如果每天能產500-3000斤濃度7-10度的滷水就成了活井。
(2)散泥
散泥即是用刮筒將鑿井鑿出的泥漿提出來的過程。刮筒,即在6到8米的竹筒竹節上方打了方形小眼便於泥漿進入的竹筒。
(3)下筒
將大楠竹牝牡相銜後,用青篾和麻繩綑紮大楠竹,再用桐油和石灰漿裹青篾和麻繩,直到乾透光滑堅硬為止,以防楠竹被滷水漲爆裂。然後將大楠竹下到小眼頂部,罩住小眼,滷水便從小眼湧進大楠竹筒,如此,取鹵就方便了。
(4)修井
卓筒井井口僅僅15cm大小,需要由懶子修制。修制內容包括補垮塌的井腔、糾打斜了的井眼、掏堵塞了的井眼和打撈掉入井裡的一切掉物。
二、製鹽工藝
卓筒井製鹽工藝是傳承人自唐宋時期代代相傳下來的工藝,具有工具眾多,傳人眾多的特點。製鹽流程大致可分為:
(1)汲鹵
用羊角車上的放篾連線汲鹵竹筒翹水入筒,然後搬動羊角車提取滷水,再用水打鉤頂開單向牛皮閥門,放滷水於鹽簍子,待兩鹽簍子水滿,鹽工即挑水計量,然後利用筒車和曬鹽架曬鹵。
(2)曬鹵
利用風和太陽的能量,蒸發掉滷水中的部分水分,把滷水濃度提高到18-20度,使其在煎鹽的時候能夠有效地節約燃料(見前曬鹽壩介紹)。
(3)濾鹵
用棕樹蓑衣片等排除滷水中的一般雜物,使滷水清澈透明。
(4)煎鹽
灶匠將滷水煎熬成鹽,其工作方法是:煎鹽時倒入適量豆漿,加上皂角去除滷水中的石膏等雜物,分離泹水,這樣,煎出的鹽潔白,顆粒晶瑩(註:泹水為另一種礦物質,可點豆腐)。
文物價值
歷史價值
卓筒井發明於北宋慶曆(1041~1048)年間,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以“鑿地植竹”為特點的卓筒井僅在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卓筒井鎮得以保留和沿襲下來,是人類研究宋代卓筒井鑽井技術重要的實物資料。
科學價值
卓筒井發明了很多打井和製鹽工藝的先進技術,比西方早很多,例如衝擊式鑽井方法、套管隔水法、“圜刃”型鑽頭、鑽井技術關鍵工具——轉槽子、提撈法采鹵、康盆低壓採氣等等。
保護措施
所獲榮譽
2006年,卓筒井的“大英井鹽深鑽汲制技藝”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卓筒井位於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城西卓筒井鎮。
交通指引
大英縣人民政府距離卓筒井約15.6千米,駕車約24分鐘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