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基村隸屬彝良縣龍街鄉,地處龍街鄉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7公里,距縣42公里。東鄰本鄉內武村,南鄰本鄉龍洞村,西鄰本鄉梭嘎村,北鄰本鄉窩鉛村,轄河邊、卓基等1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90戶,有鄉村人口1970人,其中農業人口1670人,勞動力12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48人。全村國土面積11.87平方公里,海拔1650米,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主要產業以糧食、畜牧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卓基村
- 所屬地區:彝良縣龍街鄉
- 面積:11.87 km
- 人口數量:1970人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道路,耕地,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卓基村海拔相對較低,依山傍水,光照充分,溫度適中。很適合發展經濟果林產業,目前,已經有較多村民規模化種植雞血李、櫻桃等水果。在卓基村委會所在的略落社,就有上百畝的櫻桃林和李子林。近年來,得益於昭通市煙辦的大力扶持,在卓基村委會旁邊又修建了農民科技培訓樓,每年為卓基村民提供農業科技、手工紡織、畜牧養殖等技術培訓30餘次,為卓基村的人文素質和經濟成長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隨著通達公路項目的實施,卓基村的道路交通變得寬闊平坦,大大改善了通達條件。村內多處修建了小水窖,解決了村民的飲水難題。高壓線路已直達村內,實現了水、電、路三通。多數村民家裡買了彩色電視機,安裝了地面衛星接受設備和家庭電話,和外界搭建了溝通的平台。卓基村得嘎社居住的95%都是苗族同胞,他們質樸善良,勤勞勇敢,在黨的惠農政策扶持下,已經過上了紅紅火火的好日子。每年他們都要穿上苗家特有的服飾,熱熱鬧鬧地慶祝屬於他們的“花山節”。卓基村是標本式的山區民族村寨,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進行,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它一定會變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37.5畝(其中:田0畝,地2437.5畝),人均耕地1.24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馬鈴薯、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994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5畝,主要種植核桃、櫻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43.1畝,無養殖面積、草地;荒山荒地2583.6畝,其他面積2695.8畝。有煤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通路、通電、通電話、通電視,無路燈。全村有180戶通自來水,有310戶飲用井水,有31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96.1%)。有486戶通電,無通有線電視農戶,擁有電視機農戶41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3.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36.7%、32.6%)。
道路
該村到鄉道路為公路;進村道路為土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7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拖拉機8輛,機車12輛。
耕地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24.8畝,有效灌溉率為25.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97.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畝。
無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全村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無自然村通路燈。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9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46.5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66.7萬元;畜牧業收入168.5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60頭,肉牛64頭,肉羊95頭);林業收入12.5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0.9萬元;工資性收入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1.1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第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33人,在省內務工108人,到省外務工25人,其它收入15.98萬元。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5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0人,占人口總數的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73人,參合率90%;享受低保29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0公里。該村無公廁、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910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256人,距離龍街鄉中學2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56人,其中小學生256人,中學生20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無業餘文娛宣傳隊。
基層組織
到2009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4人,少數民族黨員19人,其中男黨員49人、女黨員5人。該村黨支部2003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村委會由總支部書記、副主任等組成,下設河邊等14個村民小組。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70畝,無土地流轉。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無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無集體收入,有固定資產1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新農村建設
2009年以來,該村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根據省委、省政府和縣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結合村的實際,科學制定項目規劃,積極組織民眾開展新農村建設,總投資18萬元。主要用於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新型農民的培訓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文化教育落後;醫療衛生差;人畜飲水困難和問題。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鞏固糧食生產,壯大畜牧業,培植經濟林果長遠增收產業,提高外出務工能力增加現金收入,不斷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點發展核桃特色產業,種植面積65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400頭、牛800頭、羊14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800人。
地圖信息
地址:昭通市彝良縣零八三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