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硯巷

廣場東邊的這條沿河古街,由富有蘇州地方特色的過街樓等組成,取名“半硯巷”。

半硯巷(江楓畫院)
名字的來歷還有個故事。原來楓橋西部有個叫吳岑渚的文人,居住在一個非常簡陋的居室中,讀書的齋室只有幾步之大,除了放一些書籍、筆墨紙硯之外,沒有其它任何物品,書房雖簡陋,卻是門臨溪流,朝暉夕陰,雲煙變幻。正所謂“室雅何許大,花香不在多。”有一天,吳先生不小心將硯台打破,仍然用半隻硯台寫字,最後成為書畫詩皆能的文人,索性就以“半硯”作齋名。現在將“半硯”用於文化街, 由蘇州幾個著名的中青年書畫家在此創立了“江楓畫院”,決意將中國文化內涵博大精深,外貌素樸簡陋的風格傳承下去。
東面這座橋就是張繼《楓橋夜泊》中的江村橋,它橫跨在楓江上,與楓橋遙相呼應,從唐代以來一直和楓橋對愁眠著。
江村橋為單孔石拱橋,經始年代不詳。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1984年,蘇州市政府撥款整修,並列有《重修江村橋記》。橋寬3米,跨度9.8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