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書緣:尋訪世紀文學心靈》是2013年8月1日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李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半生書緣:尋訪世紀文學心靈
- 作者:李黎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3年8月1日
- 頁數:273 頁
- 開本:32 開
- ISBN:710804529X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圖書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半生書緣:尋訪世紀文學心靈》編輯推薦:逐篇寫完題記之後,才悚然發現:每一位書中人,在他們各自生活的海峽的兩邊,都曾遭遇過來自他們自己政府的壓制迫害,甚至牢獄禁錮。是巧合嗎?還是作者不自覺的選擇?是因為他們的年齡,正逢上了那個動盪的年代、那段酷痛的歷史?顯然,他們是中國歷史的映照,一群知識分子的範本。尤其是,但凡有理想、有才華、有風骨的寫作者,身處那個時代,無論在海峽的哪一邊,都無法逃脫政治的旋渦吧。
圖書目錄
今古一相接,長歌懷舊遊 劉心武
長河側影——《半生書緣》自序
(茅盾)
去冬見茅盾
烏鎮倒影
茅盾的題字
(巴金)
巴金先生談過去、現在、將來
(附錄)“中國的良心”
重訪巴金的家
(沈從文)
夏日北京:沈從文
沈從文的長河
命運之杯
從文讓人
(附錄)人間風景一讀黃永玉
《太陽下的風景》及其他
(丁玲)
“今生轍”——訪丁玲
在延安想起丁玲
“五四”女子
(艾青)
北方的吹號者
(錢錘書、楊絳)
一封“遲到”多年的信
給方鴻漸博士的一封信
讀錢锺書《槐聚詩存》
又見楊絳
背影
一個人和三個人
百年才情——歲寒訪楊絳
(范用)
半生書緣——記范用
(附錄)雙槐樹
(李子云)
昨日風景——懷念李子云
(殷海光)
長巷深深
(陳映真)
映真永善
作者簡介
李黎,本名鮑利黎,是出生在大陸、成長在台灣、旅居美國的小說、散文、劇本及專欄作家。祖籍安徽,1948年生於江蘇南京,1949年到台灣,畢業於高雄女中、台灣大學歷史學系,70年代赴美,就讀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政治學研究所。曾任編輯及教職,現居美國加州斯坦福,專事寫作。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三地出版小說、散文、翻譯、電影劇本等逾三十部;獲有多項小說獎、電影劇本獎(並拍成影片)。作品多次被選入台灣年度小說選、散文選;代表作被收入《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小說卷及散文卷、《廿世紀台灣文學金》小說卷;並列為“台灣小說二十家”(1978—1998)之一。著有小說《最後夜車》、《天堂鳥花》、《傾城》、《浮世》、《袋鼠男人》、《浮世書簡》、《樂園不下雨》等;散文《別後》、《天地一遊人》、《世界的回聲》、《晴天筆記》、《尋找紅氣球》等;譯作有《美麗新世界》;回憶錄《昨日之河》。
圖書簡介
《半生書緣:尋訪世紀文學心靈》內容簡介:十二位作家、學者、出版家、評論家,其文其人,都曾在我的文學生命里走過,有的駐足指點,有的佇留長談。他們的話語文字,容貌舉止,在李黎至少一半的人生里留下的涓涓記憶,隨著時間匯成了一條蕩蕩長河。他在印象猶新的當時就用書寫記下,更有幸者尚有圖片的記錄。在其後的歲月里,當珍貴的記憶再被觸及,他還以新的文字補充。所以《半生書緣:尋訪世紀文學心靈》里既有二三十年前的舊文,也有近年甚至剛寫出不久的新文。 大陸的十位:茅盾、丁玲、巴金、沈從文(附帶黃永玉)、艾青、錢锺書、楊絳、范用、李子云……每位至少有一篇或新舊數篇來記述;此外還有許多文中提及但沒有專文寫出的人物,他也非常珍惜與他們的結識交往,書中選用的照片裡他們的影像,是那段遙遠歲月的念想。 當然,台灣的陳映真和他的那輩《文學季刊》的朋友,都是他少年時代文學的啟蒙者,對他們作者始終深深感念。而重訪殷海光溫州街故居,就會想起也曾住溫州街巷子裡教授過我的師長學者,那些溫煦的記憶伴隨他從青年歲月至今。 所以,《半生書緣:尋訪世紀文學心靈》寫的並不止這十二位,其實遠遠還有更多。
序言
長河側影——《半生書緣》自序
寫出了童年和家族的回憶錄《昨日之河》,接下來整理多年來記錄因文字而結緣的兩岸人物的新舊文章,發現結成之書也可以視為一本回憶錄——我寫的是那些位文學人物,記下的其實是我從少年到中年的文學人生之旅,途中記憶的點點滴滴、簡牘篇章;其中有些當時就如獲至寶,據實以書,但也有存留篋底未曾示人的。
十二位作家、學者、出版家、評論家,其文其人,都曾在我的文學生命里走過,有的駐足指點,有的佇留長談。他們的話語文字,容貌舉止,在我至少一半的人生里留下的涓涓記憶,隨著時間匯成了一條蕩蕩長河。我在印象猶新的當時就用書寫記下,更有幸者尚有圖片的記錄。在其後的歲月里,當珍貴的記憶再被觸及,我還以新的文字補充。所以這本書里既有二三十年前的舊文,也有近年甚至剛寫出不久的新文。
十二位里,有十位是大陸的作家學人。以我長在台灣、旅居美國多年的背景來說,他們原應是我最不熟悉的人——在台灣成長的50、60年代裡,許多中國近代現代的作家學者,只要是留在大陸或被貼上“親共”標籤的,他們的名字就成了禁忌,更不用說接觸到他們的著作了。甚至即使是台灣的兩位,殷海光和陳映真,他們的文字也一度遭到查禁。可是何以這些人會與我結緣半生?說起來竟是一樁感事造成的機緣。
1970年我從台灣到美國留學,在大學圖書館兩層樓之間的一個小房間裡發現一書架的中文書,裡面竟然有我在台灣看不到的“禁書”!我像補課般急不可待地讀著,試圖彌補那個錯失的文學斷層。而那時正值“文革”,這些作家生死未卜,讀時更添一份敬惜之心。當時又適逢海外留學生的“保衛釣魚台”運動;投入這場“海外五四”的結果是被當局視為“左傾”分子,上了黑名單,十五年不得回家。思鄉情切之餘,我轉而去大陸作文化源流的探索,同時也是為自己的身世尋根。
1977年秋天,我第一次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那時還得先從美國到香港,在羅湖過境進入當時荒涼不毛的深圳,然後北京、上海、大西南走了一遍。那是一次個人的尋根之旅,我見到了骨肉至親,也寫下了情懷感觸。後來與文學界聯繫上了,1979年去北京在作家協會上作報告,談台灣與海外文學,同時結識了幾位中青年作家。但我當時最掛心的還是碩果僅存的老作家們。多虧出版界前輩范用先生為我引見,從那年起,我像跟時間賽跑一樣,趕著求見尚在世間的老作家。那時距離“文革”結束還不久,資深的文學人士幾乎全是浩劫的倖存者,更有文名早已湮沒而自嘲為“出土文物”的。我懷著虔敬又有些許惶恐的心情,訪問了好些位原以為再也見不到的前輩。這是之前幾年我在那間圖書館的小室中,做夢也不敢奢望的機緣。‘
就這樣,我一位一位地求見,幾乎都沒有遭到拒絕。有的趕上見到他最後的夕照餘暉,如茅盾;有的結為朋友,一同度過悲欣交集的80年代、變化巨大的90年代,甚至還有更久的。
大陸的十位:茅盾、丁玲、巴金、沈從文(附帶黃永玉)、艾青、錢锺書、楊絳、范用、李子云……每位至少有一篇或新舊數篇來記述;此外還有許多文中提及但沒有專文寫出的人物,我也非常珍惜與他們的結識交往,書中選用的照片裡他們的影像,是那段遙遠歲月的念想。
當然,台灣的陳映真和他的那輩《文學季刊》的朋友,都是我少年時代文學的啟蒙者,對他們我始終深深感念。而重訪殷海光溫州街故居,就會想起也曾住溫州街巷子裡教授過我的師長學者,那些溫煦的記憶伴隨我從青年歲月至今。
所以,這本書寫的並不止這十二位,其實遠遠還有更多。
逐篇寫完題記之後,才悚然發現:每一位書中人,在他們各自生活的海峽的兩邊,都曾遭遇過來自他們自己政府的壓制迫害,甚至牢獄禁錮。是巧合嗎?還是我不自覺的選擇?是因為他們的年齡,正逢上了那個動盪的年代、那段酷痛的歷史?顯然,他們是中國歷史的映照,一群知識分子的範本。尤其是,但凡有理想、有才華、有風骨的寫作者,身處那個時代,無論在海峽的哪一邊,都無法逃脫政治的旋渦吧。
為了比對時代背景,我檢視書中人物的生年,茅盾是唯一一位19世紀出生的(1896),更多的出生在上世紀初,而成長於“五四”年代。最“年輕”的是陳映真,生於光復前的台灣,1937,正是盧溝橋事變、艱苦的抗日戰爭開始那年。也就是說,他們無論生長在中國的哪一處,從1930年到1970年甚至1980年代,作為一個有理想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都難免經歷了那段歷史為他們鋪排的命運。
所以,我所見到、記得、寫下的,不僅只是對我的文學生命有過深遠影響的人物,更是一個文學和文化的歷史見證,一個20世紀民族書寫的側影素描。可是到了2l世紀,今天的讀者,有多少還熟悉這些人的文字,甚至名字呢?然而,只要是一個閱讀者,只要還在閱讀,縱使從來不曾直接閱讀他們,我敢相信,也無可避免地經由他們滋潤和影響過的文字,間接領受了這些文字之中其人和其文的傳承。臨河就水,雖已望不見河源,也該知道源頭來自的方向。
書中的幾十張圖片多半是舊照,我幾乎都能清楚記地得拍攝時的情景與心境。那一刻的時光就停留在快門按下的剎那;也有的在其後三十年間還在延續,陸續有了更新的照片,帶出逐漸變化的容顏,見證了時光的流逝——他們的,當然也有我自己的。我何其有幸得以親眼目睹歷史,當時激動心情之下作出的記錄,容待日後沉澱定格。今日整理成書,倏忽已過半生。人書俱將老去,唯願文字長存,記憶之河長流。
2013年春,美國加州斯坦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