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半讀教育是指在國家法定工作日及教育日曆的以白天為主的教學時間內所實施的有償性生產勞動和系統性學習相結合、交替間隔的教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半工半讀教育
- 類型:經濟術語
半工半讀教育是指在國家法定工作日及教育日曆的以白天為主的教學時間內所實施的有償性生產勞動和系統性學習相結合、交替間隔的教育。
半工半讀教育是指在國家法定工作日及教育日曆的以白天為主的教學時間內所實施的有償性生產勞動和系統性學習相結合、交替間隔的教育。內容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提出並加以實施,其對象一般以受完初等教育而又年滿16歲的青少年...
半工半讀制高等教育是指中國的一種非全日制高等教育形式。20 世紀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提出並在部分地區、單位實行。旨在貫徹執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使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有...
工讀教育是中國由工讀學校對有違法和輕微犯罪行為而不適合在一般學校就讀的青少年實施的一種特殊教育。其特點是半工半讀,並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工讀教育對象是13—18周歲的青少年男女學生分別編班或分別建校。學制為2年。思想轉變好,學習...
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是遵循教育規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是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有效促進學生就業的需要;是幫助學生,特別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的需要;是關係到建設有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一個帶有方向性的關鍵...
我想,這正是劉少奇同志在《半工半讀,亦工亦農》一文中所設計的“師範學校”,我們“要培養這種新的教員,新的校長”,才能解決半工半讀教育事業建設和發展的師資來源問題。這種半工半讀師範學校,要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培養學生自主...
劉少奇同志的《半工半讀,亦工亦農》文稿選自《劉少奇選集》1958年劉少奇和王光美的合影 半工半讀,亦工亦農 (一九六四年八月一日)劉少奇 講一講兩種勞動制度、兩種教育制度的問題。我所說的兩種勞動制度、兩種教育制度,有一部分是...
學生實行半工半讀。”各地城鄉相繼試辦,有些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和中國小也實行。1958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全國將有三類學校:全日制學校,半工半讀學校,各種形式的業餘學校。1964 年劉少奇再次倡導兩種教育制度...
目前國家有相關的政策來支持半工半讀,但僅限於中職專類的學校和成人學校及一些民辦院校,以後將慢慢延伸到普通高校。事實上國外很早就有這種模式而中國傳統的教育沒有這種觀念,當年劉少奇,鄧小平但領導人也曾提到半工半讀,但由於特殊...
石油部半工半讀學校是1964-1965年,按照劉少奇“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教育方針,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學校。教育部批准國家各部委在其直屬大型廠礦企業設立的半工半讀學校。當時的石油部在大慶、勝利、四川、江漢、新疆等油田和直屬企業...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提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讀制度,在部分職業院校中開展學生通過半工半讀實現免費接受職業教育的試點,取得經驗後逐步推廣”的要求,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我部決定在百...
半工半讀勵志班學院是為全面貫徹《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的精神,認真落實《教育部關於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北大資源學院創建了半工半讀勵志班,實行“勤工助學、半工半讀”的培養模式,即學生每周利用...
部分時間制高等教育(part-time higher education)是指學生僅以一部分工作日時間用於學習的高等教育形式。與“全日制高等教育”相對。包括半工半讀及各種不脫產學習的形式。以符合規定標準的在業人員為主要對象。按有關教學計畫學習完畢、...
天津國棉一廠半工半讀學校是指中國早期創辦的學員一面生產、一面學習的職工教育機構。1958 年 5 月、11 月先後舉辦兩期。第一期招收本廠有 5 年以上工齡、高小畢業的工人和工農出身的幹部共 51 人,學習期間實行“六二”制,即每天...
11月1日,上海半工半讀師範學院正式成立,由華東師大校黨委書記常溪萍兼任院長、卓萍為副院長兼總支書記。該校的任務是培養半工半讀中等學校師資,學制5年。1971年底,上海市委作出了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學院、上海教育學院、上海體育...
1965年3月,根據中共中央實行“兩種教育制度”的精神,為解決台江區初考落第生就學,區文教科和工農教育辦公室創辦台江區半工半讀學校(初級中學),校址設合春埕3號。設有4個班,學生約220人,教師9人,學制3年,課程開設有語文、...
工讀教育是為了挽救處在違法犯罪邊緣的“問題青少年”而實施的特殊教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教育,其主要依託工讀學校開展工作。在不同的時期,工讀教育有不同的特點。初創期的工讀教育具有半工半讀、強制性等特點,隨著社會環境、經濟...
北京工讀互助團是指中國五四運動時期學生社團組織。在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等人支持下,由少年中國學會成員王光祈發起組織,1919 年 2 月成立。團址在北京。宗旨:“本互助的精神,實行半工半讀。”特點是在互助的原則下,工學結合,...
指出工讀教育是在相當長時期內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形式,是實現義務教育的組成部分。工讀學校是對違法和輕微犯罪學生進行特殊教育的半工半讀學校。要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動技術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把工讀...
現就辦好工讀學校的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一、工讀學校的性質、任務和辦學指導思想 工讀學校是對有違法和輕微犯罪行為的中學生進行特殊教育的半工半讀學校,是普通教育中的一種特殊形式,也是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
對於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各國都有一些自己習慣的稱呼,如:美國稱之為“合作教育”或“與工作相結合的學習”,英國稱之為“三明治教育”,我國則稱之為“工學結合”或“半工半讀”。上課方式 工學交替,學生到校後進行學前...
兩種教育制度和兩種勞動制度是結合的。至1965年,全國已有半工半讀學校4000餘所,學生80多萬人,並有37所高等農業院校、220所中等農業學校試行半工半讀。“文化大革命”中,各地半工半讀學校停辦,試驗中止。
張俊傑研究了1958年企業孵化半工半讀學校的經驗,呼籲政府創造條件鼓勵企業與職業學校合作創辦新型半工半讀學校的建議。又通過國內外朋友廣泛討論,新型半工半讀教育企校合作的觀念深入人心。因此,企校合作這個概念,應該是在東部與西部、...
揚州市天海職業技術學校是教育部確立的“通過半工半讀免費實現職業教育的學校”,是江蘇老區開發促進會的人才培訓中心和江蘇扶貧開發協會“職教扶貧”基地。學校簡介 揚州市天海職業技術學校是教育部確立的“通過半工半讀免費實現職業教育的...
1959年9月,為了便於領導,將廠、校分開,三十九中仍是半工半讀學校,該廠歸機電局領導,仍繼續為學生勞動實習場地。1958-1966年間,北京三十九中學半工半讀教育模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全體在校就讀的學生一面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世界工廠里的勞工公益機構”藍衣工人合作社是一個主張平民教育,通過半工半讀,致力於普通工人境遇改變的公益機構,在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益民社工服務中心)和東莞市民政局註冊(東莞市藍衣公益服務中心)。“藍衣”,特指在中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