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乾旱地區作物對有限水分高效利用的原理與技術》,是以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為主要完成單位,由山侖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半乾旱地區作物對有限水分高效利用的原理與技術
- 完成人:山侖等
- 獲獎情況: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
《半乾旱地區作物對有限水分高效利用的原理與技術》,是以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為主要完成單位,由山侖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半乾旱地區作物對有限水分高效利用的原理與技術》,是以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為主要完成單位,由山侖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 主要完成人:山 侖、邵明安、鄧西平、上官周平、黃占斌、張歲岐、張正斌、李玉山、吳普特、...
本書共分為6篇,在兼收並蓄旱區作物產量-水分研究理論和成果的基礎上,旨在探索半乾旱區壟溝覆蓋微集雨的作物產量-水分效應,如壟溝覆蓋微集雨模式和降雨變律對半乾旱區燕麥大田生產力及水遷移過程的影響,壟溝覆蓋下肯亞半乾旱區玉米...
其目標是:面向全球,以乾旱半乾旱地區為重點,揭示作物生命健康需水過程,探索水、土、氣、生互作機理,研究降雨徑流生態調控,開發節水灌溉技術與裝備,研究作物群體用水最佳化,創新區域水土資源管理理念與方法,集成旱作與灌溉農業技術,...
第一章技術理論與試驗 新疆地區作物耗水時空多樣性特徵分析 作物灌溉三原理試探 新疆農業灌溉邊際效應分析 乾旱灌區有效降水量利用率研究 農業灌區地下潛水利用分析 新疆灌溉試驗若干問題探討 噴灌大區試驗設計若干問題 100PS—1型噴灌設施裝置...
17 其他方法和技術 17.1 沙棘植物柔性壩技術 17.2 靠壁造林 17.3 不澆水和少澆水造林 17.4 引洪落種造林 17.5 鹽鹼地灌溉造林 17.6 激發作物自身抗逆潛能的方法 18 複合技術 19 樹木抗旱機制與水分生態研究方法 19.1 旱生...
第二節 坡地農業高效利用技術 一、集水農業雨水利用技術 二、節水農業技術 三、設施農業技術 第二章 半乾旱區坡地資源評價 節 坡地適宜性評價 一、坡地影響因子 二、適宜性評價 第二節 耕地地力評價 ...
《草地SPAC水分運移消耗與高效利用技術》是2008年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克貞。內容簡介 我國牧區多處內陸乾旱、半乾旱地區,面對日趨嚴重的草原生態危機和水危機,以及草原生態保護和水利保障建設的急需,作為長期從事牧區...
本書對於穩定同位素技術研究小麥及苜蓿水分利用策略方面具有實踐上和理論上的指導意義,為半乾旱地區選育抗旱節水高產新品種提供了新的技術方法。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研究基礎 第二章碳穩定同位素技術在寧夏不同生態區春小麥節水品種鑑定中...
劉洪祿、吳文勇等編著的《都市農業高效用水原理與技術》共分六章。第一章為設施作物耗水規律與灌溉制度,主要介紹設施葉菜、果菜、西甜瓜、花卉等典型作物水分一根冠發育回響關係、土壤水分動態變化規律、耗水規律與節水灌溉制度等研究成果...
該站所處的自然條件在我國西北內陸乾旱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研究方向 針對乾旱區農業節水與水資源高效利用的國際學科前沿,主要研究農田水轉換過程驅動機制與效率提升、作物節水優質高效灌溉原理與新技術、農業高效用水與生態環境的互饋...
《作物水鹽聯合脅迫效應與水分高效利用研究》可供水利、農學、土壤專業的研究生、本科生及從事相應專業的科研、教學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圖書目錄 序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內容與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進展 第...
共分12章,分別介紹了乾旱半乾旱地區陸面與大氣水分相互作用的內涵和主要研究進展、乾旱荒漠區大氣邊界層和近地面層的水汽分布特徵、乾旱半乾旱區陸面水分特徵、作物水分適宜性和陸面水分開發利用技術、乾旱半乾旱區陸面與大氣水分相互作用...
技術原理 作物根系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雖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但水分和養分對於作物生長的作用卻是相互制約的,無論是水分虧缺還是養分虧缺,對作物生長都有不利影響。這種水分和養分對作物生長作用相互制約和耦合的現象,稱為水肥耦合...
(4)以豫西乾旱、半乾旱農田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重點開展農業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和水分循環研究,探明農田生態系統的主要生態過程。研究半濕潤半乾旱區農業生產資源高效利用模式,建立旱地農業增產、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新體系。學術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