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符

午時符

午時符,是古時流行甚廣的端午節習俗。午時符,即是用寬約一寸,長近一尺的黃紙條,上面用硃砂寫上“五月五日午時書,官非口舌疾病蛇蟲鼠蟻皆消除”等字樣。貼於屋上,以示辟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午時符
  • 類別:端午習俗
  • 屬性:厭勝物
  • 寓意:辟邪、消災
貼“午時符”,是舊時流行於廣東等地的端午習俗,端午節午飯後,家家貼“午時符”。符用寬約一寸,長近一尺的黃紙條,上面用硃砂寫上“五月五日午時書,官非口舌疾病蛇蟲鼠蟻皆消除”等字樣。在大門上懸掛菖蒲、鳳尾、艾葉等,並紮上一束蒜頭,塗以硃砂辟邪。也有些人家還在門上貼上用黃紙寫的小對聯:“艾旗迎百福,蒲劍斬千邪。”
正午時分,用水果、粽子拜家神,燒艾草薰屋角,稱“驅蚊蟲邪魔”。用雄黃酒調硃砂,在孩子的額上、胸口、手心上點一紅點,以示辟邪。
此俗在南宋時已廣泛流傳到各地。吳自牧《夢粱錄》:“士宦等家以生硃於午時書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自舌盡消滅'之句。”也有“以青羅作赤口白舌帖子,與艾人並懸門相,以為禳檜”(見周密《武林舊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