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漢末,道教四大天師之一葛玄仙翁在此處煉丹,後修常清觀(即今升玄觀)。
宋紹興(1131-1162)初,名將楊沂中將道觀修繕一新。乾道二年(1166),太上皇
宋高宗駕幸計籌山,賜建宮觀,改常清觀為升玄報德觀。
南宋末年,著名茅山宗高道杜道堅受楊沂中後人之請,住持升玄報德觀。後又在計籌山北山擴建披雲庵,改名通玄觀。由杜道堅弟子主持。
元仁宗皇慶元年(1312),宣授高道杜道堅為隆道沖真崇正真人,遂隱退,朝廷以其弟子姚志恭為升玄觀提點。
元末,升玄觀毀於兵燹。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道士袁居安重建道觀。
康熙六年(1667),當地村民禮請鍊師余體崖擔當修復住持升玄觀之任。據《康熙武康縣誌》載余體崖於康熙六年(1667)重建升玄觀,為避諱,改名為升元觀。
此後又有周玉峰、卓火傳等相繼修繕。《計籌山志略》載有雍正初年佚名《升元觀記》中有言:余體崖率徒魯抱玉(即魯太興)、徒孫施棲雲等,復建升元觀。
余與魯相繼仙逝後,由施棲雲率徒陳慧熙等,苦守清規,主持事務。
至清末,由杭州玉皇山福星觀高道李理山道長接管為下院,並扶持香火事務。
解放後,計籌山的升玄觀、通玄觀等宮觀的全真道人們逐漸星散,殿宇拆遷。
2016年,由北京白雲觀金崇景道長住持升玄觀,並接手復建工作。
歷史記載
升玄觀乃春秋時越大夫計然文子通玄真人隱居之地。開山祖師——通玄真人(計然,號文子,玄門十子之一,范蠡之師)曾與范蠡在此“臥薪嘗膽”,幫助越王勾踐籌策復越伐吳,成語“臥薪嘗膽”典故出於此。
南宋末年,安徽當塗(馬鞍山)著名茅山宗道士
杜道堅受楊沂中後人之請,住持升玄報德觀。《計酬山志》記有“真人(杜道堅)興玄學,建清規,百廢俱舉,徒眾悅服。”
南宋著名書法家雪松道人
趙孟頫,在居住德清期間,拜升玄報德觀住持杜道堅真人為師,經常攜夫人
管道升來升玄報德觀朝拜。其《為杜真人賦詩二首》是趙孟頫為杜道堅真人所書。內容有:白雲從何來,乃在計籌山。山中老仙伯,翱翔白雲間……
計籌山子昂碑的碑文是由趙孟頫撰寫,內容為:“吳興武康計籌山,越大夫計然隱此成道。後千年,葛仙翁煉丹在此。又千年,當塗杜君道堅來登白石崖。二仙遊俠,為四大域中建萬古福地。大梁趙孟頫書”。升玄觀牌匾“白石洞天”亦為趙孟頫書。
元兵南渡,杜道堅真人堅冒矢石,叩見元軍統帥
伯顏(也譯作巴延,1236—1295),以不殺無辜相請。伯顏與語大悅,遂攜其北上。元世祖特委馳驛江南,搜訪遺隱。後“欽奉璽書,提點道教,住持杭州宗陽宮”,仍領升玄觀事。又在計籌北山擴建披雲庵為通玄觀,以弟子主之。
元仁宗皇慶元年(1312),宣授隆道沖真崇正真人。“真人居寵思退,請老而傳”,朝廷遂以其弟子姚志恭為升玄觀提點,其徒孫孫拱真為提舉,“俾世世相傳,玄玄不絕”。然世運滄桑,元末,升玄觀毀於兵燹。
“不意自明而清,荒廢久,而高人去;仙跡毀,而謀占多”。康熙六年(1667),當地村民禮請鍊師余體崖(守淳,北京白雲觀
王常月真人南下傳戒的戒子)擔當修復住持升玄觀之任。
《康熙武康縣誌》載余體崖於康熙六年(1667)重建升玄觀,為避諱,改升玄觀為升元觀。
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二九〈寺觀〉則載余體崖於同年還重建位於武康縣東唐泫村(塘涇村)之修真觀。
余體崖弟子眾多,《計籌山志略》列名者,即有魯太興、方太瓊、李太霞、胡太琮、方太瑺、金太琛、李太增、徐太權、傅太梅等。從師徒名字來看,余體崖為全真龍門第八代。
余體崖為眾弟子制有《規訓》,公布於齋堂中。文曰:學道之人,第一要腳跟穩當,不被人騙。在山住十年,今見方外之人,念年(即二十年)煉得心如槁木意若死灰,雖富貴功名,美色財帛,煩惱種種不起,纔算得入門一著。輒雲,某說好,某說歹,罵我,妬我,某處有錢,某處有齋,就要搬移,生出別樣心腸。殊不知命運不濟,徒自勞碌。惹人不重,惹自顛倒。奉勸諸弟,知命可守,含忍過去,籌山腐渣菜根冷齋飯,倒有滋味,自然苦盡甜來,水到渠成,如大悟大徹,徒死心主宰為最也。籌山道人體崖氏,初夏靜坐之餘,澄思滌慮,萬象皆空,適大德持紙箋求書教言,隨即迅筆拈此以勉之。凡我及門,其各稟遵毋忽。
吳綺(1619—1694)〈送卓火傳歸隱計籌山升元觀序〉說:“余體崖始為結茅,周玉峰繼為除草。然金亭未顯,空存
九節菖蒲;絳闕猶虛,未長萬年神藥。而我火傳年兄褰裳獨往,將尋赤水之珠;著屐思從,欲訪玄都之籙。何其勇也,不亦異哉。”
《計籌山志略》載有雍正初年佚名〈升元觀記〉,稱余體崖率徒魯抱玉(即魯太興)、徒孫施棲雲等,復建升元觀。當時“拜謁者紛紛,皆曰神仙復來,觀宇新建,將有葛〔玄〕、杜〔道堅〕之興”,“孰意天不假年,余與魯相繼而逝,今惟賴施子棲雲,率徒陳慧熙等,苦守清規,略加整飭”。至清末,由杭州玉皇山福星觀高道李理山道長接管為下院,並扶持香火事務。
歷代住持
計籌山升玄觀歷史悠久,歷經開山祖師通玄真人(春秋計然文子)、漢代葛仙翁、宋末元初楊沂中禮請杜道堅、清代北京白雲觀常月真人(當時在升玄觀駐棲傳戒)、余守淳(體崖)、李理山(清末民初為杭州玉皇山下院)等多位歷代高道的延續,已經見證了2380多年的滄海桑田。
通玄真人
計然:(生卒年不詳)辛氏,名鈃[jiān],字文子(一說名文子),又稱計倪 、計研,號漁父,春秋時期宋國葵丘濮上(今河南商丘民權縣)人,著名謀士、經濟學家。與沖虛真人列子、南華真人莊子、洞靈真人亢倉子一起被道教尊之為四大真人,為道教太上道祖老子的四位弟子。與唐玄宗於天寶元年(742)詔封文子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書為《通玄真經》。
葛玄:(公元164年-公元244年)三國著名高道,道教靈寶派祖師。字孝先,號仙翁,被尊稱為“葛天師”。道教尊為葛仙翁,又稱太極仙翁,與張道陵、許遜、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
杜道堅:(公元1237-1318),字處逸,宋末元初著名道士,號南穀子。當塗(今屬安徽)人。宋度宗時(公元1265~1274),賜號輔教大師。元成宗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復授杭州路道錄、教門高士。元仁宗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宣授“隆道沖真崇正真人”。
杜道堅曾獲宋度宗召見,賜號輔教大師。後住持湖州升元報德觀,興玄學,建清規,廢俱興,徒眾悅服。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元兵大舉南侵,所至震懾。道堅冒矢石,叩軍門見元軍統帥太傅伯顏,以不殺無辜相請。伯顏久聞其名,與語大悅,乃下令禁止士卒劫掠。江南既平,乃隨伯顏至上都,覲見元世祖忽必烈,上疏陳當務之急,在於求賢、養賢與用賢。後奉旨提點道教。
杜道堅深研玄理,論道探玄,認為,天下萬事萬物已被《老子》包羅無遺。故稱“道德五千餘言,包絡天地,玄同造化,君臣民物,罔不賅備”。又稱“老聖之言,紀無始有始開天立極之道,太古上古皇道帝德之風,下至王之功,伯之力,見之五千文,囊括天人之道,上下幾千百代,歷歷可推。”
他也多折中儒道,以儒道之理與“天地同功”將帝王歷史熏蒸於玄經,求經世之用。認為老子本柱下史,故援引《尚書》解老,又匯通《周易》、《道德經》,用邵康節《皇極經世書》註疏《老子》。
著有《道德玄經原旨》、《玄經原旨發揮》、《關尹闡玄》、《文子纘義》等。
余體崖:號守淳,北京白雲觀王常月真人南下傳戒的戒子,為全真龍門第八代。
金崇景:字凡希,號明皓道人,幼慕黃老,為全真龍門第二十六代弟子。
2016年任湖州市德清縣升玄觀住持。
2018年任任台州市路橋區平安觀住持。
相關文獻
《計籌山子昂碑》由趙孟頫撰寫,內容為:“吳興武康計籌山,越大夫計然隱此成道。後千年,葛仙翁煉丹在此。又千年,當塗杜君道堅來登白石崖。二仙遊俠,為四大域中建萬古福地。大梁趙孟頫書”。
《為杜真人賦詩二首》趙孟頫
白雲從何來,乃在計籌山。山中老仙伯,翱翔白雲間。結屋松竹里,開窗泉石邊。焚香誦《道德》,清齋降神仙。俯仰皆自得,洗心游太玄。我欲往從之,規買山下田。藝藥掃白髮,栽桃映紅顏。庶幾林下意,期了區中緣。丹成從師去,笑拍洪崖肩。 瓊山發天秀,珠泉表地靈。柔荑吐丹葩,喬林標絳英。酌醴吸沖和,汲澗漱甘清。石門開洞門,木龍走岩扃。清飈一時至,四座浮幽馨。閬風何必遠,世塵空自冥。從游當有期,淹留詎無成。左手擷紫芝,右手采黃精。振衣陟崇岡,遐觀散神情。長嘯煙霧裡,滿空鸞鶴聲。吾昔年為先師杜真人賦此二詩,今其弟子袁安道來索書,因寫與使藏之。延祐六年十二月廿九日松雪齋書。子昂。前詩似更有二句,然老昏忘之矣。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吳綺《林蕙堂全集》卷七《送卓火傳歸隱計籌山升元觀序》說:“余體崖始為結茅,周玉峰繼為除草。然金亭未顯,空存九節菖蒲;絳闕猶虛,未長萬年神藥。而我火傳年兄褰裳獨往,將尋赤水之珠;著屐思從,欲訪玄都之籙。何其勇也,不亦異哉。”
相關名人
祖師爺通玄真人
計然:(生卒年不詳)辛氏,名鈃[jiān],字文子(一說名文子),又稱計倪 、計研,號漁父,春秋時期宋國葵丘濮上(今河南商丘民權縣)人,著名謀士、經濟學家。與沖虛真人列子、南華真人莊子、洞靈真人亢倉子一起被道教尊之為四大真人,為道教太上道祖老子的四位弟子。與唐玄宗於天寶元年(742)詔封文子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書為《通玄真經》。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著《范蠡》二篇,今佚。
天師
葛玄:(公元164年-公元244年)三國著名高道,道教靈寶派祖師。字孝先,號仙翁,被尊稱為“葛天師”。道教尊為葛仙翁,又稱太極仙翁,與張道陵、許遜、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
趙孟頫:湖州人,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晶宮道人。信仰道教,拜升玄觀住持杜道堅真人為師。是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主要作品有《松雪齋文集》《秋郊飲馬圖》《秀石疏林圖》《松石老子圖》等。
《為杜真人賦詩二首》是趙孟頫為師父所書。計籌山子昂碑的碑文由趙孟頫撰寫,升玄觀牌匾“白石洞天”亦為趙孟頫書。
管道升:浙江德清人,字仲姬,趙孟頫夫婦很長時間都居住在德清,經常來升玄觀朝拜。元代著名的女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與衛夫人(衛鑠)並稱“書壇二夫人”,代表作品《墨竹譜》,《水竹圖卷》,《秋深帖》,《山樓繡佛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