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年女屍
- 來源:馬王堆漢墓
- 類型:屍體
- 朝代:漢
女屍簡介,相關評論,
女屍簡介
神秘的馬王堆漢墓——千年女屍(辛追)
劉小豹:當時我也是親歷者。要進去參觀的人全要排著隊,人和人之間連一寸的間距都沒有,就是人挨著人,人擠著人,被推著進去推著出去。
我記得一個場景,老在我腦子裡頭出現。有一個觀眾,當時大家把門口的玻璃都擠碎了,其中一塊玻璃就劃傷了他的脖子,鮮血直流,他手捂著脖子,我們都嚇壞了,當時工作人員說先包紮一下,結果那個人說,沒關係,我先看了再說。就狂熱到這種程度。
當時最重要的看點就是一個:就是一個女屍經過千年竟然能夠不腐,在我們的概念中完全不可想像。另外,2100多年以前的人是什麼樣的,我們也不可想像。
相關評論
此外,新聞報導也推波助瀾,民間這種飛短流長的誇張、演繹,使它一切的一切變得非常神奇了。因為民眾都看到了當時的關於女屍的照片,其中有貴夫人躺在手術台上,旁邊有很多器械,其中有打吊針的架子都放在旁邊。到了後來,在街頭居然出現了這樣一種議論,說這個老太太經過搶救又活過來了,活過來又開始跟我們說話,一說話誰都聽不懂呀,急了,咱們趕快又從北京把郭沫若老先生請來了,郭老是我們最有名的古文字專家嘛,結果她說話郭老能聽懂,兩個人就開始聊了起來,老太太就跟郭老要漢賦,郭老就請這個老太太吃蘋果,諸如此類的東西就出來了。
劉小豹:觀眾到我們館裡面老在問這樣一個問題,這種屍體應該叫什麼?很多人非常習慣性地把它稱為乾屍、木乃伊,我想實際上這裡面就有一個屍體類別的問題,我們馬王堆屍嚴格意義上說是新鮮屍體,是一種軟體的濕屍。
她的肌肉有彈性,她的關節可以彎動,她的皮膚摸上去手裡有油膩感,她的內臟在身體裡保存異常完整,內臟上的病變清清楚楚,她絕大部分的細胞、細胞膜、細胞核,包括一部分神經組織,比如說人最容易消失的一種神經組織叫迷走神經叢,都能夠歷歷可見,所以這個很顯然,這跟我們後面所提到大家常見的木乃伊有本質不同。
這種類型的屍體,保存得如此完好,年代如此久遠,至少在馬王堆漢墓發掘之前,在考古發掘當中,或者在其他的發掘當中沒有發現。
世界上最常見的古屍是木乃伊,他的時代久遠甚至可能上溯到四五千年以前。但是,同馬王堆古屍相比,木乃伊的保存狀況不能說好,皮膚肌肉干枯,內臟也被摘除。類似的屍體甚至在我國新疆等乾旱地區也有發現,他們是乾枯脫水後形成的。
相比之下,馬王堆古屍肌膚具有彈性,關節可以彎動,甚至最容易腐爛的內臟也保存著完整形態,看上去更像剛剛死亡幾個月的人體。
劉小豹:還有一種類似的屍體叫做泥炭揉屍。這個名字可能大家不太了解,泥炭揉屍往往是出現在氣溫比較低、酸性物質特別豐富的沼澤地。
據說蘇聯西伯利亞那個地方發現一具猛獁象的遺體,它這個屍體的表面的顏色成了一種古銅色,沒有一根毛髮,而且毛髮都腐爛了,皮膚變得很脆,一碰就炸。體內內臟高度腐敗。
還有一種叫屍蠟,就是腐爛的過程中產生一種特別的化學反應,使屍體體表產生一種黃色的、類似於蠟一類的覆蓋物。馬王堆屍體上有少量的幾處。
所以說,這兩種屍體顯然與馬王堆屍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既然如此,當時命名的問題就來了,所以後來經過大家廣泛的討論,最後毫不猶豫地說用馬王堆屍來命名馬王堆西漢女屍。這一種類型的屍體,它主要指的是,皮膚摸上去油膩感,肌肉有彈性,部分關節可以彎動,內臟保存非常好的這一類古屍。
那么,馬王堆屍型又是因為什麼原因而沒有遵循自然界生死消亡規律呢?1973年3月,來自全國53家科研院所的83位專家學者齊聚長沙,人們形容這次聚會是群星璀璨。專家們還帶來了中國當時頗為先進的科學儀器,試圖全面揭開漢代貴婦不腐的秘密。
但是,即便有如此強大的技術支持,專家們竟然依舊發生了分歧。爭論的焦點集中在了一種茶色液體上。這種茶色液體第一次出現是在墓主人的內棺中,那么這種神秘的液體究竟是起什麼作用的呢?
劉小豹:在一號墓的棺中,女屍被包裹了20多層絲綢之後,浸泡在這個液體當中。剛開棺的時候,這個液體是透明無色的,當把這個包裹女屍的絲織品往上一搬動的時候,大量的沉澱物就上來了,顏色改變了,然後伴隨著一種奇臭的味道,一種酸臭。後來在實驗室里測,這種液體的pH值非常低,酸性非常強。女屍完全被浸泡在80公升這樣的茶褐色的液體當中。
關於這種神秘的液體,科學家們展開了討論。但是,不同的領域的學者,得出的結論竟然完全相悖。因為在棺材外面沒有發現水漬,所以專家們基本排除了外界水滲入的可能性,這時,醫學界的觀點非常鮮明:這是女屍腐敗後流出的屍解水。
因為人體的重量當中有70%都是水分,所以人死了之後,有一個長期的水解過程。從馬王堆女屍的遺體可以看出,她生前的生活十分養尊處優,導致體態肥胖。因此,醫學界分析,在她去世後能夠分解出80公升的屍解水是可能的。
但是,古考學界和歷史學界卻不太認同這個觀點。他們懷疑,這種茶褐色的液體是古人配製的防腐藥水,其理由恰恰來自於醫學專家的化學檢測。茶色液體偏酸性,除含有豐富的胺基酸外,竟然含有乙醇、乙酸、汞沉積物等殺菌物質,乙醇就是今天醫學中常用的殺菌藥物酒精。
劉小豹:我們更認同於,它是當時有意放進去幫助保存這個屍體的液體。同時,不僅有大量的消毒物質,我們還發現了大量的汞化物,汞就是水銀。早在戰國時期,中國人就已經知道水銀的防腐作用了,已經有這個先例了。
後來,考古學家做了一個試驗,這個測試的結果表明,除了剛才我提到的那些性狀之外,它居然具有輕微的抑制細菌的生長作用。就是你把細菌丟到這個液體當中去,你觀察它,這個細菌並不死亡,但是它絕對不繁殖了,但是沒有把它殺死,換句話說它也具有輕微的抑制屍體腐爛的作用,它應該具有這種功效。
但是,也有專家提出,這種褐色液體在暗無天日的墓穴里經歷了2100多年,任何一種液體、物質都有一個衰減期,經過這么久遠的歷史,或許它的成分早已與2000年前大相逕庭了。
劉小豹:我國的史書記錄中,有條件的家庭裡頭如果有人死亡之後,往往是首先要用香湯進行沐浴,那么這個香湯實際上按照我們現在理解就是具有一種不光是美香屍體的作用,還有一種體表殺菌、消毒的作用。所以說,這種情況也是完全可能存在的,可能當初是許多功效很強的殺菌劑,但是經過很長時間,它的功能已經有所減弱,不過至今我們還能測到一些微弱的作用。不過,這些討論都沒有得到最後的確認,可以說,這還是一個沒有解開的問題。
目前,這個液體依然很好地被保存在我們館裡頭,對它的研究也還在進一步進行,我們還想探索用新的手段、新的設備再探索一些未知的東西,這些工作還在做,我們也想解開這個謎團。
在反駁考古學家們的推測中,湖南醫學院的王鵬程教授提出了一種假說。他認為,棺液中的防腐成分來自漢代貴婦身上的絲綢製品。這些蛋白質纖維的編織物分解發酵後,完全可以產生同等含量的乙醇和乙酸。
但是,和考古學家一樣,這依然是沒有證實的假說。況且,棺液中的防腐成分含量很低,不可能保證沒有生命的人體歷經2000多年還不腐爛。對於棺液,專家們只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棺液在特定的條件下,對保存屍體起到特殊的作用。那么,這個特定的條件又是什麼呢?2000年前的古人又如何造就了漢代貴婦不腐的奇蹟呢?
貴婦人是被包裹了20多層絲綢後放入棺木的,絲綢包裹和貴婦人一起浸泡在神秘液體中。絲綢和漢代帝王的金縷玉衣一樣,在古代墓葬禮制中都具有某種神秘的象徵 意義。而且,同古代埃及的木乃伊製作方法也有幾分相似。
劉小豹:包裹起來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我相信古代人也意識到它的作用。經過屍體的體表的殺菌、消毒的處理之後,迅速地把屍體用絲綢包裹起來,而且一纏20層之多,那么它就有效地解決了來自於三個方面對這個古屍的影響,第一是物理方面的。第二是化學方面的。第三是生物方面的。換句話說,屍體與來自於外界的三個因素有一個脫離,所以說這個包裹我們覺得對這個屍體的保護應該也是有作用的。
但是,問題馬上來了,馬王堆是由兩個墳冢、三個古墓組成的家族墓葬,三號墓就在一號墓的腳下。人們曾經希望這個墓中再出一具古屍,而且考古隊員也確實看到了保存完好的文物、食品、竹簡、帛書,但是,同樣是經過絲綢包裹的三號墓葬主人,經過久遠的時間,竟然只剩下一副骨架,看來絲綢的包裹依然不是決定因素。
劉小豹:其實當我們搞研究的一步步研究深入下去之後,當我們把這個謎團一層一層解開之後,我們發現它就是我們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幾個字—深埋密封。
表面上看,2100多年前,人們埋葬漢代貴婦的方式並不複雜,人們可以在地表看見20米高的墳冢,在考古學上被稱為封土,而封土堆之下便是西漢貴婦辛追的墓坑。墓坑填滿了夯實的泥土,深20米。
劉小豹:但是事實上你要能夠達到使屍體不腐爛,這個標準的深埋密封絕非一個簡單的過程,不像我說的這么簡單。首先我們看深埋,這個古代的墓葬埋在地下,埋得越深就越好,相對來說越容易對這個隨葬物品也好、屍體也好形成一個保護。因為越深就越容易使它的溫度恆定下來,濕度恆定下來,壓力恆定下來。
那么馬王堆墓有多深呢?20.5米深,已經大大高於這個標準。馬王堆一號墓發掘的過程中,出土的時候,中科院來了人,我們也拿溫度計在底下測試,溫度就是18度。後續的二號墓、三號墓同樣也做了這樣的測試,溫度依然是18度。那么它就告訴我們,這個墓埋入地下之後,2100年以來,它就恆定在18度這個溫度。
但是,在一般人看來,攝氏18度這樣一個概念,似乎並不能對無孔不入的細菌造成任何影響,許多細菌能在人類想像不到的高溫或者低溫下生活。而同時,屍體的腐爛,就是由於細菌的分解,那么維持攝氏18度這樣一個不高不低的溫度,意義又何在呢?
劉小豹:這個溫度最重要的作用,不在於抑止細菌生長,而是恆定的溫度使得墓葬中的物體不會因為溫度而變化,因為溫度的變化不停地膨脹收縮。這也是漆器不裂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是變化的溫度,漆器完全可能起泡、開裂、變形。那么由此可見,恆溫深埋的一個好處是不言而喻的。恆溫、恆濕、恆壓,這可能是古人在下葬的時候沒有想到的,起碼不是刻意計算後決定下葬深度的。
在今天的馬王堆,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作為展品保留下來的三號墓的墓坑。從深度上看,它與漢代貴婦的一號墓相差無幾。人們不禁要問,同樣都是恆溫、恆濕、恆壓,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差別?
劉小豹:對,這裡面還有另一個因素在起作用,就是密封。馬王堆的那個漢墓的密封材料有點與眾不同,我們大眾了解比較多的,就是它用絲綢包裹的這種密封,四層棺槨層層相套的這種密封。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在馬王堆裹屍的外面,它這個槨室是用一萬多斤木炭包裹起來的,在木炭的外面有一層非常重要的土,我們把它叫做白膏泥。
白膏泥學名叫作微晶高嶺土,今天大多用在陶瓷生產中。當年,考古隊員清除了填土後就見到了一層白膏泥。白膏泥下面是一層木炭,兩者相加厚達2米半,它們緊緊地包裹住六面體的棺槨。
劉小豹: 這個陶土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馬王堆的密封首要是它解決了一個最大難題,它真正實現了完整意義上的密封,這個泥土非常嚴,而且很細膩。實際上使用這個土作為密封材料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墓就開始使用了,換句話說2400年以前,我們中國人就意識到這個土具有一種神奇的密封功效。那么究竟是否真的這么有效呢?在實驗室里,準確的數據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在實驗室里我們做了一個測試,1厘米的白膏泥24小時的滲水率為0,24小時一天一夜一滴水沒滲出來。另外,這個白膏泥還有第二個參數,這第二個參數一直沒對外公布,但是我親自經歷的。當時,在清華大學的土木建築學院,有一個姓王的教授,需要我們提供一些白膏泥給他。當時我就讓館裡的同志找到了一部分給他,他帶回了實驗室。結果他從北京給我來了長途電話,他說,告訴你,經過實驗,這個白膏泥的數據表明,它的防滲漏係數是混凝土的100倍。這個簡直太神奇了。
現在,考古學家完全有理由相信,一號墓之所以保持得如此完好,是因為白膏泥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一號墓的白膏泥用的平均厚度達1.3米,把墓槨上下左右四周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了,沒有一絲一毫的空隙,整個這個一號墓的墓槨,同一萬多斤木炭就是被白膏泥給包裹起來的。
劉小豹:白膏泥的完美密封,最終導致這個墓室是缺氧無菌的墓。這個墓葬出土之後,咱們中科院系統派了專家來,他們試圖在這個墓裡面找到一些2000多年以前原始細菌的形態,居然一無所獲,一個都沒找到。
所以說,完全的無菌狀態,當然對屍體保存非常有利。這個時候,可能有人會想到一開始的一個問題。這個墓地不是一個火坑墓嗎,不是冒出藍色的火苗嗎?這個火苗的形成就是說明它的厭氧菌在分解有機物的時候產生的,那么當這個厭氧菌把有機物分解完了,當這種甲烷氣體處於一種飽和狀態的時候,這個墓里的細菌沒有了能量來源,也都死了。所以,這裡不僅沒有了氧氣,同樣也沒有了細菌。
1981年,《馬王堆漢墓研究》一書出版了。在書中,專家們在全面研究古墓殘留物後,對古屍不腐的原因做出了一個完整的分析。
在20米封土之下,存在一座2100多年的古墓,是白膏泥和木炭形成了古墓的密封和恆濕條件。顯然,這個古墓具備了現代防腐技術所要求的全部條件:密封、恆濕、無光照和缺氧。
漢代貴婦下葬之後,由於密封的原因,需要氧氣生存的細菌很快缺氧死亡,而不需要氧氣的細菌漸漸地也因為沒有了養分而死亡。漢代貴婦在短時間內結束了腐爛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在此後的兩千年里停滯了。
但是,有人提出,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熟知這一系列科學道理的呢?
劉小豹:這個涉及到中國人的一個傳統觀念,人們就覺得死實際上是人活著的另一狀態,就是魂和魄的一種關係。當時的古人更多的是把人死了認為是體魄死亡,而靈魂升華了。那么體魄死亡之後,如果體魄保存不好,靈魂找不到寄託,那么它還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活。所以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中國人就追尋這樣一條路。
因為有這樣一個概念,所以一開始就很在意對屍體的保護,那么經過若干年苦苦的追尋,至少我們現在可以肯定地說,到了漢代人們已經有了一套非常完整、非常成功的屍體防腐技術。
升天的祈望,靈魂的崇拜,死亡的敬畏,讓中國的古人掌握了一種奇特的屍體保存辦法。但是,作為一種觀念的存在,它還是留給了人們揣摩窺視的痕跡。為什麼人們會想到使用
深埋密封等一系列手段對屍體加以保護呢?原來,這其中和我國的另外一項特有技術——養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劉小豹:當我們追溯中國古代紡織史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么一個現象,中國是世界人類當中首先發現蠶絲是可以利用的一個民族。
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們祖先最早發現絲綢可以利用的時候,不是為了拿來為人的生活服務的,它是為當事人的一種宗教的觀念服務。這個話怎么講,因為古人發現蠶是非常奇特的東西,古人一直認為,人是靈魂不死的,但是它一直沒有找到物證。靈魂怎么不死?它以一種什麼形態生存著?這個時候,人們看到了蠶,這是一種讓人非常羨慕的動物。
從文字學的角度,後人也發現了相應的證據:“蠶蛹”的“蛹”與“兵馬俑”的“俑”,兩者有著相當程度的聯繫,僅僅區別於一個偏旁。於是,後人推斷,古人希望通過對蠶的模仿,來實現起死回生的目的。
劉小豹:一個是指動物,一個是指人,但是這個“俑”字都是表明同樣一個物體,一個物體在同樣的狀態下的一個字。是什麼狀態?死了的狀態。蛹在繭裡頭表面上看是死了的狀態,但是到了一定的時候,它居然從繭中爬出並成為一隻蛾,蛾又產了很多的卵,它不是又復活了嗎?而且它的復活不是簡單一個個體的復活,它是子孫後代無限延續的復活。於是古人就突然發現,原來找了半天的這個證據,就在身邊的蠶繭中。這是靈魂升天的一個最好的發生器,或者叫一個載體。
就這樣,人們為了能像蠶一樣起死回生,做到靈魂和肉體的分離、再組合,開始在許多器物、禮儀上加以模仿。在他們看來,只要能鑽進和蠶繭具有同樣功效的包裹中,就能在未來的某一天重新變化而出。
劉小豹:我們再舉一個相同的例子,仰韶文化我們都很清楚,中國北方黃河流域一個非常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仰韶文化的瓮罐,瓮罐上都有眼,它為什麼要留上眼呢?其實,這是期盼這個孩子的靈魂能夠通過這個眼到天上去,實際上這個作用跟蠶繭的作用是完全一致的。而我們國家最早的蠶繭的發現,恰恰也是在同期的新石器時代中。
後來延續到夏商開始,我們就在考古中常發現,甲骨文當中“蠶”字、“絲”字、“紗”字都有了,帶絞絲旁的字很多了。甲骨文的青銅器的紋飾上有蠶,有桑葉等。更絕的是我們發現作為隨葬品的很多青銅器,也是被絲綢包裹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