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崖石窟位於南京市棲霞區棲霞山麓,從棲霞寺至紗帽峰,南朝宋、齊起歷代皆有開鑿,以唐代續鑿和明代汝鑾最多。齊永明七年(489),明僧紹次子、臨沂縣令明仲璋繼承父志,與法度禪師在棲霞山西峰石壁造“三聖像”,至梁天監十年(511)陸續鑿成。現存250餘個窟龕。最大的石窟為南朝時的大佛閣(即三聖殿),平面呈橢圓形,穹隆頂,圓雕佛像,主像連底座通高9.31米,兩邊觀音、大勢至菩薩各高6.81米。相鄰的次大龕也屬南朝時期。兩個大窟附近有許多中小型龕窟,造像以彌勒佛、阿彌陀佛和千佛為主,時代也大都是南朝時期。唐龕大多為中小型龕和千佛龕。分布於南朝諸龕西北方高處。棲霞山千佛崖石窟是我國南方現存南北朝時期最早、規模最大的石窟寺遺址,後期唐窟數量多,造像題材豐富,是南方同時期石窟寺遺址中規模最大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千佛崖石窟及明徵君碑
- 外文名稱:Thousand-buddha grottoes cliff and Ming jun monument
- 地理位置:南京市棲霞區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千佛崖石窟,明徵君碑
- 現狀:少數完好外,大部分已殘缺
石窟石碑與歷史相關,現狀與保護,
石窟石碑與歷史相關
宋、明兩代又有增刻和修葺。崖壁上下共五級,佛大者數丈,小者僅盈尺,或五、六尊為一龕,或七、八尊為一龕,望之如蜂房鴿舍,號稱千佛崖。還有南唐書法家徐鉉、徐鍇題名,宋游九言書“古千佛岩棲霞寺”及明代重修佛龕題名等。
明徵君碑碑文記載棲霞山千佛崖石窟的緣起和經過,共33行,滿行74字,由唐高宗李治所撰,由高正臣行書書寫,王知敬篆額,碑陰刻“棲霞”二字,相傳為李治所書。這是我國最早的行書碑之一,筆畫圓潤豐澤,結構嚴謹,藝術價值高。該碑的碑材含距今2.8億年的海百合莖和中國孔珊瑚等淺海動物化石,系地質學界罕見的化石標本。
現狀與保護
清鹹豐年間,千佛崖遭嚴重破壞。1925年,住持僧若舜用水泥粉飾全山石像,使之失去原貌。“文化大革命”中又遭破壞。現存造像515尊,佛龕294座,除少數完好外,大部分已殘缺。
“九五”以來主要保護內容
1994年10~12月,南京市博物館對千佛崖石窟造像進行考古調查。1998年4月,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受省文化廳和市文物局的委託,主持召開“修繕棲霞山千佛崖佛教造像論證會”。1999年12月,南京市文物研究所開始對千佛崖文物進行全面的考古調查與研究工作。
現存主要問題
千佛崖文物的總體格局至今未變,重要文物都還保存在原來的位置上,沒有遭到大的破壞;整體環境保護較好,無任何現代建築,也無挖溝、築路、墾荒等破壞現象發生。棲霞山千佛崖山體為石灰岩,石質疏鬆,易於風化,現山體遍布裂隙,山崖有剝落滑坡的危險。千佛崖石窟經唐代武昌法難、南宋金兵侵犯、晚清連年兵禍、“文革”破舊立新,使石窟造像遭到嚴重破壞。民國年間棲霞寺僧將所有造像的表面塗抹水泥,為了增加水泥的附著力,還在造像表面鑿出許多小孔。山上山下雜樹叢生,有礙景觀。
“十一五”期間主要保護內容
對千佛崖石窟及其頂部崖面上的裂隙作灌漿處理,進行加固,使石窟得到永久性的保存。對每一尊造像進行防酥解、防風化處理。對無頭和缺臂斷腿的造像進行一定數量的修復以顯示優秀傳統文化的神聖性,提高千佛崖石窟的觀賞性。對舍利塔和明徵君碑同時作保護維修,修補舍利塔缺損的出檐和重雕缺損的文殊菩薩像。清除石窟頂部崖面和路邊的雜樹雜草,重新設計改造環境,修整道路,搞綠化景點組合。在重要窟龕前安裝柵欄,使造像不再遭受人為的破壞。收集所有的文物考古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綜合研究,撰寫成大型的考古研究報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