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間》1939年9月創刊於廣東梅縣,屬於綜合類刊物。刊物由梅縣民國日報編輯委員會負責編輯,由梅縣民國日報社負責發行,社長為熊淡孫;刊物由各地書局負責銷售;刊物為旬刊;該刊停刊時間和停刊原因不詳。館藏現存最晚一期為1939年11月第8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日間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9年
- 出版周期:旬刊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刊物設有固定的欄目,具體包括“十日評述”、“論著”、“文藝”和“信箱”等欄目。首先,該刊每期首篇都會由社長熊淡孫撰寫署名文章,在內容上多為回顧中國全民族抗戰的浴血之路,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遺教,鼓舞讀者重新以飽滿的鬥志堅定抗戰必勝的決心,共同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從設定的欄目來看,“十日評述”一欄可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分析當前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形勢,介紹歐洲戰場新近的戰況和勢力對比,或介紹日本國內的政界和軍部之間的派系鬥爭;另一部分則以“國際一旬”、“國內一旬”和“地方一旬”的形式報導一旬內的新聞事件,傳播國內國際要聞。“論著”一欄主要是刊登學術性較強的論文,在內容上則或分析當前中國所面對的世界局勢,剖析中國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或介紹研究國際政治問題和思想文化問題的理論方法。“文藝”一欄則主要刊登各類文學作品,這類文學作品往往聚焦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描繪普通人的生活常態;“信箱”一欄則是專門為讀者開放留言而設立的欄目,由讀者描述生活地域的社會情勢。
《十日間》作為綜合類刊物,其從創刊到發行都與梅縣政界有著密切的關係;能夠從中反映出在抗戰的艱難時刻一個廣東小城的社會生活,為研究抗戰時期梅縣知識精英對時局的看法提供了詳實的參考資料。
文化傳統
《刊行〈十日間〉敬告讀者》熊淡孫
本報因經濟因素,遭受各種客觀條件的桿格,亟須作根本之調整,不得不自九月一日起暫行停出日報,改作旬報,名曰《十日間》,以系統的綜合的雜誌形態,與讀者相見。
這不但是本報奮行向上,暫作一個變化,而且在質量上,也是一次新的突破,我們認為不會是一個損失,反而有更積極的切合需要的意義,無論對宣傳抗戰的作用上,關於這一點,茲願向社會人士作如下的公告:
在今日偉大的時代中,對中國抗戰過程的急劇變化,及與抗戰密切關聯的國際形勢之微妙演進,中國人民不但需要個別動態的報導和傳播,尤需要整個形勢的系統把握和研究。前者是一般報紙的責任,後者卻是雜誌的任務,在我們梅縣地方,報導與傳播訊息之報紙,已可稱“林立”,以人力物力上,只須求事功之適取集中,本無須作過分重複之浪費,尤是經濟不足設備不周之報館,更不宜敷衍採集。但把握和研究整個形勢的雜誌,雖有且善,可是,這方面實嫌太少而不嫌其多,蓋整個形勢之把握與研究,具有精益求精深刻而XX之必要也,此為本報暫刊旬報之是以告社會人士者。
其次,本報暫刊旬報,已具有如上之任務,因此又必當善於普遍的反映社會生活與社會意識,然後導於正確而一致的認識。中國抗戰建國前途,必需根據三民主義在實踐中完成的理論指導,使這個理論成為人人所具備所認識,搶築中研究和在生活上的貫徹,實不可得。中國國民黨是今日領導抗戰建國的偉大的黨,是日益進步的,是由最高的三民主義的理論指導的。因此在理論的發揚和實踐上,要能完全了解多樣的社會意識,而從與一切不正確的落後的意識鬥爭中完成它,本報暫刊的旬報,即以此立場作最大的努力,因此實為宣傳抗戰所迫切需要,此又是堪以告社會人士者。
我們懇切期望社會人士,一致予以協助與支持,共同開墾這個新的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