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音技法

十二音技法(twelve-tone technique),西方現代音樂的作曲技法之一。亦稱十二音體系,它是將一個八度中12個半音各自作為平等的一員,因而廢除了中心音的存在而進行作曲的一種技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二音技法
  • 外文名:twelve-tone technique
  • 釋義:西方現代音樂的作曲技法之一
  • 亦稱:十二音體系
  • 開創者:J.M.豪埃爾
技法介紹,基本方法,歷史變遷,

技法介紹

最早試驗十二音技法的是J.M.豪埃爾。將十二音技法變成一種體系的是A.勛伯格,首次套用於1921年。他的目的是追求一種有組織原則的泛調性音樂。十二音技法最初的影響只限於勛伯格的弟子如A.貝格,A.von韋貝恩,以及H.艾斯勒,E.克雷內克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十二音技法的影響迅速擴大,並被發展成序列音樂,成為西方現代重要的作曲技法之一。

基本方法

十二音技法的基本方法如下:
①將八度中12個半音按某種順序排成“音列”(或稱“序列”)。此音列就成為一首作品的基礎,由它產生曲調、對位、和聲及織體
②作品中音列的順序不能改變,即每一個音出現以後,在其他11個音未出現完畢以前,不得在其他聲部再次出現。
音列有 4種順序,即原形,反行──音列的反向倒影進行,逆行──音列順序的逆向進行,以及逆行反行──逆行音列的反向倒影進行。如下例:這 4種順序均可在不同的音高上開始,因此,一個音列可有4×12=48種變形。
④一個作品基本上只使用一個音列,以求統一。
在具體套用中,這些規則不是絕對嚴格的,幾乎每個十二音音樂的作曲家(包括勛伯格本人)都做了若干變動,其中最重要的變動是將音列又細分為更小的音列,並賦以一定的獨立性。

歷史變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十二音技法的規則有向兩端發展的傾向,即愈益自由或愈益嚴格,並從後者發展成為序列主義。從理論上看,十二音技法可以產生無窮的變化,但幾十年的實踐證明,被廣大聽眾所能接受的純粹十二音音樂的樂曲相當有限,對其評價也毀譽不一。有些西方音樂家認為將來十二音音樂可溶化在傳統調性音樂之中,成為一種補充和發展,但不可能代替調性音樂。
近年來中國音樂界對十二音技法也開始探討,包括其是否能與音樂的民族風格相結合的問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