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十二道溝鄉。人口8920人。鄉政府駐十二道溝村。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十二道溝社區、十二道溝村、背陰亭村、十二道灣村、船臥子村、外南岔村、孤山子村、下二股流村、十三道灣村、十三道溝村、中和村;3個自然屯:參振村、大浦、鄉班參場。
代碼:220623203
郵編:134405
面積306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十二道溝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郵政區碼:134405
- 地理位置:吉林省白山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內
- 面積:306平方千米
- 人口:8920人
- 車牌代碼:吉F
概況,沿革,介紹,經濟發展,未來戰略,
概況
十二道溝鄉位於長白朝鮮族自治縣西南部。轄十二道溝社區和十二道溝、背陰亭、十二道灣、船臥子、外南岔、孤山子、下二股流、十三道灣、十三道溝、中和10個行政村,參振、大浦、鄉班參場3個自然屯。鄉政府駐十二道溝,距縣城54千米。長(白)白(山)公路過境。
沿革
臨江市頭道溝起,按溝河順序排列而得名。清初為禁墾圍場,清末年開發。宣統元年為丁春社,曾設有警察局……1955年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朝鮮族占33%,鄉政府駐十二道溝,轄十二道溝、孤山子、下二股流、外南岔、船臥子、十二道灣、背陰汀7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十三道溝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十二道溝鄉管轄。代碼220623203,面積306平方千米,人口8920人。
介紹
臨江市頭道溝起,按溝河順序排列而得名。清朝初年,此地為禁墾圍場,至清朝末年已有漢朝兩族在這裡勞動生息。宣統元年為丁春社,曾設有警察局,……2005年撤銷十三道溝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十二道溝鄉管轄。
十二道溝鄉
十二道溝鄉位於縣城西南部,一百八十公里處,東與十三道溝鄉,西與人道溝鎮,北與寶泉山鎮接壤,南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隔江相望,全鄉總面積59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總人口5279人。
經濟發展
-是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實行訂單農業,打破過去的單一種植結構,使農業經濟益大幅度增加,實現了中草藥,優質苗木,優質大米等的新型產業。
二是抓好畜牧業方面,重點抓好養殖大戶,建立了養牛、養豬專業村,並向養雞、養鹿等多種養殖方向發展。全鄉養殖大戶發展到42戶,牛飼養量達到3100頭,羊780隻,養豬8200頭、養鹿160多隻。
三是抓好人參支柱產業,鄉辦一參場現有人參面積2.1萬丈,年產水參18萬斤,年創產值300多萬元。加大了西洋參和園參的輪作面積。西洋參4200丈,年產6.3萬斤。
未來戰略
高起點規劃,加快小城鎮配套設施建設。對十二道溝鄉城區進行高標準規劃設計,建立城鎮建設與社會環境相互促進協調的機制。三年內,對城區沿江公路進行整治,建設高等級路面。對城區進行高標準園林綠化設計,兩年內全面完成園林綠化任務。逐步完善城區污水排放設施。建設地下排水管道系統。對鄉區內江河堤壩進行整修、加固和修建,達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對自來水水源和供水系統進行整修,改善城區居民的飲水條件。本著誰投資誰受益,大投資大受益,不投資不受益的原則,鼓勵集體和個人投資興建各類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建立國家投入、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的多元化城鎮建設投入機制,使主區達到地面硬質化,牆面瓷質化,布局合理化,環境美化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