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筋(中醫基礎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礎理論名詞。出《靈樞》。指人體按十二正經循行部位而劃分出來的十二組肌肉筋膜群,即十二正經所屬的筋肉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二經筋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靈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指人體按十二正經循行部位而劃分出來的十二組肌肉筋膜群,即十二正經所屬的筋肉系統。

解讀

十二經筋分布與其各所隸屬之正經大體相同,但區別在於十二經脈經氣循行有逆順不同,而十二經筋全部是由四肢遠端向軀幹、頭部循行;同時,十二經筋沿體表分布,不內入絡屬臟腑。在循行分布過程中有結、聚、散、絡的現象。
十二經筋都結於骨關節部及肌肉豐厚處,三陽經筋分布於項背和四肢外側,三陰經筋分布於胸腹和四肢內側。足三陽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外上行結於頄(面);足三陰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內上行結於陰器(腹);手三陽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外上行結於角(頭);手三陰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內上行結於賁(胸)。

中醫套用

十二經筋的作用與臨床意義:
經筋的作用主要是約束骨骼,利於關節屈伸活動,以保持人體正常的運動功能。《素問·痿論篇》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
經筋為病,多為轉筋、筋痛、弛縱等,針灸治療多局部取穴,且多用燔針劫刺。如《靈樞·經筋》云:“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前陰部位為足三陰與足陽明經筋相結之處、故經筋病變多表現為陰部症狀。
所有經筋病變均與足厥陰肝經,與肝有密切關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