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西方演劇與晚清國人的接受

十九世紀西方演劇與晚清國人的接受

《十九世紀西方演劇與晚清國人的接受》的作者是孫柏,2021年5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九世紀西方演劇與晚清國人的接受》
  • 作者:孫柏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5月
  • 頁數:352 頁 
  • 定價:59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08170483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書籍目錄,

內容簡介

重新檢視晚清國人的歐洲觀劇筆記,發覆中西交流史上被遺忘甚或抹去的段落
史實正誤——
晚清國人在歐美劇院裡觀看的,是十九世紀西方的主流戲劇——維多利亞時代戲劇,與易卜生式的現代戲劇根本就是不同的戲劇史範疇,文學建制的既定觀念對此完全不適用。
理論糾偏——
錢锺書及其追隨者的偏頗,都是理念先行造成的對史料和史實的盲視或遮蔽。這一問題已成為國內戲劇學術之痼疾。西方戲劇及其得以產生的歷史本身是多樣性的。
學術意識形態反思——
把在歷史中形成的西方的藝術形態及其文化價值看作永恆的和普遍的,唯其如此才能從一個同質、整一的先進文明的鏡像中映照出中國自身的形象,這是滲透在戲劇學術中的二元對立思維模式的真正根源。
中國現代戲劇的發生和晚清到民國初年的中西戲劇文化交流有著極為密切而直接的關係。然而,長期以來,學術界對於這一時段中西戲劇文化交流史的認識和理解存在著相當大的誤區,其原因主要是在於我們習慣性地把西方戲劇看作一個連續一致的整體,以易卜生式的戲劇作為現代戲劇合法的存在形態,因而完全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即清末出訪歐洲的國人所觀看和接受的實際是十九世紀西方的主流戲劇,它屬於可稱之為“維多利亞時代戲劇”的完全不同的劇場史範疇。
本書的基本目標就是希望通過重新檢閱晚清國人出訪歐洲留下的觀劇筆記材料,對中西戲劇交流史上這一被遺忘甚至可以說是有意無意被抹去的段落予以發覆。它的一方面的工作是通過對中文和英語原始史料進行參證閱讀,復原十九世紀英國以及歐洲戲劇的歷史真實景況;另一方面則聚焦於晚清國人的接受層面,不僅還原這些豐富史料中所記載的基於切實感受的觀劇所得,而且提請注意史料撰述者如何以前現代中國既有的“百戲雜劇”等觀念來應對他們在西方劇場裡面遭遇的新鮮事物。

作者簡介

孫柏,1975年生於北京,於北京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1)和文學博士學位(2006),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著有《丑角的復活》《擺渡的場景》《尋找多數》,譯著包括《電影研究關鍵字》(合譯)、《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合譯)、克拉考爾《大眾裝飾:魏瑪時期文論選》(即出)。

書籍目錄

導 言
一、本書寫作的基本目標
二、十九世紀的西方演劇
三、晚清國人對十九世紀西方演劇的接受
四、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
第一章 文學建制與作為問題的劇場:晚清使臣西方觀劇史料的認識框架
一、從錢锺書之議曾紀澤說起
二、文學建制和作為問題的劇場
三、晚清使臣觀劇史料的當代論述及其問題
四、戲劇研究的重新語境化
第二章 百戲雜劇,魚龍曼衍——清使泰西觀劇錄
一、問題
二、百戲雜劇—十九世紀晚期西方演劇的總體格局
三、“戲曲”—作為敘事性戲劇的情節劇和歌舞劇
四、魚龍曼衍、奇技淫巧與格致之學—如何看待歐洲劇場的舞台藝術
五、結論
第三章 張德彝使西“述奇”中記載的維多利亞時代英國演劇
一、張德彝使西“述奇”觀劇史料的理解視角
二、倫敦“戲園”: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劇場狀況
三、劇場中的文學—以《基督山伯爵》和《美女與野獸》為例
四、亨利· 歐文杰作《馬鈴聲》
五、帝國舞台上的環遊地球之旅
六、結語:張德彝使西“述奇”觀劇史料的學術價值
第四章 “熱鬧熱鬧眼睛”:晚清圖像中的十九世紀西方演劇——李石曾編撰之《世界·演劇》發覆
一、問題的提出
二、李石曾和《世界》畫刊第二期《演劇》
三、比較的框架
四、“西洋之戲園”的主要特徵
五、“屋碑羅”:歌劇作品和《萊茵的黃金》里的機械操作
六、文學性戲劇或情節劇
七、默劇和笑劇
八、景觀劇:“用機械的效果娛樂眼睛!”
九、結語
第五章 “專主裝點情節,不尚炫耀”:郭嵩燾、曾紀澤觀看亨利·歐文《哈姆雷特》演出考辨
一、1879 年,郭嵩燾、曾紀澤在蘭心劇院
二、1879 年,郭嵩燾、曾紀澤在蘭心劇院:布拉姆· 斯托克的記述
三、維多利亞時代的莎士比亞戲劇演出:一般性的特徵
四、維多利亞時代的莎士比亞戲劇演出:以查爾斯·基恩和赫伯特· 特里為例
五、亨利· 歐文在蘭心劇院製作的《哈姆雷特》
六、亨利· 歐文在蘭心劇院製作的《哈姆雷特》:“專主裝點情節,不尚炫耀”
七、史料,推論,語境—關於方法的思考
第六章 從巴黎歌劇院到中華戲曲音樂院——例說現代戲劇的國家想像
引言:從國家大劇院說起
第一部分 巴黎“倭必納”:晚清國人記述的巴黎歌劇院
第二部分 中華戲曲音樂院:全國統一背景下的國家文化建設
結語:現代戲劇的國家想像
附錄一 十九世紀的西方人怎樣看中國戲
附錄二 莎士比亞戲劇在中國早的演出——基於《北華捷報》《字林西報》的歷史考察
致 謝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