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間旅遊溢出效應的測度與最佳化:基於Agent模擬的研究》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李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間旅遊溢出效應的測度與最佳化:基於Agent模擬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山
- 依託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在一個開放的經濟系統中,區域(/城市)之間的旅遊溢出效應廣泛存在,其可正可負的外部性作用決定著區域旅遊合作和旅遊圈組織的有效性。目前學術界對旅遊溢出效應進行了初步探索,形成兩種可分別稱之為交叉法和缺口法的定量測度思路,但前者不能直觀刻畫旅遊溢出的影響因素,而後者缺乏旅遊需求交叉影響的定量驗證。本項研究擬引入Agent模擬方法,根據實地調研結果制定遊客Agent和區域(/城市)Agent的屬性-行為規則,在計算模擬中給出旅遊需求交叉影響的定量數據,並通過與缺口法模型的互動驗證和反饋改進,實現對區域間旅遊溢出效應的科學測度。進一步,本項研究將對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等3個典型地區進行實證分析,測度其區域(/城市)間的旅遊溢出水平,並根據不同的情景模擬結果,提出最佳化旅遊溢出效應的典型模式。
結題摘要
旅遊溢出是區域旅遊合作和旅遊圈組織的重要基礎理論領域,項目針對似不相關回歸模型、聯立方程模型、缺口變數模型和空間計量模型等4種主要的建模思路在測度區域間旅遊溢出效應時不能兼顧“微觀機理”和“多區域互動”的困境,在完善缺口變數模型這一機理模型的基礎上,引入ABS(Agent Based Simulation)方法對旅遊(需求)溢出進行計算測度,並基於遊客Agent在目的地的“跨界”行為(即旅遊需求溢出)模擬數據,對中國大陸的適度旅遊圈進行識別,進而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項目研究:1、針對牛頓型空間阻抗模式(冪函式)的固有缺陷,基於威爾遜型阻抗模式(指數函式)改進了旅遊空間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2、系統提出了影響旅遊(需求)溢出效應的5大因子,結合威爾遜型旅遊引力模式,改進了區域間旅遊溢出測度的缺口模型。3、基於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在地市級尺度上構建了一個旅遊需求溢出測度的ABS平台,並針對“觀光游”、“度假游”和“自駕游”等3類典型旅遊消費行為,設計了3種對應的遊客Agent行為規則,即“全局線路效用最優”、“固定節點效用最優”和“移動節點效用最優”,並展開相應的旅遊溢出計算模擬。4、計算模擬和實證研究表明,強約束條件下中國大陸可發展10個左右的適度旅遊圈,而在弱約束條件下這些旅遊圈的空間範圍進一步拓展,且適度旅遊圈的數目增加到約18個;總體上,長江三角洲是中國大陸城市間旅遊溢出水平最高的區域,其旅遊圈建設具有強大的市場需求動力。5、提出了由“葩嵌旅遊圈”和“光環旅遊圈”構成的旅遊圈分層嵌套結構和演化擴張模型,並發現溢出效應導致旅遊邊際效用在旅遊圈分層演化中以“L型”模式快速收斂,而在旅遊圈躍遷擴張中則需要旅遊邊際效用的持續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