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創新的結構維度評價及路徑設計研究

區域創新的結構維度評價及路徑設計研究

《區域創新的結構維度評價及路徑設計研究》是依託武漢理工大學,由胡樹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創新的結構維度評價及路徑設計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胡樹華
  • 依託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區域創新系統研究已進入新階段,但創新的內在結構、要素、路徑等還存在不足,成為當前理論界和產業界一項緊迫的研究課題。本項目依據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構建包含投入、主體、對象、產出的區域創新系統四維結構,測度區域創新系統十二要素的高、中、低水平,以其二維組合矩陣界定我國區域創新系統發展類別,運用計量經濟學對要素間的函式關係進行模擬;在總結國內外典型園區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界定我國區域創新系統初創、成長、成熟、升級的階段功能要求及各創新主體功能定位,從博弈演化視角探討主體在各階段的功能銜接、協同、轉換機理,由此構建區域創新系統創新路徑體系。通過本項目研究,將豐富和發展我國區域創新理論,為政府、企業、院所等創新主體的決策和行為提供參考依據,推動我國高新區衝破發展瓶頸,不斷由一個層次向另一個層次躍升。

結題摘要

區域創新系統作為國家創新系統在區域層次的延伸和體現,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支撐。隨著我國改革攻堅期“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步伐的不斷加快,驅動要素轉變成為提高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高新區作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載體,不僅要成為促進科技與經濟無縫對接的核心載體,還要在區域創新系統構建中發揮先行示範作用。然而我國東中西、東北四大板塊發展水平不一,高新區在產業結構、資源稟賦、文化環境等多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區域創新系統的建設與發展也存在巨大差距。準確把握各地區創新系統結構特徵,實施針對性的發展對策,是保持區域創新活力,推動國家創新系統發展的關鍵。為此項目以轉型理論、演化理論、自組織理論為支撐,闡釋了域創新系統構建和高新區轉型發展在目標、要素、過程、機制等方面的耦合關係;在此基礎上運用戰略生態位管理理論構建了企業-產業-環境嵌套式目標細分架構,分別從優勢培育、兩權最佳化、空間改造三個維度闡釋細分領域下的執行目標;對高新區演化的階段劃分與動力機制進行了探討,並將目標實現的界面障礙歸結為路徑依賴、體制慣性、環節鎖定和邊界束縛;基於高新區轉型發展基礎的二象對偶表征,以灰色關聯分析和鏈式關聯DEA為主要方法,構建了由“狀態”維的創新體系成熟度和“過程”維的創新效率組成的區域創新系統“雙維”結構評價體系;在對我國56個高新區進行實證測算與聚類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箭靶模型”與聚類組合值特徵,設計了我國高新區轉型發展的四種路徑:基於生態位拓展的優勢協作路徑、基於產業鏈延展的特色聚焦路徑、基於資源再開發的集約提效路徑、基於高精尖引領的輻射聯動路徑。本項目研究是國內外高新區創新方法的有益探索,是對區域創新理論體系性、結構理論、創新路徑等領域的填充,對政府引導區域創新體系構建,實現高新區順利完成轉型發展,具有較為重要的理論參考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