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葉茅膏菜

匙葉茅膏菜

匙葉茅膏菜(學名:Drosera spathulata Labill.)是茅膏菜科、茅膏菜屬草本植物,莖短,不具球莖。葉蓮座狀密集,緊貼地面,幼葉向托葉處一次摺疊;托葉膜質,淡紅色,兩邊的裂片二淺裂或全緣,較長,頂端剛毛狀;葉柄扁平,自下向上漸擴大,下部無毛,上部具腺毛;葉片倒卵形、匙形或楔形,葉緣密被長腺毛,葉面腺毛較短,葉背無毛或疏被腺毛。螺狀聚傘花序花葶狀,花序柄、花柄和萼同被細柔毛狀頭狀腺毛,花後腺毛存在或變粉狀;苞片鑽形,長約2毫米;花萼鐘形,5裂至基部或近基部,裂片披針形或狹卵形,花絲扁平,花葯長圓形;子房橢圓球形,花柱每個二深裂至基部,稀不淺裂,宿存花柱果時懸掛於宿存花冠上或著生於果爿上。蒴果,果爿倒三角形,黑色、卵形或橢圓形,外種皮的脈紋初時成橢圓點狀加厚,後橢圓點互相連線成蜂房格狀。3-9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台灣省及福建省的中部和西部。日本南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有分布。生於山坡和岩石間的灌叢或草叢中,多在雨季出現。

匙葉茅膏菜葉形奇特,供觀賞。亦可多作為溫室奇異花卉盆栽或點綴於沼澤園,或供植物教學。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產地生境,繁殖方法,培養條件,生長分化,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草本,莖短,不具球莖。葉蓮座狀密集,緊貼地面,長0.9-2.1厘米,幼葉向托葉處一次摺疊;托葉膜質,淡紅色,長4-6毫米,通常3深裂,中間的裂片再作2-3淺或深裂,兩邊的裂片二淺裂或全緣,較長,頂端剛毛狀;葉柄扁平,自下向上漸擴大,下部無毛,上部具腺毛;葉片倒卵形、匙形或楔形,最寬處2-5毫米,葉緣密被長腺毛,葉面腺毛較短,葉背無毛或疏被腺毛。
螺狀聚傘花序花葶狀,1-2條,長4-16厘米,幼時上部拳卷,花時上升;花序柄、花柄和萼同被細柔毛狀頭狀腺毛,花後腺毛存在或變粉狀;苞片鑽形,長約2毫米;花柄長0.5-2毫米;花萼鐘形,5裂至基部或近基部,裂片披針形或狹卵形,全緣或兩邊各具1腺齒,長1.5-1.8毫米,花瓣5,倒卵形,長約2.2毫米,紫紅色;雄蕊5,長約2毫米,花絲扁平,花葯長圓形;子房橢圓球形,側膜胎座3(-4),花柱3(-4),每個二深裂至基部,有時中部以上再作1-2回分裂,頂端通常2淺裂,稀不淺裂,宿存花柱果時懸掛於宿存花冠上或著生於果爿上。蒴果,果爿3(-4),倒三角形,內卷;種子小,黑色、卵形或橢圓形,外種皮的脈紋初時成橢圓點狀加厚,後橢圓點互相連線成蜂房格狀。花果期3-9月。

主要變種

寬苞茅膏菜Drosera spathulata Labill. var.loureiroi (Hook. & Arn.) Y. Z. Ruan)與匙葉茅膏菜不同處是,苞片線形或倒披針形,花和種子較大。分布於中國廣東中部至西南部及其沿海島嶼、廣西南部。生於田野、草地和山坡等草叢和灌叢中。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台灣省及福建省的中部和西部。日本南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有分布。生於山坡和岩石間的灌叢或草叢中,多在雨季出現。

繁殖方法

培養條件

  1. 材料:匙葉茅膏菜的種子根莖
  2. 種子萌發培養基:⑴ 1/2MS。
  3. 分化、增殖培養基:
    ⑷1/2MS+6-BA3.0+NAA0.1毫克/升;
    ⑸1/2MS+6-BA3.0+NAA0.3毫克/升。
  4. 生根培養基:
⑹1/2MS+IBA0.2毫克/升;
⑾1/2MS+NAA0.4毫克/升。
培養基中附加30克/升白砂糖和5.8克/升瓊脂,pH5.8。培養溫度為(25±2)℃;光照強度為25微摩爾/(平方米·秒),日光燈補光,光照時間為12小時/天。

生長分化

  1. 外植體消毒:將匙葉茅膏菜的種子在洗滌液中浸泡10分鐘,然後自來水沖洗10-15分鐘,75%酒精浸泡5秒,之後再用0.1%升汞消毒5分鐘,無菌水漂洗4次,於無菌濾紙上吸乾水分,接種於⑴號培養基上誘導其萌發。接種後30天種子開始萌發,40-50天種子萌發率為55%。
  2. 增殖培養:以無菌苗根莖為外植體,接種於培養基⑵-⑸中進行增殖培養,20天后有叢生芽生成,增殖係數分別為3.0和2.5。其中培養基⑷和⑸中叢生芽葉片濃綠色,生長健壯,高3.5-4.5厘米;種培養基中叢生芽均有增加,40天時統計,增殖係數分別為6.8和6.5。其中培養基⑷和⑸中叢生芽生長健壯,葉色濃綠,葉片逐漸生成紅色的腺毛形成捕蟲器,並且在瓶內開花。
  3. 生根培養:剪下增殖的叢生芽並轉接於生根培養基⑹-⑾中,培養後生根率均可達到100%。在培養基⑹中,接種7天后開始生根,20天時根長1.5-2.0厘米,且葉色濃綠,植株發育健壯;在培養基⑾中,接種7天左右生根,20天時根長0.5-1.5厘米,根系黑色粗壯,且葉片濃綠,植株生長健壯。

栽培技術

煉苗和移栽:選生長健壯的生根無菌苗移置溫室或蔭棚下封口煉苗5-7天,然後開口煉苗2-4天,使瓶苗適應移栽的環境後,小心取出無菌苗,洗淨根部培養基,移植到經消毒處理的泥炭水苔為1:1的混合濕潤基質中,遮蔭保濕處理,移栽場所控制溫度為25-30℃、空氣濕度為90%以上,並注意通風,2周后移栽成活率約為55%。待組培苗移栽成活後,逐漸增加光照和施肥量,並移栽、換盆,形成小型食蟲觀賞植物。

主要價值

觀賞:葉形奇特,供觀賞。
教學:多作為溫室奇異花卉盆栽或點綴於沼澤園,或供植物教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