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長城

北魏為防備北方草原上的柔然族和契丹族,以及南方的其他割據政權的進攻,先後築起兩道長城,即北長城和南長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魏長城
  • 為防備:北方草原上的柔然族和契丹族
  • 以及:南方的其他割據政權的進攻
  • :北長城和南長城
北魏長城
發展歷史
北長城修築於魏明帝泰常八年(公元423年),起自赤城,至於五原、陰山。赤城即今河北省赤城縣,五原在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境。長城從今赤城以東的山脈向北,繞過獨石口而西去,經張北、尚義、興和、呼和浩特、包頭,而終於烏拉特前旗境,東西長達二千餘里。
南長城又名”畿上塞圍”,修築於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東起上谷,西至於河。北魏上谷郡治居庸縣,在今河北延慶縣界。長城從今延慶縣南的居庸關趨向西南,經蔚縣和淶源之間的黑石嶺(古飛狐陘),入山西靈邱縣,又經平型、北樓、雁門、寧武、偏頭諸關而達到山西河曲縣。畿上塞圍環繞於北魏都城平城以南,顯然是為了捍衛平城而修築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