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攻柔然之戰

北魏神鹿加二年(429),北魏軍遠程奔襲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區),大破柔然汗國的戰爭。

基本介紹

  • 名稱:北魏攻柔然之戰
  • 時間:神鹿加二年(429年)
  • 參戰方北魏、柔然
  • 結果:13次出兵,勝利11次
  • 主要指揮官: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柔然可汗大檀
背景,開戰,過程,結果,點評,

背景

自十六國後期起,北魏王朝為擴充勢力範圍以統一北方,柔然可汗為掠奪魏境的糧資和雄據大漠南北,連年互相攻戰。北魏為防禦柔然,拱衛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修築長城,東起赤城(今屬河北),西至五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延袤2000餘里,並設軍鎮、置戍卒。柔然為適應軍事上的需要,也建立了一整套軍法。
北魏始光元年(424)八月,柔然可汗大檀(即牟汗紇升蓋可汗)聞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率6萬騎攻入北魏雲中(今和林格爾西北),殺掠吏民,攻陷北魏故都盛樂,包圍了雲中城。
拓跋燾當太子時,十二歲遠赴河套保衛長城抗擊柔然的入侵,把邊塞軍務整頓的有聲有色。對柔然的戰術也頗為熟悉,於是他力排眾議,親自率2萬騎兵急赴雲中救援。柔然依仗人多,將趕來救援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及所部,竟包圍達五十餘重。
起初,北魏將士十分恐懼,但是這位不到16周歲的少年皇帝拓跋燾卻“臨敵常與士卒同在矢石之間,左右死傷者相繼,而帝神色自若”。因此使得北魏的將士們“是以人思效命,所向無前”。先是柔然的兩位大將大那、社侖所發動的進攻被北魏軍擊退。之後,柔然大將於陟斤被北魏軍射殺,拓跋燾趁勢率軍大縱深地向前穿插,北魏奮力突擊柔然軍,柔然軍頓時被攪得一片混亂,大敗而逃。

開戰

北魏始光二年(425)十月,北魏大舉征討柔然,分兵五道並進,越大漠擊之,柔然驚駭北逃。
魏帝為徹底擺脫北面柔然與南朝劉宋兩面夾擊的威脅,並雪雲中被圍之恥,在大敗赫連夏,克其都城統萬(今陝西靖邊東北白城子)後,決心集中力量打擊柔然。
神鹿加二年四月,與眾大臣商議擊柔然,公卿大臣及保太后擔心宋軍進攻,均竭力勸阻。太常卿崔浩認為:宋聞陛下克統萬,內心深懷恐懼,必不敢動;柔然自恃遙遠,謂我力不能制,防備鬆懈已久,故夏則散眾放牧,秋則聚眾南掠,今乘其放牧無備出擊,可一舉滅之。

過程

魏帝對其見解極為讚賞,遂決定留太尉長孫嵩、衛尉樓伏連鎮守京都;命司徒長孫翰領兵由西道向大娥山,自率軍由東道向黑山(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北罕山),越過大漠,合擊柔然可汗庭(今蒙古國哈爾和林西北)。
神鹿加二年(429年)五月,魏帝領軍至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區),捨棄輜重,率輕騎兼馬(每一騎兼有副馬)奔襲,直逼栗水(今翁金河)。柔然無備,臨戰震怖,民畜驚駭奔散;大檀忙焚穹廬,絕跡西遁。大檀弟匹黎先在東部聞魏軍至,率兵欲救其兄,途中遭長孫翰騎兵截擊而敗,其渠帥數百人被殺。
六月,魏帝領軍沿栗水西進至菟園水(今圖音河),已經離開首都平城有三千七百里。魏軍分兵搜討,聲勢浩大,範圍廣闊,分軍搜討,東至瀚海,西接張掖水,北渡燕然山,東西寬5000里,南北縱深3000里,俘斬敵軍甚眾。原附屬柔然的高車諸部乘機倒戈,抄掠柔然,歸附北魏。柔然諸部前後降魏者計30餘萬落,魏軍繳獲戎馬百餘萬匹,魏帝沿弱水西行,至涿邪山(約今阿爾泰山脈東南部)。
七月,魏帝引兵東還,至黑山,以所獲班賜將士。大檀因遭慘敗,憤悒病死。子吳提立,號敕連可汗。
八月,魏帝又遣萬騎襲已尼陂(今貝加爾湖東南),東部高車降魏者數十萬落。
十月,魏帝還平城,徙柔然、高車降附之民於漠南,東至濡源(今河北豐寧西北),西達陰山(今內蒙古陰山山脈),使之耕牧,收其貢賦。命長孫翰、尚書令劉絜、左僕射安原、侍中古弼共同鎮撫。
此戰,北魏太武帝領軍長途奔襲,以少勝多出奇制勝,大破柔然,威服高麗,為穩定北方創造了有利條件。自此,柔然勢力削弱。雙方雖仍有交戰,但以北魏遠襲居多,柔然主動進攻較少,並時有和親往來。

結果

太武帝先後13次出兵伐柔然,其中勝利11次,另有兩次由於柔然先遁逃而沒有戰果,以429年的這一戰果最為輝煌

點評

此戰,北魏軍抓住柔然夏則散眾放畜之機,長途奔襲,掩其不備,大破柔然,威脅高車,為穩定北方創造了有利條件。柔然的強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高車部落的依附,高車一掙脫其統治,柔然勢力受到很大削弱,從此,主動攻魏較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